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大學生來自江蘇省揚州大學生物科技學院二年級,在班長陳晟的號召下,全班10名男生都參與了這個利用周末收垃圾資助藏族學童的公益行動。
1992年出生的班長陳晟介紹了“麻袋哥”的公益行動歷程:今年秋季開學,陳晟從學校援藏的老師那里了解到一些藏族兒童家庭經(jīng)濟條件比較困難,隨即萌生了愛心助學的想法。究竟怎么助學?他覺得,大學生要自食其力,要靠自己的勞動成果去助學,而不是從父母那里要錢。班上10名男生商量后,決定利用周末在校園內(nèi)收廢品,一來便于就地取材,二來也不致影響正常的學習。
緊接著,10名“麻袋哥”兩兩結對行動起來。兩個月下來,他們賣廢品掙了兩三百元,班里同學一商量,大家捐資湊足500元,將第一筆助學款寄給了助學對象——西藏拉薩城關二小五年級學生次仁加旦?!罢撳X數(shù),我們這一筆確實很小,但它是同學們自己的勞動成果,代表著我們的一顆顆愛心!”陳晟說。
班上11個女生也不甘落后,她們組成了“知心姐姐”隊伍,定期打電話給次仁加旦和他的家人,談心交流,以“精神助學”的方式,加入愛心助學的隊伍。
“背著麻袋在校園內(nèi)收廢品,關鍵要邁過心理這道坎。”陳晟坦言,很多同學不是不愿意參與公益活動,只是抹不開面子?!澳阆胂耄粋€大學生背著個麻袋收廢品,外人會拿一種什么眼光看你,特別是那些熟悉的同學和老鄉(xiāng)?”
陳晟和學生會干部莊國昌帶頭背起了麻袋,有時候還會喊上性格內(nèi)向的王琢。“一開始行動并不順利,一些同學拿很奇怪的眼神看我們,有的覺得是在標新立異,還有的以為我們是編個理由來掙班費?!被貞浧饍蓚€月來收廢品的經(jīng)歷,兩人坦言心里什么滋味都有。
周六的運動會上,陳晟只管低著頭四處尋找廢品,不管四面八方投來的多種意味的眼光?!傲晳T了,也就不必在意別人的眼神了,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惡意,只是感到新奇而已?!标愱尚Φ锰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因為有‘麻袋’的經(jīng)歷而豐富?!薄拔覀儾恍枰坡暎绻車瑢W愿意,希望有更多的人在課余加入公益的隊伍,不一定是做‘麻袋哥’?!辈稍L中,幾位同學的談話淡定而從容。
陳晟表示,大家會堅定地把“麻袋哥”的工作做下去,直至離開校園?!暗綍r候‘麻袋哥’會消失嗎?”面對這樣的疑問,陳晟說,他們正積極籌備建立“麻袋流動站”和“麻袋基金”,吸引更多的同學參與進來。
(選自《人民日報》2011年12月2日,有刪改)
品讀鑒賞
本文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個字——真!作者對志愿者充滿了深深的敬意,所以不事雕琢,只是選取了以陳晟為代表的“麻袋哥”的幾個生活片段,展現(xiàn)了以他們?yōu)榇淼拇髮W生志愿者的心路歷程。本文不光表現(xiàn)他們的精神,還傳達出他們的憂慮,很真實,很有感染力。本文材料翔實,數(shù)據(jù)準確,很有說服力。用當事人現(xiàn)身說法的形式,鮮活的話語,體現(xiàn)了新聞特寫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