著名日本養(yǎng)生家西勝造先生,在研究總結古今、東西方醫(yī)學文獻及民間療法的基礎上,經(jīng)過20多年的醞釀和實踐,創(chuàng)造出一套健康法,被人們稱為“西氏健康法”。該法在日本流行數(shù)十年,依然深受歡迎?,F(xiàn)將其中最有影響力的養(yǎng)生六法介紹給讀者。
睡平板床
原則上應直接睡在光滑、平直的床板上,如果不習慣,則墊被要盡可能薄一些。姿勢宜仰臥,床板宜硬而平,開始不適應,逐步就會習慣。
作用:睡平板床全身能真正安靜休息,矯正脊椎小關節(jié)紊亂,增加肺活量,減輕對心臟的壓迫,促進腎功能。
枕木枕
用半圓形的木頭作枕頭(也可用陶瓷或其他硬質(zhì)材料),半徑為本人無名指的長度。將木枕墊在頭頸后的第三、第四節(jié)頸椎上(脖子的軟部),而不要墊在硬骨部位。開始每天可只枕10~20分鐘(開始時可墊兒層毛巾),習慣之后,整晚枕之也能熟睡。
作用:通過枕硬枕頭,能增強肌肉張力,防治頸椎病。
金魚運動
仰臥于平板床上,身體呈一條直線,雙腳并攏,腳板盡量往膝蓋的方向扳直,雙手交叉放在頸下。然后,以這個姿勢將身體水平地扭動,就像金魚在游動一樣,扭動時兩膝不要向上彎曲。一次做2分鐘,有體力的話可以做5分鐘。
作用:能協(xié)調(diào)交感神經(jīng)與副交感神經(jīng)和全身的神經(jīng)機能,預防脊椎側彎,增強胃腸蠕動。
毛管運動
仰臥在平板床上,頸下墊一硬枕。兩手臂及兩腿垂直上舉,足底盡量保持水平。保持這個姿勢,手足微微抖動。抖動時不要只動腳,而是用力抖動大腿來帶動腳。時間以2分鐘為基準,做5分鐘也可以。
作用:這個運動對消除疲勞、恢復體力有顯著效果,并有助于各種疾病的預防和恢復。
背腹運動
身體挺直,重心落在昆骨上,身體左右搖晃,在不受呼吸影響的前提下,脊柱左右傾斜的同時,腹肌也收縮、松弛交替。以來回為1次,一分鐘50次左右,做10分鐘即可。
作用:能加強腰背肌的力量,同時可緩解腰痛及椎間盤突出。
合掌合足運動
仰臥在平板床上,雙手在胸前合掌,膝蓋彎曲、雙足底合攏,接著像青蛙游泳似的做上下往復運動10次,然后以合掌合足、腿彎曲的姿勢靜止2-10分鐘。
作用:這個運動可以調(diào)節(jié)全身,特別是腰部、雙下肢的肌肉、血管、神經(jīng)的功能,從而促進骨盆內(nèi)臟器和腹部臟器的機能。
養(yǎng)生六法原則上每天早晚各做一次,也可以一天做三次。能夠全部實踐“六法”當然最好,但如果時間或條件不允許也沒有關系,可選擇其中與自己相適應的一種或兩三種堅持做下去,關鍵是持之以恒。
國外流行無器械家庭健身操 王文
美國廣為流行一套家庭健身法,由于這套健身運動無需器械,簡便易行,行之有效,因而受到很多運動專家的推崇。只要有空余的時間,便可以就地鍛煉啦!
蜷縮起坐 雙臂交叉緊抱胸前,雙腿彎曲,腳后跟距臀部30-50匣米,腳掌放平,腳尖鉤住家具底沿,上身向后平躺;起來時軀干和頭部前傾,盡量碰觸腳尖鉤著的家具。1分鐘里不間斷地盡力重復。這一一動作能強健腹部肌肉,避免脊椎下端疼痛和保持良好的身姿。
平坐前伸脫去鞋襪,坐在地板上,雙腿向前伸平,并攏,足跟相距13厘米,腳掌頂住墻,雙手前伸,盡力觸摸墻壁。注意,膝蓋不得彎曲,用力不能過猛、肌肉盡可能放松,持續(xù)s秒鐘。這套動作可鍛煉脊椎、髖部和腿部的柔韌性,有助于避免腰背及腿部損傷。
3分鐘踏跳
在地板上放一只小板凳或一捆報紙,高度約30厘米,先將右腳踏在板凳上,左腳踩地,然后雙腳同時交換位置——左腳踏凳,右腳踩地,這樣交替進行,每分鐘做24次。這種方法可以鍛煉心臟對持久類活動的反應,減少心臟受損害的危險。
俯臥撐這個動作男女有別,女子和10歲以下兒童,雙膝著地,小腿翹起,頭至膝保持平直,雙掌伸平,手指向前,在肩下方撐地,掌距與肩同寬。然后用胸部伏觸地面,繼而用雙臂撐起至臂伸直。男子和10歲以上兒童動作基本相同,只是雙膝要離開地面,整個軀干成一直線,足尖著地。這項動作能鍛煉上肢、肩和胸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有利于保持良好身姿,避免含胸、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