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價均低于5500元,畫幅也極為接近的索尼NEX-5N微單和佳能PowerShot G1 X專業(yè)卡片相機,它們之間除了鏡頭系統(tǒng)的差異之外,又有著怎樣的差別,消費者如何取舍?本期的對比測試將帶大家一探究竟。
自索尼采用APS-C畫幅影像傳感器的NEX系列微單數(shù)碼相機取得極火熱的市場口碑后,微單數(shù)碼相機市場快速升溫。索尼一路高歌猛進推出了一系列的NEX產(chǎn)品。其中最新的主力機型NEX-5N將像素數(shù)、觸摸屏、自定義操控和別具特色的照片創(chuàng)作功能引入其中,并且依舊保持輕薄小巧的外觀造型以及優(yōu)良的便攜性。在索尼不斷完善微單產(chǎn)品之時,其他廠商不甘心“靠邊站”,都紛紛瞄準APS-C畫幅進行研發(fā),作為拓展自身產(chǎn)品的“濟世良方”。例如三星、適馬、徠卡和富士等。但是單反相機界的老大——佳能卻遲遲未動,它并不愿開發(fā)出一款影響自身入門甚至中端數(shù)碼單反相機市場業(yè)績的產(chǎn)品。于是,佳能就以G12專業(yè)卡片式數(shù)碼相機為藍本,輔以接近APS-C畫幅的影像傳感器(18.7mm×14mm),最終設(shè)計出一款專業(yè)卡片相機中的“高端”機型——PowerShot G1 X。佳能此舉的目的昭然若揭,從影像傳感器的畫幅尺寸來說,G1 X遠超所有采用1/1.7規(guī)格傳感器的專業(yè)卡片數(shù)碼相機,甚至超過了M4/3,可與奧林巴斯和松下旗下的各款微單機型比拼畫質(zhì)。此外,也可對以索尼為代表的各款A(yù)PS-C畫幅的微單數(shù)碼相機形成威脅,但又憑借鏡頭不可更換與自家G1 APS-C畫幅的單反相機產(chǎn)品保持距離??梢哉f,G1 X在畫幅尺寸的選擇上可謂機關(guān)算盡,既不想影響自身的業(yè)績,也寄希望于分到一杯“微單的羹”,最理想的是還能挫一下微單的銳氣。這看似是“一本萬利”的最佳方案。但是對于翹首期盼佳能微單相機的佳能老用戶來說,佳能這種畏手畏腳的做法早已讓他們的殷切希望跌至“絕情谷”底。
由于G1 X采用了高規(guī)格的影像傳感器和鏡頭配置,并將可能對APS-C和M4/3的市場份額產(chǎn)生沖擊,而且最終定價為5499元,目前索尼的NEX-5N套機價格為5099元。它們在影像傳感器尺寸上相差不大,而且價格上也異常接近,因此成為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也理所當然。
外觀配置
NEX-5N沿襲了之前NEX-5C的整體造型,按鍵布局也如出一轍,依舊簡潔明了,但在快捷操控上的設(shè)計略有不足。為了彌補快捷按鍵偏少的不足,它加入了觸摸式液晶屏,用于訪問常規(guī)菜單選項以及二級菜單。同時,它支持自定義按鍵功能,用戶可以根據(jù)自身操作習慣,來設(shè)置個性化的快捷操控按鍵。而且,其自定義設(shè)置的保存數(shù)量,由之前的3種增加至5種,為用戶提供了更大的設(shè)置自由度。此外,用戶還能以觸摸屏幕的方式來選取對焦點的位置,不過可惜其并不支持觸摸拍攝功能。NEX-5N繼承了與上一代相同的專用閃光燈接口,用戶可在該接口上連接取景器(光學或電子)或閃光燈。在NEX-5N與E 18mm~55mm F3.5~F5.6 OSS鏡頭進行搭配時,整體重量不足0.5kg,便攜性較佳。如果用戶使用等效焦距為24mm的E 16mm F2.8鏡頭時,整套約300g的重量以極盡輕薄的“體型”,將使產(chǎn)品具備極佳的便攜性。
G1 X沿襲了G12的整體外觀造型,但將之前位于相機左肩的曝光補償轉(zhuǎn)盤更換成彈出式閃光燈,并將以前的ISO感光度轉(zhuǎn)盤變?yōu)槠毓庋a償,而ISO感光度則設(shè)置在機背的速控轉(zhuǎn)盤中。機身正面與G12極為相似,鏡頭外徑尺寸比G12有較大的增加,這是因為其影像傳感器尺寸與G12相比增大了很多,相應(yīng)的鏡頭成像圓必須加大,由此導致的鏡片面積增加使得其鏡筒不能完全縮回機身內(nèi)。G1 X鏡頭的等效焦距由G12的28mm~140mm縮減為28mm~112mm,在長焦端的拍攝性能有所縮水的情況下,廣角端的等效焦距也沒有相應(yīng)地拓展至24mm。在等效24mm廣角端大量普及的趨勢下,G1 X的28mm廣角只能算是兩年前的主流水準。作為一款專業(yè)卡片中的高端機型,機身體積增大,但鏡頭焦段卻停滯不前,沒能提供24mm焦距,無疑十分令人遺憾。
G1 X的鏡筒突出機身猶如裝載了“餅干”鏡頭的微單相機一般。此外,G1 X機身重量為544g(含存儲卡和電池),成為了一塊分量十足的“厚卡片相機”,與以往的G12相比在便攜性方面大打折扣,甚至不及很多微單產(chǎn)品。在液晶屏的設(shè)計方面,G1 X繼承了G12的大幅度可翻轉(zhuǎn)設(shè)計,可水平開啟175°以及垂直旋轉(zhuǎn)270°,為用戶提供了多種極限拍攝角度的優(yōu)異取景和回放能力。另外,G1 X將液晶顯示屏的像素數(shù)由46萬升級至92萬,顯示尺寸也由2.8英寸升級為3英寸,總算趕上了3英寸92萬像素這一主流配置的“末班車”。此外,值得稱贊的是,G1 X提供了標準熱靴接口,可用于連接外置大功率閃燈以及無線引閃器。
整體上講,NEX-5N廣泛采用眾多前輩機型之長,雖然犧牲了標準熱靴和眾多的快捷按鍵,但在加入觸摸屏和自定義按鍵之后,操控性大為改觀。并且極輕薄的機身設(shè)計也使微單相機在便攜性上進一步向卡片相機看齊。而G1 X雖然繼承了前輩的“外殼”,并在專業(yè)操控性方面做出了一些小改進,但也因其較大的體積和重量喪失了專業(yè)卡片數(shù)碼相機的精髓。
圖像質(zhì)量
談到圖像質(zhì)量,就必須先從NEX-5N和G1 X的核心元件說起。在分辨率測試中,NEX-5N水平和垂直線條分辨率分別為1862LW/PH和2136LW/PH,而G1 X為2097LW/PH和2111LW/PH,二者基本難分伯仲。色彩還原測試結(jié)果顯示,G1 X的染色度偏差值為5.56,而NEX-5N為6.68,前者的色彩還原能力略領(lǐng)先。從具體樣張的對比可以看出,二者仍處于同一水平,相差較小,從感官上看反倒是G1 X畫面的通透感偏弱。
在影像噪點測試中,NEX-5N在ISO100感光度下的噪點控制水平略強于G1 X,而在ISO400和ISO1600的感光度下更是大大超越了G1 X。此外,值得注意的是,G1 X在ISO100、ISO200和ISO400各檔感光度下的影像噪點均比G12高,這樣的倒退使得G1 X在影像的純凈度方面反而不如其前輩。
在反應(yīng)影像亮部和暗部層次還原能力的256級光電轉(zhuǎn)換測試中,NEX-5N可將256級灰階的亮部和暗部分別還原出約228和1.7,涵蓋約227級灰階;而G1 X則可分別還原出約234和2.9,涵蓋約231級灰階。在廣角端的幾何失真和四角失光的測試中,NEX-5N的四角失光值為12,幾何失真為4mm,而G1 X則分別為10和2mm。這說明了G1 X鏡頭的素質(zhì)處于專業(yè)卡片和微單數(shù)碼相機兩種機型里的中上等水準。
參考歷史數(shù)據(jù),我們知道NEX-5N圖像質(zhì)量測試中的各項成績都處于同類機型里中上等的水平,其整體上也略優(yōu)于G1 X;而表現(xiàn)尚可的G1 X在一些方面不得不說有些令人遺憾,G1 X的影像傳感器和DIGIC 5影像處理器,并沒對G1 X影像噪點的抑制起到提升作用,反而略遜于前輩G12,幾個測試成績較好的項目也皆得益于其鏡頭的表現(xiàn)。
拍攝性能
G1 X和NEX-5N皆采用了自動對焦和鏡頭手動對焦兩種方式,實際測試中,兩款機型的自動對焦速度處于同一水平。但在對反差偏低的景物進行對焦時,G1 X偶爾會出現(xiàn)對焦“遲疑”的情況,而NEX-5N的表現(xiàn)則比較令人放心。另外,NEX-5N在景物反差較小的情況下,用戶可通過觸摸屏選取合適的對焦點來解決此問題。在手動對焦方面,NEX-5N采用了4.8倍、9.5倍兩種手動對焦放大功能,并將峰值指示功能加入其中。此外,NEX-5N在手動對焦放大顯示時,用戶還可移動放大顯示的區(qū)域,便于對畫面中不同區(qū)域進行精確對焦。而G1 X則需通過速控轉(zhuǎn)輪進行手動對焦,用戶可在畫面中約70%的區(qū)域內(nèi)自由選擇對焦點。實際測試發(fā)現(xiàn),由于手動對焦并非無級調(diào)整,因此G1 X的手動對焦在對焦精度上略遜于自動對焦,實用價值不高。
在微距對焦方面,NEX-5N的18mm~55mm鏡頭雖然受到最近50cm距離的限制,敗給了G1 X最近20cm的對焦距離,但由于NEX-5N為可換鏡頭系統(tǒng),所以,用戶完全可在有微距拍攝之需時,另行選購E30mm F3.5的鏡頭,實現(xiàn)1:1放大倍率的微距拍攝。而G1X則由于鏡頭不可更換,20cm的微距拍攝限制將成為用戶“永遠的痛”,與G12最近1cm的微距性能有著“天壤之別”。
在連拍速度方面,NEX-5N可實現(xiàn)10fps的連拍性能;而G1 X僅在場景模式中的“高畫質(zhì)高速連拍模式”下才可實現(xiàn)4.5fps的連拍速度,在普通連拍模式和開啟液晶屏的狀態(tài)下連拍速度約為1fps,可以說約等于無。
在高清視頻拍攝方面,NEX-5N可拍攝最高為28Mbps碼流的1920×1080分辨率高清視頻,而G1 X也可拍攝同樣分辨率的高清視頻,幀率與電影的24fps相同,平均碼流可達到33.5Mbps。但是兩款機型在鏡頭變焦噪音的控制方面卻存在一定差距,在NEX-5N錄制的視頻中,鏡頭變焦噪音極輕微,而G1 X在變焦時鏡頭存在“咝咝”噪音,會對錄音有一定的干擾。另外,在視頻拍攝的連續(xù)自動對焦方面(場景變換),NEX-5N的對焦速度較快,而G1 X的自動對焦速度緩慢,經(jīng)常在變換場景后,還需等待2s~3s后才可準確對焦;僅在AUTO模式下拍攝時,連續(xù)自動對焦的速度才有所提高。
此外,NEX-5N在高清視頻拍攝時支持A、S、P和M模式,允許在拍攝過程中使用手動曝光補償調(diào)整功能,這樣用戶可以對整體影調(diào)明暗進行自由掌控。而G1 X在M、Av、Tv和P模式下均不可通過曝光補償轉(zhuǎn)盤對視頻的明暗影調(diào)進行調(diào)整。
特色功能
NEX-5N的照片特效和創(chuàng)意風格具有較高的實用性,除了可在靜態(tài)照片的拍攝中創(chuàng)造個性化、趣味化十足的特殊效果之外,它還支持制作具備創(chuàng)意風格的特效電影,例如用戶可使用黑白創(chuàng)意風格拍攝“黑白電影”,也可以使用局部色彩來拍攝個性化的“電影”。另外,NEX-5N具備高分辨率全景拍攝以及可調(diào)整的背景虛化功能,功能強大且非常實用,為其增色不少。
G1 X支持目前較流行的各種特殊效果,其中,微縮景觀和色彩交換效果都支持用戶自定義調(diào)整和選取功能,并支持啟用特殊效果時進行視頻拍攝,較為出色。但是在全景拍攝方面,G1 X僅支持多年前就已出現(xiàn)的全景輔助功能,并不支持時下流行的掃描式全景功能。雖可生成高分辨率的全景照片,但須通過后期的軟件實現(xiàn),前期拍攝成功與否難以預(yù)料。
結(jié)論
從各項評測成績來看,NEX-5N和G1 X各有所長。但從各個操作的響應(yīng)速度以及拍攝性能方面來說,NEX-5N較小的體積和重量帶來了極佳的便攜性。雖在套裝18mm~55mm鏡頭的綜合素質(zhì)上略遜于G1 X,但由于其屬于可更換鏡頭的微單數(shù)碼相機,所以在更換鏡頭后即可輕易提升綜合表現(xiàn)。這一點,更是G1 X無法企及的。另外,NEX-5N雖無較多的按鍵,但由于提供了觸摸式液晶屏以及自定義按鍵燈,所以使其獲得了優(yōu)良的操控性能。綜合來看,NEX-5N既適合普通用戶使用,也適宜作為專業(yè)用戶的備機。
而“千呼萬喚始出來”的G1 X,其優(yōu)點和缺點都十分明顯。其優(yōu)點主要體現(xiàn)在傳感器面積、綜合鏡頭素質(zhì)和高清視頻拍攝碼流方面,其余則乏善可陳。該機的缺點主要體現(xiàn)在微距拍攝性能弱、重量大、體積大、便攜性較差。最關(guān)鍵的是,用戶以同樣的價格購買到的是一款無法根據(jù)需要更換鏡頭的“閹割微單”,永遠沒有機會通過升級鏡頭的方式滿足更多拍攝的需求,這使G1 X僅存不多的優(yōu)勢也蕩然無存??上Ъ涯芤褯]有當年的單反相機FD卡口轉(zhuǎn)向全電子化EF卡口的魄力,在微單大勢如此明顯的情況下,再一次踟躕,沒能趕上隆隆駛過的“微單特快”。
責任編輯:龔力gong_li@chip.cn
收稿日期:2012-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