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我和我的心,乘著風恣意翱翔,永遠也看不夠地嗅嗅聞聞,打量著每一個新奇的地方。不知不覺中,愛上一種稱之為“書”的東西,于是迫切地想要知道下一個故事是屬于兔子還是公主,結局又會是誰戰(zhàn)勝了誰。搜羅盡身邊的每一個故事之后,我愛上了那些厚厚的、從頭到尾只講述一個故事的書,那種書被稱之為——小說。
每一本書好像是一個水晶球,球里放映著不一樣的場景,不一樣的人,每一個故事都披著不一樣的色彩,在水晶球里繽紛上映。我有一雙上天賜予的翅膀,帶著我來到不同的水晶氣球上方,觀看他們的上演和謝幕。我眼花繚亂地欣賞著千姿百態(tài)的書中的不同的世界,單純地瀏覽,卻從來沒有想過把自己的故事編繪到自己的筆下。有一天,老師想出一個辦法,他講述一個故事,比如野炊、放風箏、六一兒童節(jié),我把它們復述一遍,它們就屬于我。我開始學著記錄,學著把方塊漢字放進方格簿。漸漸地,我學會用想象力砌起一篇篇作文,它們竟然有模有樣,頻頻受到夸獎。為了讓自己的文章更加出彩,在一群剛剛冒芽的小苗中顯得更加茁壯,我看書不再那么漫不經心,也愈發(fā)如饑似渴。多少次即使困得睜不開眼,也不舍放下手中的書,于是在不知不覺中和書一起進入夢鄉(xiāng)。
后來很少有看書的機會了,我便愛上了散文,在千篇一律的日子里見縫插針地給自己的心澆一些養(yǎng)料。林清玄的文字陪伴我走了很久。不知不覺中,《讀者》成了我必不可少的伴侶,也是我犒勞自己的獎品。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寫作文便成了寫日記,并享受著記錄帶給我的寧靜與思緒翱翔。喜歡讓心飛越在那片心海,有時海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瀾,有時海上有一個斜陽,暖暖地照著。也有時,有一些波濤,將心海的貝殼沖向岸邊,那是文字的結晶,堆出一些形狀,呈現在筆下。
我開始思考。零碎的時間里,我的腦海里時常出現“生命”的字眼。生命,仿佛一個無比真實卻又觸摸不到的夢境,讓我身處其中,卻無法掙脫。
生命本身就令人覺得不可思議。
就是因為太不可思議,很少有人真正明白生命的不可思議,抑或可貴。我們時常輕而易舉地消滅我們眼中可惡的蛇蟲鼠蟻,認為他們死得理所應當。不知是誰提出的人是最高級的動物,所以這個觀點就深入人心了?!缎撵`秘境之旅》這本書告訴我們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而我們發(fā)、大多以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對待其他的生命,輕易地剝奪了其他生物的生命。小時候的我常認為上帝在一個地方默默地觀察我。偶爾也設想在某個遙遠的地方會有一個和我一樣的小女孩在思考同一個問題。那么,那只被我們亂棒打死的老鼠、被我們折斷翅膀的小鳥、無情碾壓的野狗……它們會想些什么呢?臨死前的它們是恐懼,還是連恐懼都來不及就已經停止了生命的軌跡……
只有生命才有夢境的吧。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說,貓和狗同樣會做噩夢。這讓我覺得,貓和狗同樣也有思維的邏輯,擁有感情。也讓我相信,一定有動物會像《我在雨中等你》中寫的那樣,以它們的視覺洞悉我們的世界。
也許我是喜歡一只貓或狗的陪伴。然而,我卻時常覺得我無法進入它們的世界。畢竟,我們的生活差異太大以及在我沒有把我的心事我的感受我的真誠統(tǒng)統(tǒng)托付給一只狗之前,沒有一只狗會和我相依為命,成為我的知己。也許,這將是我的夢想。
夢境常令人覺得不可思議。它有時如此真實,在睜眼的一剎那歷數它的每個細節(jié),甚至在夢中聽見自己的心跳,然而,又在轉眼間唯獨只記得夢中的心情,而忘卻了確切的場景。又在你行走的某一剎那,夢中的情景像是揭開了它的面紗,赫然出現在你的腦海。它時常會莫名其妙,又在不久后或多年后真實地在生活中上演,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仿佛是未來放了一把鏡子,把未來的場景反射到了夢里。還是在夢中,你成為了一個時間旅行者,提前經歷了未來的時光。
世界上有太多的路,路上行走著太多的生命。一條條路交錯相通,百轉千回,總能到達同一個地點。一條路,卻也能走到千千萬萬的地點。誰也不知道這條路的起點源自哪里,終點通往何處。沒有哪一條路標著方向標。唯一指路的,便是時間。時間是生命最好的伴侶,它無處不在,像是隨時可以上的公交車,只是錯過的那輛,你永遠無法再遇上。在路上想走的生命,走過形形色色的旅程。我漸漸領悟到,沒有你遇不到的,只有你想象不到的。生命,永遠超出你的想象。
書帶我飛翔,也教我在行走中追問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