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鑒別干貨制品的優(yōu)劣呢?以下是幾種常見干貨制品品質(zhì)鑒定的標準:
蝦米。肉厚而肥嫩、成中帶甜味、色鮮艷而發(fā)黃,蝦身細致光潔發(fā)亮為上品;肉結(jié)實但有黑斑或粘殼,味微成的次之。
干貝。以色澤杏黃或淡黃、表面有白霜、顆粒整齊、肉柱較大堅實飽滿、肉絲清晰,有特殊香氣,味鮮、夠干、淡口的為上等貨:而肉柱較小,色澤深暗或呈黃黑色者質(zhì)量差。
黑木耳。質(zhì)量好的木耳,朵大而薄,朵面烏黑光潤,朵背略呈灰色;手摸干燥,分量輕:用嘴嘗,清香而無怪味。
海參。體形完整端正、夠干、淡口、結(jié)實而有光澤,大小均勻、肚無沙的為上品;體形較完整、結(jié)實、色澤較暗者次之。
黃花菜。以色澤淺黃、身條長而較粗壯、手感柔軟而有彈性、鼻嗅有清香氣味者為上品。
筍干。要求筍色淡黃或褐黃有光澤,質(zhì)嫩,有清新的竹香味。根薄、節(jié)密、紋細、筍片闊的筍質(zhì)嫩,折之即斷:筍片闊、肉質(zhì)厚、筍節(jié)密的脹性好。
夏天肌膚如何消毒 高宗達
夏天來臨,天氣越來越熱,人們穿得越少,裸露的肌膚就會增多,皮膚接觸病菌的機會也會增多。人體裸露的肌膚在好多地方都有同病毒“親密接觸”的機會,如公交車、商場、醫(yī)院、娛樂場所等等,肌膚都有可能感染上病毒。一方面可能讓肌膚本身產(chǎn)生病變;另一方面,帶著病毒的肌膚如果不及時消毒,可以通過衣服、人的交往等傳播病毒,肌膚因此成為傳染途徑,所以肌膚的消毒就顯得尤為重要。
目前,人們流行的肌膚消毒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常備消毒紙巾隨時擦拭裸露在外的肌膚,另一種是用消毒水清洗裸露肌膚。
肌膚消毒十分必要,但過度消毒會對肌膚造成嚴重傷害,除會使肌膚變得粗糙、干燥、過敏、產(chǎn)生皺紋外,還會使霉菌趁虛而入,侵蝕肌膚。因為皮膚的表面,除會沾染一些有害病菌外。還有對皮膚起保護作用的正常菌群,這些正常菡群是“皮膚食物鏈”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他們互相抑制、互相依存,如果過度消毒,在殺死有害細菌的同時,也會殺死正常菌群,破壞“皮膚食物鏈”,使霉菌在皮膚上快速生長,引起皮膚病。所以,過度消毒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那怎么樣才能做到既能有效殺滅病菌又能呵護肌膚的消毒呢?
首先,要選擇腐蝕性弱、無毒、無害,對皮膚沒有刺激作用的消毒藥物。其次。要嚴格按照消毒藥物的說明書配制比例,因為一般的消毒藥物都是濃縮的,必須稀釋以后才能消毒,如果濃度過高,會燒傷皮膚,濃度過低,又起不到消毒的作用。第三,還需要詳細閱讀說明書,認清消毒藥物是否可作皮膚消毒,因為已經(jīng)出現(xiàn)過個別人將不適合皮膚消毒的藥物用于皮膚消毒而引起皮膚損傷的事。皮膚消毒不宜過分頻繁,每天的最佳消毒次數(shù)為1-2次。
中老年女性出門選對太陽鏡 劉洋
戴太陽鏡可不是年輕人的專利。時值夏季,外出增多,此時紫外線也變得格外強烈。過量的紫外線直射雙眼,可引起角膜水腫,出現(xiàn)流淚、疼痛等癥狀從而影響視力。因此,出門的中老年女性戴太陽鏡對眼睛是一種積極的保護措施,能夠過濾紫外線,減弱光線的強度,同時給戴太陽鏡的人一種清爽的感覺。專家指出,患有角膜炎、白內(nèi)障、結(jié)膜炎、視網(wǎng)膜脫落等眼病的女性,出門更要戴太陽鏡。
在不同場合老人可以選擇不同的太陽鏡。例如年紀大的女性到郊外爬山時,可以選擇灰色太陽鏡,因為灰色是中性,防紅外線、紫外線功能最好。釣魚時應(yīng)該選擇偏光鏡,可以消除來自四面八方的強光,使視野更加清晰。
但戴太陽鏡的時間不宜過長,每戴一兩個小時建議摘下休息一下,輕輕按摩眼周,否則容易出現(xiàn)頭痛、煩躁、視野模糊等癥狀,甚至導(dǎo)致視力下降。老人晶體老化膨脹,不能長時間戴太陽鏡,否則會引起虹膜根部堆積,造成房水流出受阻,眼壓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