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稱不上是馬拉松運動的天敵,但還是會扼殺跑者們的參賽熱情,因此冬天的馬拉松賽事也不多。在這段時間里,跑者們或致力于自身訓練和提高,或休養(yǎng)生息,只待來年開春再戰(zhàn)。理所當然,每年剛開春的馬拉松賽事也成為了跑者們競相追逐的香餑餑,在蟄伏了一個冬天后,大家早就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2012特步中國鄭開國際馬拉松賽正值中原大地春暖花開、干濕相宜的4月初舉行,得到跑者們的青睞不足為奇,謂之天時;同為中國八大古都,歷史悠久的鄭州和開封地處孕育著中華文明的黃河流域,中原之地四面來朝,交通極為便捷,全國跑友匯集于此十分方便,地利也;更重要的是,以“領跑中原,愛心馬拉松”為主題的本屆鄭開馬拉松匯聚了眾跑友、民眾和商家品牌的愛,愛跑步、愛生活。正是大家的愛,才讓鄭開馬拉松如此富有魅力。
因愛而生
鄭開馬拉松的誕生,與鄭州和開封這兩座歷史古都的鄭汴(開封簡稱汴)融城大背景息息相關,而直接催生這項賽事的事件是鄭開大道(原鄭汴快速通道)的開通。2006年年底,寬100米、雙向十車道的鄭開大道宣告竣工,次年5月6日,首屆鄭開馬拉松便隨之誕生。
組織參賽人數(shù)眾多的馬拉松賽事,要涉及到安保、交通、醫(yī)療、媒體和志愿者等各方面的溝通和協(xié)調(diào),工程十分浩大。一般而言,此類賽事從始至終都是由政府發(fā)起和牽頭。而在鄭開馬拉松的誕生過程中,扮演發(fā)起者角色的卻是民眾,可以說,是民眾對馬拉松的熱愛促成了鄭開馬拉松的舉辦。2006年8月6日,以網(wǎng)名“半月大哥”為首的十幾名網(wǎng)友發(fā)表了“關于舉辦鄭汴國際馬拉松比賽的倡議”的帖子,得到了網(wǎng)友們的熱情回應和支持,點擊率更是數(shù)以萬計。隨即,河南的《大河報》等主流媒體迅速跟進,讓舉辦馬拉松比賽立即成為這兩座城市的熱議話題,接下來近萬名鄭州網(wǎng)民又趕到河南省人民會堂,在百米長卷上簽名支持申辦“鄭汴國際馬拉松”。對于民眾這樣一系列的呼聲,鄭開兩地政府也迅速做出了積極回應,并最終獲批于次年在鄭州和開封兩市共同舉辦馬拉松比賽。鄭開馬拉松,因愛而生。
正因如此,這項起源于民眾的賽事從誕生之日起便有著雄厚的群眾基礎,賽事組委會一直也對馬拉松的全民健身和民眾的參與度這一塊顯得格外重視,將全民參與性質(zhì)的小馬拉松與全程(半程)賽事分場而設。鄭開馬拉松組委會品牌推廣及賽事總監(jiān)李正旭表示,“今年我們首次打造了‘全民健身嘉年華’,讓更多的市民參與到這個賽事中,體現(xiàn)健康馬拉松理念。民眾既可以做觀眾,也可以參與現(xiàn)場的各種體育類游戲,在強身健體的同時還能得到一些贊助商的小禮品和獎品?!?/p>
的確如此。在互動區(qū)域內(nèi),作為連續(xù)兩屆成為該賽事總冠名商及賽事唯一指定運動裝備贊助商的特步集團設置了跑鞋產(chǎn)品體驗區(qū)、賽事留影墻以及抽獎轉盤等設施。同時為馬拉松的選手們在特步展區(qū)內(nèi)參與的各種小游戲提供豐富多彩的紀念品和獎品。包括色彩絢麗的馬拉松跑鞋、樣式精美的外套短T、以及款式多樣的遮陽帽等,為廣場嘉年華增加了一抹艷麗的色彩及清涼氣息。這樣的馬拉松配套活動,不僅讓贊助商在現(xiàn)場收獲了頗豐的人氣,也讓市民們真正感受到了全民的愛心馬拉松帶來的運動快樂,更打造了真正的全民盛會。
民眾的熱愛和雄厚的群眾基礎,也讓鄭開在運作模式上更趨市場化。雖然馬拉松的賽事只有1天,但圍繞這項賽事的配套活動卻貫穿了全年,攝影大賽、征文大賽、設計大賽,還有走進社區(qū),走進高校等一系列活動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比賽當天,只不過是所有活動的高潮。讓大眾的心中一直關注著鄭開馬拉松,潛移默化地受其影響,等到比賽這天加入到運動員的陣容中來,是賽事組委會的最終目的。據(jù)李正旭總監(jiān)介紹,兩個城市的眾多企業(yè)參與其中,最多的企業(yè)團體報名是鄭州的一家醫(yī)院,報名人數(shù)超過1000人。還有不少企事業(yè)單位取消了企業(yè)內(nèi)部的春季運動會,而來參加鄭開馬拉松,并在賽事中增設賽中賽,內(nèi)部計分計成績。
這場盛會參與人數(shù)達到近36000人,與其說是馬拉松比賽,還不如說是中原地區(qū)聲勢最大的全民健身活動。
因愛而跑
63歲的王根起老人從小與跑步和體育結緣,小時候他練了三、四年萬米長跑,參加過環(huán)城賽、萬米越野跑等賽事,參加工作后又分配在市體委,但直到2011年9月17日,也是他62歲生日那天,才第一次完成全程馬拉松——煙臺馬拉松賽。
曾經(jīng)身在體委的王根起深知馬拉松運動的辛苦,據(jù)他介紹,當時市馬拉松隊的訓練是一天兩趟,每趟35公里,風雨無阻?!榜R拉松運動員的選材標準只有兩個:第一,能吃苦;第二,心跳慢,馬拉松運動員正常情況下心跳只能有41、42次/分鐘,不然跑久了心臟會受不了。但最重要的還是要能吃苦。”對于馬拉松運動員的吃苦精神,王根起至今還佩服不已。然而,老人家現(xiàn)在一點都不覺得自己跑馬拉松有多苦。2009年退休后體檢,他有輕度脂肪肝,哪知一年后變成中度了,最終在女兒的勸說下他重拾跑步,父女倆還經(jīng)常在賽道上一比高下,如今互有勝負。要知道,在剛開始跑時王根起根本不是女兒的對手。“退休了老在家里待著、縮著特容易老,能出來跑跑,一方面是鍛煉身體,另一方面有競爭,心氣和精神就完全不一樣啦?!焙翢o疑問,王根起現(xiàn)在已經(jīng)愛上了這項運動。而對于馬拉松,他認為自己還處在學習階段,在訓練和比賽時如果碰到了跑步高手,他會主動去學習和交流。并且他已經(jīng)加入跑步團體,有空就和大家一起訓練,一起參賽,這次鄭開馬拉松,王根起就是和大伙一起遠征而來,比賽兼學習交流。王根起表示,自己的馬拉松事業(yè),只不過剛起步而已。
而62歲的武斌已經(jīng)有著十幾年跑馬拉松的經(jīng)歷了。“只要邁開雙腳跑起來,我心里就覺得暢快,”當記者問及武斌是什么原因讓他一直堅持跑步時,他這樣回答,沒有任何的勉強和堅持成分,全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在他看來,跑步帶給他的全是快樂。因此,光是在2011年他就馬不停蹄地參加了13個全程馬拉松,賽程緊密時,他一度在兩周內(nèi)跑完三個全程馬拉松。平常,武斌每天都會在自家附近的公園跑上20-25公里,但去年剛入冬他就不小心受寒,整整4個月時間的跑步訓練都受其影響,然而只要身體一恢復,他又馬上投入到了馬拉松賽事中來。雖然這次鄭開馬拉松的成績比以往有所下滑,但武斌表示,只要有人繼續(xù)組織大家參賽,他還是一定會一如既往地參與其中。
跑友們對武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每次參賽時都會帶上家里烙好的牛肉餡餅,足夠充當一趟馬拉松之旅的食物,即營養(yǎng)又實惠。而且他還總強調(diào):自己只坐火車硬座。如此節(jié)約,只為省下費用去參加下一個馬拉松賽事。辛苦嗎?武斌一點都不覺得,因為他是如此熱愛馬拉松。
傳遞愛心
“偏遠的鄉(xiāng)村,繁華的都市,不同的眼神,同樣的渴望,藝術教育不是奢侈品,農(nóng)民工的子女,一樣可能成為大師,累積一份捐贈,改變一個命運!”
這是今年鄭開馬拉松賽場一些參賽選手身上的“為愛奔跑”愛心貼上的文字。把慈善搬上馬拉松賽場不是鄭開所獨有的,但對這項以“領跑中原,愛心馬拉松”為主題的賽事而言,愛心的傳遞在這項賽事中還是隨處可見。據(jù)為此次籌辦農(nóng)民工子弟藝術學校奉獻愛心公益活動的組織方河南省常香玉基金會介紹,這份“愛心貼”發(fā)放了近兩萬張,也得到了眾多跑友的積極回應,他們都紛紛貼著它奔跑在賽道上,讓更多的人來關注農(nóng)民工子女。
另外,在小馬拉松賽場上,一支來自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的200多名學生的參賽隊伍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支自發(fā)而成的隊伍中的所有人都在為一個人奔跑:該校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2009級學生張瑩在今年年初不幸確診為急性白血病,22歲的她在進行了三次化療花費了12萬多元后,后期骨髓移植還需數(shù)10萬元。校友們便通過參加鄭開馬拉松來呼吁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一起幫助和鼓勵張瑩。首先回應的是半程男子組冠軍劉鵬,同為河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的他隨即將比賽的獎金全部捐獻給了校友張瑩。愛心,在這一刻傳遞。
一場馬拉松,連接起兩座古都;一份愛,讓這項運動尤為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