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幅來不及畫完的畫卷,是魯迅筆下與伙伴們偷羅漢豆的樂趣;童年,是一篇未結(jié)尾的文章,是魯迅筆下對閏土深深的懷念與同情以及對那份友情的回戀;童年,是一份無法上交的答卷,是魯迅筆下把兄弟風(fēng)箏折斷以后,深深的愧疚……
正是因為有這些復(fù)雜的情感,編織了我們一個美好的童年,正是因為有這些復(fù)雜的情感的交織,魯迅寫下了這些令人回味無窮的文章?!渡鐟颉穼懗隽唆斞笇枢l(xiāng)朋友的懷念,與他們一起看社戲的興奮,一起偷吃羅漢豆的懷念,深深透露出了魯迅對天真爛漫、自由快樂童年的美好回憶。讀完《社戲》,對魯迅童年的驚嘆以及對自己童年的尋找。
尋找那一份無知的童年,自己可以無知地問父母,為什么我們不能飛?可以好奇地問,在那地上慢慢爬的動物是什么?他們總是樂呵呵的耐心解釋給我聽??涩F(xiàn)在,那燦爛的笑容,那對我無盡稚嫩的好奇心總是包容的父母已消然離開了我,留下的,只有一記白眼和一字痛心的“笨”,于我心中,留下的卻是深深的委屈和受傷的自尊……
尋找那一份無過的童年,自己不小心犯錯是因為小,用不著自己找理由,大人已幫忙收拾好殘局??涩F(xiàn)在,會因一個錯誤串起一大堆過錯,“會犯錯就是因為你做事不認(rèn)真,所以考試才如此……”我只有站在原地,低頭無語。
尋找那一份無忌的童年,我可以“言論自由”,父母從不會放在心上,可現(xiàn)在,我必須小心翼翼,萬一說錯了什么,父母的指責(zé)會鋪天蓋地而來,“你沒大沒小,太不懂事了……”我只能無奈地接受他們的指責(zé),毫無辯駁的機(jī)會。
這些是意味著我在成長,意味著我更多了一份擔(dān)當(dāng)與責(zé)任嗎?這些埋怨和指責(zé)一次又一次填進(jìn)我的腦海,會讓我有更多的信心,更堅定的步伐,行走在成長的道路上嗎?
我不知道,我想,父母也未必會知道答案吧。
(指導(dǎo)老師:方土根)
明師點評:《社戲》是魯迅先生的名篇,內(nèi)中對往事的回憶也是我們所向往的童年的純真。文中作者以讀后對《社戲》的感悟,結(jié)合自己實際生活,描繪了一幅不同的童年圖景,而這樣的生活也是如今許多孩子們成長的經(jīng)歷。通過對兩種童年生活的對比,小作者對魯迅先生筆下童年的向往躍然紙上。輕松的語言,充滿了跳躍感,而對成長中父母教育的質(zhì)疑,也體現(xiàn)了小作者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