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華縣步背后村,曾以酥梨聞名。不過,它還有個更響亮的名字——“國際打工村”。從2000年開始,這個村的許多人出國務工,如今已遍布日本、利比亞等多個國家,人均純收入10多年間增長了5倍,“國際元素”讓小村子徹底變了樣。
“干部的孩子先出去試試”
10月初,記者坐的面包車一進步背后村,眼前就不一樣了——土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路邊還有大片大片的梨樹林?!斑@兩天全村都忙著收梨呢?!闭f著話,步背后村黨支部書記郭仲文從村務中心笑著走出來。這個穿著老式夾克、皮膚黝黑的中年人,一見面就表現(xiàn)出了陜北人的熱情。
58歲的郭仲文是本地人。上世紀80年代,他在村支部當會計,90年代任村黨支部副書記,2000年開始主持支部工作,后來老書記卸任,2008年他正式接任。記者想讓郭仲文說說自己干的事,他卻一改剛才的熱情,只悶頭吸煙,也不接話。村干部們催促他說一點,他這才彈彈煙,不好意思地開了口:“要我說,是我這套班子好,村支部和村委會這么七八個人,十幾年都沒變過?!本o接著,他打電話叫村委會主任郭占民過來。不一會兒,從村外賣木頭回來的郭占民風塵仆仆進了屋。53歲的他身材壯碩,1999年由村民直選上任,“我已經連任5屆啦?!闭f起這個,郭占民揚了揚頭,“村里的工作,我倆一個主內一個跑外,我負責出去跑項目拉資金,書記負責資金怎么用。”
步背后村能成為國際打工村,郭仲文和郭占民都說沒想到。郭仲文清楚地記得,2000年,日本一家紡織企業(yè)從西安棉紡廠招工,村民閻會蓉經人介紹報上了名?!爱敃r村里人都覺得新鮮,日本怎么還來中國招工?農村娃出國,說起來也總是怪?!睂@走出去的第一人,郭仲文心里也打鼓。幾個月后,閻會蓉給家里寄回幾萬元,村里便炸開了鍋。沒多久,日本一家食品加工廠也來招工,但村民們還有顧慮:“他招的是女工,大家都擔心安全問題。”郭仲文卻覺得這是個機會,便召集村干部開了個會:“我說村民不愿意,那咱們干部的孩子先出去試試。這活不只是能掙錢,也是去學習人家的技術。”在他的動員下,村婦女主任韓軍娥的女兒出了國,郭仲文的大女兒也很快跟著出去了。“她當時想開個照相館,我就跟她說,‘你去日本干一陣,回來存些錢就成了。’”郭仲文笑著說,“村里人覺得我挺精的,一看我都把孩子送去了,他們也就放心了。”
后來,因為步背后村的人干活不怕苦,在外有了好口碑,西安的勞務輸出公司就開始固定來村里招人。這一來,郭仲文他們又惦記起辦一個分點,“本來想設在村委會,但我們有時還要種地,不一定能在村委會,最后商量就設在韓軍娥家。他們夫妻倆就主管這個,隨時都能找?!?006年,韓軍娥的“豪邁出國報名點”正式掛牌,來招工的國家和工種也逐漸增多。
當然,村干部們也不忘對韓軍娥叮囑,一定要確保這些公司有國家承認的資質,安全是第一位的。“這還得交中介費呢,不能讓村民上當受騙啊?!惫傥恼f。每次有人出去,他也總要交待幾句,“人家有自己的法律,不能胡來,要注意咱中國人的形象?!背鋈サ娜艘部倫劢o他打電話,匯報在外的情況。郭仲文告訴記者,曾來招工的日本食品廠老板還在他家吃過飯?!袄习逭f,那年是他來中國招工的第一年,正好得了個孫子,為了紀念就取名叫‘一華’。這都是緣分啊?!?/p>
有國家咱不怕
年輕人都出了國,各家各戶有什么事,村干部們便當仁不讓。郭仲文辦公室的桌子旁邊就是床,平常沒事就住在村務中心,其他村干部有時也過來:“農民無所謂上班時間,把地里活一干完就沒啥事了,這里一天都不離人?!惫济窀嬖V記者,每次都是他和書記一吆喝,幾個村干部就帶頭出去張羅。
讓村里這兩個當家人沒有想到的是,“國際打工潮”竟讓這個小村莊和國際局勢密切相關。去年,利比亞發(fā)生戰(zhàn)亂時,在班加西從事水電工作的5個人,卻怎么也聯(lián)系不上了。家屬們都很著急,郭仲文也擔心:“不過,我想咱國家在呢,肯定沒問題。”他便給村民們打安心針:“雖然現(xiàn)在聯(lián)系不上,但你們要相信國家,安排人員撤離總有個過程?!迸c此同時,郭占民等干部也給西安的勞務輸出公司打電話,設法聯(lián)系大使館。3天后,村民們在國家的安排下安全撤離并陸續(xù)回國,兩個當家人心里的石頭也落了地。日本大地震發(fā)生后,他們又迅速行動起來,聯(lián)系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日方企業(yè),了解村里人員的情況。“你看后院這幾個年輕人,他們就是去年因利比亞戰(zhàn)亂撤回的工人,正幫韓軍娥賣梨呢!”郭仲文指給記者看,“經過這些事,村民反而對出去更有底氣和信心了,覺得國家會保護他們,這幾個馬上又要去新加坡了?!?/p>
“農民受益,我就愿意”
村民收入高了,步背后村的面貌也發(fā)生了變化,新房一個接一個地建。“村里富不富裕,一眼就看得出,我們村就很少有光棍。”郭占民得意地說。但村民對村干部的要求也高了, “他們會對村子建設有很多想法,綠化、文娛各方面都跟你提。你不做事他們也會明說?!表斨@些壓力,兩個當家人一刻也不敢放松,“你看,這原來都是土路,現(xiàn)在都安了路燈、種了樹。這個活動室和大禮堂,都是村里干部義務加班建的,村民們結婚擺酒席都在這,每年還會和鄰村搞農業(yè)科研交流會?!惫济裾f。這些天,郭占民還在忙著為村里跑項目,想著盡快把村里接上自來水,禮堂也計劃再擴建。郭仲文則告訴記者,村里還打算投資搞農家書屋,再弄個電腦室、文化室等。在外務工人員的黨員管理工作,郭仲文也一直惦記著,“像我們村在阿聯(lián)酋有3個人,我就跟縣里提,說能不能讓他們在那搞個黨支部,但阿聯(lián)酋和我們體制不一樣,不允許。”
郭仲文的兩個女兒都出去了,他自己每天忙著村里的這些事,都顧不上回家,當記者問家里沒意見嗎,郭仲文一揮手:“嗨,沒意見,老伴都習慣了,在村里,找事做才有事做,都得干,不能閑著。”
說到兩套班子的運行,郭占民說:“十幾年了,我們沒有意見不合的時候,基本都是他管事我跑路,許多事別太較真兒,有商有量就行?!惫傥囊舱f,新舊班子要是鬧矛盾,什么都弄不了?!拔覀兌际窍朕k法給群眾干事,其它啥也沒有,村領導甚至還得往里倒貼錢?!薄鞍巡俅笮牧耍惫济耖L吐了口氣說,“自己家的事,干也行不干也行。但村里的事,你自己承諾今年要辦的,心里就會想著。像巷子里和地里的路,群眾腳丫子往上一踩就知道好不好,群眾就會問啥時候修好啊,都看著你呢?!?/p>
和許多打工村一樣,步背后村的許多年輕人掙了錢,也不愿再回村里。在這點上,兩個人都看得很開?!坝械暮⒆踊貋懋斄巳照Z導游,有的還留學,多好啊。年輕人往外走,是好事。”郭仲文說。轉眼到年底了,兩個人又要忙著開始張羅座談會,鄰村也要來觀摩學習。當記者問怕不怕競爭時,郭仲文說:“那怕啥啊,只要我們農民受益,我就愿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