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在茶界摸爬滾打很久的茶友,有一段時間,我曾經(jīng)萌生開店的想法,因為我覺得既然喝茶是自己的愛好,那在有資金的情況下,為什么不開一家小茶莊讓自己的興趣變成一種職業(yè)呢?后來身邊的朋友搶在我前面先開了家茶莊,不料沒過多久就面臨倒閉的困境,原來他在還沒看清茶這個行業(yè)的基礎,麻木地急功近利想賺大錢,結果差點連身家都賠進去了。朋友失敗的教訓對我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我漸漸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于是暫時放棄去經(jīng)營一家茶莊的想法??戳速F刊12月刊登的關于開茶莊的影響,覺得甚有道理,希望更多想在茶界有一番作為的人能夠三思而后行,急功近利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
安溪 林女士
編輯部回復:您好,新年快樂,感謝您的來信與提出的意見。茶友最后一句話說的非常正確,急功近利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很多去過茶莊的人常常羨慕茶莊的“莊主”一邊喝茶享受生活,一邊又有大筆的收入。其實,開一家茶莊的條件要求非常高,而即使能順利開起一家茶莊,頭幾年也很可能都無法回本,一家茶莊往往需要幾年時間來摸索、建立人脈等才能走上正軌的運營軌道。所以,不要羨慕一位已經(jīng)成功的“莊主”人前那閑云野鶴生活,他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往往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海峽茶道的編輯同志們,你們好。因為喜歡喝茶,我常常關注與茶有關的內(nèi)容和雜志,你們的雜志是我從報刊亭買回來的,是我感覺還不錯的一本雜志。今年好幾次去報刊買這本雜志,都沒有貨,看來明年我只有去郵局訂閱了。時光飛逝,眼看2012年就在眼前了,衷心地希望《海峽茶道》明年能越辦越好,讓我們讀者能讀到更多滿意的文章。
福州 周先生
編輯部回復:一年是一眨眼的功夫就過去了,先在此處祝您新年快樂。看了讀者的來信,可以感知讀者真的是熱愛茶道的有心人,對于你對責刊的支持表示感謝。每年年底,我們雜志社也要對一年來雜志的各方面進行盤點回顧,以便來年更好的進步。在新的一年里,我們一定會正視不足的地方,好好改進,努力讓讀者看到更加滿意的雜志。
陳師曾(1876~1923),又名衡恪,號朽道人、槐堂,江西義寧(今修水)人。湖南巡撫陳寶箴孫,陳三立(陳散原)長子,陳寅恪之兄。曾留學日本,攻讀博物學。歸國后從事美術教育工作,1913年到北京,歷任北京各大學教授。善詩文、書法,尤長于繪畫、篆刻。其山水畫注重師法造化,從自然景觀中汲取創(chuàng)作靈感;寫意花鳥畫畫風雄厚爽健,富有情趣;人物畫以意筆勾描,注重神韻,帶有速寫和漫畫的紀實性;風俗畫多描繪底層人物。著有《中國繪畫史》、《中國文人畫之研究》、《染蒼室印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