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在線】
又是一年三月八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jié),也是母親的生日。
上課的鈴聲還沒響過,語文老師健步走上講臺。她向全班同學(xué)掃視了一圈,親切而又嚴(yán)肅地說:“今天是母親的節(jié)日。母親含辛茹苦,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們撫養(yǎng)長大,是我們最可親、最可敬、最可愛的人。為了報答養(yǎng)育之恩,在這個特殊的節(jié)日里,請大家寫一篇關(guān)于母親的文章,表達兒女的感恩之情,好嗎?”
“好!”
作文是大家公認(rèn)的“老大難”,同學(xué)們常常談作文而色變。然而今天大家一反常態(tài),這是因為,這樣的作文我們已經(jīng)寫過兩次了。今天舊話重提,人人胸有成“文”,自然興奮異常。
一時間,只聽教室里一片“沙沙”作響,同學(xué)們奮筆疾書,一股股親情在筆下流淌。
我伏在課桌上,并沒有立即動筆,任由思緒縱橫馳騁,淚水順著臉頰流下,斑斑點點,早已打濕了厚厚的稿紙。鐫刻在腦海中的情景,又一幕幕浮現(xiàn)在眼前。我在心底歇斯底里地呼喊:媽媽,女兒好想你呀!
5歲的那年冬天,我突發(fā)高燒。媽媽用她那羸弱的身體背起我,一路奔向醫(yī)院。由于天黑,路滑,過河時,她一下子跪倒在刺骨的河水里,但雙手緊緊地抓著我,她因此而落下了終身殘疾。從那以后,媽媽的腿變得畸形,走起路總是顛簸不平。每次看到那樣的情形,我的心都在滴血!我從小立下誓言,長大后好好孝敬媽媽,讓媽媽安享晚年,然而……
那年春天,媽媽為了省錢,步行近百里山路,到學(xué)校給我送來了一大兜煮熟的新鮮雞蛋,并叮嚀說:“丫頭,春天天長,餓得快,多補點兒!”當(dāng)時我分明看到,媽媽的鞋底都磨出了幾個窟窿,腳趾裸露在外面,花白的頭發(fā)一綹一綹的,頭上的汗水還在冒著熱氣呀!我喉嚨哽咽,心都碎了!
最可恨那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我變成了失去母愛的“一棵草”!從此,冬天里我再也沒有了熱被窩,困乏時我再也喝不到熱騰騰的牛奶!我像一只失群的孤雁,漂泊,哀鳴,繞樹三匝,無枝可依!我多想依偎在媽媽溫暖的懷抱里,消除渾身的疲勞,跟媽媽說說悄悄話,靜靜地進入夢鄉(xiāng)啊!
如今,又一個美麗的春天到來了,但我像掉進了冰窟窿,心里冰涼冰涼的,感覺不到一絲春天的溫暖。我多么想牽著媽媽的手,漫步在小河邊的林蔭道上,聽媽媽講童年的故事??!
“當(dāng)當(dāng)當(dāng)”,下課的鈴聲響了,但我的稿紙上跟我的心里一樣,一片空白。我在心里默默祈禱:
媽媽,天國一路走好!
【問題診斷】
本文運用插敘的敘事手法,通過對銘心刻骨的生活往事的回憶,謳歌了神圣、偉大的母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感恩、思念之情,也流露出淡淡的懺悔之意。但本文還存在以下瑕疵:
1.表達方式比較單一,除敘述之外,抒情、議論成分太少,文章顯得比較單薄,因此,應(yīng)注重各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2.本文基本以常規(guī)思維模式行文,近乎平鋪直敘,缺乏創(chuàng)新。對此,可以運用設(shè)置懸念、巧設(shè)伏筆、欲擒故縱等手法。
3.本文用第三人稱行文,拉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顯得不夠親近。
【化蝶之作】
又是一年三月八
□常 亮
上課的鈴聲還沒響,語文老師就已健步走上講臺。她向全班同學(xué)掃視了一圈,神秘地問:“同學(xué)們,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同學(xué)們面面相覷,大眼瞪小眼。突然,不知誰大叫一聲:“三八婦女節(jié)!”
“對,今天是母親的節(jié)日。母親含辛茹苦,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們撫養(yǎng),是我們最可親、最可敬、最可愛的人。為了報答養(yǎng)育之恩,在這個特殊的節(jié)日里,大家準(zhǔn)備給母親送點什么禮物呢?”老師殷切地問。
“該不會又寫感恩信吧?”有人小聲嘀咕著。
“你真聰明……”
“哇!”還沒等老師的話落音,教室里就炸開了鍋——
“都寫過兩次了,真沒勁!”
“學(xué)習(xí)這么緊張,還要做這些無用功,真是‘謀財害命’!”
嘆息,痛苦,無奈!同學(xué)們七嘴八舌,欷歔聲一片。
只有我,深深地埋下頭。我心如刀絞,淚水早已模糊了雙眼!
前年“三八”節(jié),老師讓我們給媽媽寫一封信,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我很不以為然:天天跟媽媽在一起,有什么好說的,簡直是多此一舉!無奈之下,我龍飛鳳舞,草草交差。
去年“三八”節(jié),老師又讓我們給媽媽寫一封信,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我簡直不屑一顧:老師也太沒品位了,老話年年說,沒創(chuàng)新,真煩人!最終,我交了白卷。
今年“三八”節(jié),老師再次讓我們給媽媽寫一封信,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聽著同學(xué)們刺耳的吵嚷聲,想著媽媽慈祥的面容,我心亂如麻,早已淚如泉涌,泣不成聲——
親愛的媽媽:
女兒好想您呀!我知道,縱然我現(xiàn)在喊破喉嚨,您也聽不到女兒的呼喚。我好后悔!
我忘不了,那年冬天我突發(fā)高燒,是您用那羸弱的身體背起我,一路奔向醫(yī)院。由于天黑,路滑,過河時,您一下子跪倒在刺骨的河水里,但雙手仍緊緊地抓著我,您卻因此而終身殘疾。我忘不了,那年春天,您為了省錢,步行近百里山路,到學(xué)校給我送來了一大兜煮熟的雞蛋,并叮嚀道:“丫頭,春天天長,餓得快,多補點兒!”當(dāng)時我分明看到,您的鞋底都磨出了幾個窟窿,腳趾裸露在外面,花白的頭發(fā)一綹一綹的,頭上的汗水還在冒著熱氣呀!媽媽,女兒的心在滴血,女兒在向您哭訴,向您懺悔,您聽到了嗎?
媽媽,自從您走了之后,天冷時我沒有了熱被窩,困乏時我喝不到那熱騰騰的牛奶!我像一只失群的孤雁,漂泊,哀鳴,繞樹三匝,無枝可依!我多想依偎在您溫暖的懷抱里,消除疲憊,跟您說說悄悄話,靜靜地進入夢鄉(xiāng)??!
又一個美麗的春天來到了。媽媽,您可知道,女兒的心冰涼冰涼的,感覺不到一絲的溫暖。我多么想牽著您的手,漫步在小河邊的林蔭道上,聽您講童年的故事啊!媽媽,您知道嗎?那綿綿春雨是女兒的相思淚呀;那縷縷春風(fēng),是否是您對女兒一次次深情地?fù)崮δ??天長地久有時盡,母女深情無絕期!
媽媽,天國一路走好!
想您的女兒
2011年3月8日【升格小結(jié)】
與原文相比,本文在內(nèi)容上并無多大差異,但表達效果明顯技高一籌,主要原因是作者轉(zhuǎn)換思維方式,在表達技巧上進行了提升。首先,對比反襯手法的成功運用增強了表達效果。既有“我”與同學(xué)的對比,又有自己不同時間的對比,通過層層對比,突出了“我”對母親的深切思念和自己無限的懊悔,同時警示人們珍視親情,給人以啟迪。其次,第二人稱的轉(zhuǎn)換,特別是書信體的使用,仿佛人與人之間面對面對話,顯得情味濃烈,催人淚下。最后,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的運用,使文章產(chǎn)生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提高了文章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