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旁人一樣,他也得到了一粒種子。
這粒種子沒什么不同尋常之處,唯一有點特別的就是它種皮的顏色——它黑得像塊新挖的炭,沒有一點光澤,沒有一點生氣。好在雖然它其貌不揚,卻還有生長結(jié)果的可能。它是新下來的種子,同其他種子一樣,是個新生兒,在沒得到眼見為實的結(jié)果之前,它還有50%的機會在這世上勉強活一回。只是平凡的要低到塵土里去——這也是事實,它天生就應被埋在土里生長嘛。
這樣一粒種子,好像連老天都嫌棄它的樣子太丑。愛花的園丁不要它,老練的農(nóng)民不要它,連窮到丁當響的乞丐都恨它硌牙。最終它落到一個人手里,一個與它有諸多相似之處的人。這個人很和善,他明明有自己的名字,可自打他得了這粒種子之后,旁人都喚他做“愚人”,饒是這樣,他也不著惱。他所不知的是,在這以前早有許多人是這樣的呼他了。
他小心地把這粒黝黑的種子種在屋前一寸見方的土地上,細碎的土粒慢慢蓋上了硬如磐石的生命體。最后他用粗糙的雙手將這片承載希望的泥土圍起,那樣子虔誠得像一個世外的信徒。是的,這里寄托著他的信念,是他不能放棄的也不愿放棄的一片希望。
他如世上數(shù)不勝數(shù)的培育者一樣,拿他全部的心神來供養(yǎng)這個可能帶給他驚喜的小東西。顯然,它是嗜睡的,因為他不辭辛苦苦心侍候了他那么多日子,卻連一點冒青的苗尖兒都沒瞧見個影子。他想或許是水澆得太少了吧。可是當他拿五里外沁涼甘甜的泉水給這大爺般的種子享受時,它還是固執(zhí)地不肯冒出頭來致謝。久而久之,他擔心種子是被活活淹死了,又趕快挖出來看看,可是種子身子骨硬朗得很,連外皮都沒破上一星半點。
“你種不出來的”。路人嘲笑著他的迂,“這種玩意兒本來就不好種,何況是你”。
他固執(zhí)地說道:“我可以的?!?/p>
他依然盡心盡力地照看著他的種子,依然堅定的守護著他的信念:它會發(fā)芽,會開花,會成長成最茁壯的一個,因為那是他的種子。
他彎腰澆下純凈的泉水,念了一遍又一遍:長大,長大,你要落在人家后面了。
為了一粒種不出來的種子白費力氣,有多少人背地里譏笑他呢?但他們連嘲笑也不愿再多說了,還有很多比笑一個愚人更帶勁的事呢。
他守候了很多日子。
那塊土地上還是沒什么動靜。
他終于感到有一絲力不從心。他付出的努力幾時少過?他流下的汗水把大地浸濕了一次又一次,甚至都算得上鄰人的幾倍了,為何眼見鄰邊的青苗躥得又高又快,他辛勤勞作卻不見半分回報?滿心的積怨迸發(fā)出來,他終于踏平了那塊小小的土地。
“早已經(jīng)沒了”。鄰居于心不忍地過來安撫他,“那粒種子,一開始就是死的,你用不著難受。你不笨,只是心眼太實在。”
他說不出話來,只是婉拒了鄰居相贈新種的好意。夜里,他匍匐在那片土地上,用手掌來回的輕撫,用滾燙的淚水滋潤著那干枯了一天的種子。
他喃喃自語:“我不愚的,我哪里愚了,連活生生的種子都看不出來嗎?我就不明白了,都是一樣的種子,咋就種不出來了……種子啊,你也爭點氣啊……
他果然是愚人。在他眼里,但凡活的種子,便沒分別。
第二日,他的生活一如既往。只是多了一點小小的細節(jié):每天黃昏時分,他都會跪在地上,輕輕地說著話。仔細聽的話可以聽清;“活著呀,活著呀……”
旁人更覺得他越發(fā)的迂了,嘆道:愚人,真是愚人。
誰都沒看見,黃土掩埋之下的黑色中悄然睜開的小小綠眼睛。
(指導老師:白廣銀)
短評:本文是一篇寓言式的微型小說,它以象征的筆法描寫了一位“愚人”般的農(nóng)夫辛勤培育一顆平凡、卑微甚至丑陋的種子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農(nóng)夫經(jīng)受了那么多的苦難與艱辛,遭受了那么多的嘲諷與挖苦,卻依然矢志不渝,執(zhí)著如一,最終迎來了自己夢想的萌發(fā)。文章文筆老練,描寫細膩,情感真摯感人,讀后讓人感悟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