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年生活在自己構(gòu)筑的情感之城里,還會發(fā)生“突圍”嗎?還需要“突圍”嗎?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大年三十那天,爺爺奶奶吵架了,還吵得挺“兇”。我有些納悶兒:剛才還挺好的,怎么一會兒工夫就……
奶奶一邊流著淚一邊切菜,蘿卜絲一根根地從刀上落下,看得出來,它們比往常粗壯了許多。
“怎么了?”我小心翼翼地問。
“我自己討苦吃??!天天地忙來忙去,結(jié)果還討不到一句好!”奶奶放下手中的菜刀用袖子抹了抹眼,“你爺爺好啊,天天有人侍候,碗不洗一個,筷子不拿一雙,我是不是前世作了孽呀,跟了這么個人!別的老太婆天天在家享福,我就命苦,天天要服侍他,受他的氣!”奶奶的眼淚又落下來,落在那深深的皺紋里。燈光下,奶奶淚光滿面,還在抽泣。
我明白了,奶奶是認為自己付出的多而爺爺付出的少,一點小摩擦引發(fā)了她的“苦水”,向“情感之城”潑灑而去。這怎么行?
爺爺坐在房間里看電視,說是看電視,可眼睛卻愣愣地盯著地上,一臉悶氣。
“你怎么跟奶奶吵起來了?奶奶苦,你就讓著點兒……”
我還沒說完,爺爺就叫起來:“我還不讓著她?什么事都是她做主,她說一我決不說二。降壓片、降血糖片,我哪一次不是幫她都買全了,還送到她嘴邊?她還不稱心,實在不行,她找別的人過去!”看著爺爺氣沖沖的模樣,我笑出聲兒來:“你們都這么大年紀(jì)了,還像小孩子一樣?!痹跔敔斂磥?,他的付出比奶奶多,“找別的人過去”一句雖是氣話,卻分明道出了心中的郁悶,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父母留守城市的建筑工地不回家過年,怎樣幫助老兩口突破對彼此的成見這一“重任”就落在我身上。我尋找著對策……
夜幕很快降臨,夜空剎那間變得熱鬧起來。閃爍的萬家燈火,接連不斷的喜慶鞭炮,還有絢爛多彩的焰火,把夜空點綴得無比美妙。
年夜飯已端上了桌,我打開葡萄酒給爺爺奶奶各倒了一杯?!白4蠹以?011年萬事順利,像兔子一樣蹦蹦跳跳,歡歡喜喜!”我高聲說著,偷偷看了看坐在一旁聽過我解勸的爺爺和奶奶。他們雖然沒有看對方,但都露著一絲不易覺察的笑意。桌子中央的火鍋沸騰了,我揭開蓋子,熱氣從鍋里散發(fā)開來,籠罩在大家臉上,霧蒙蒙的。我緊繃的心一下子放松了許多?!伴_吃!”我一聲令下,三個人的筷子都伸向沸騰的熱湯。霧氣中,我看到爺爺夾了一塊牛肉,悄悄地放在奶奶碗中。奶奶斜看了他一眼,沒有張嘴笑,但眼角的皺紋分明舒展了許多。此時,也許他想起了她的好處,她也想起了他的美意。那不愉快的小事離開“圍城”似乎越來越遠……
是啊,生活在幾十年情感構(gòu)筑的“圍城”里,“圍城”難免產(chǎn)生“裂縫”,人們難免有“離異”的誤動,但只要善于運用寬容、體諒、回味等對自我加以反思,破除成見,原來的情感就會歷久彌新,“裂縫”也會自然彌合,“突圍”之念將引領(lǐng)他們走向更和諧美滿的生活。
簡評
這篇記敘文的構(gòu)思新穎而精致。幾十年的情感“城墻”難免產(chǎn)生細微裂痕,此時的出路是否只有“放棄”一條?作者以“我”的爺爺奶奶間一次真實可信且富有情趣的“吵架”經(jīng)歷告訴讀者一個生活哲理———情感的“圍城”需要不斷“突破自我的執(zhí)迷和偏見”,“突圍”的工具就是回味、寬容和體諒。這樣的立意符合生活真實,令人產(chǎn)生共鳴。作者很會剪裁,將“吵架”和“勸解”一筆帶過,集中筆墨于爺爺奶奶的“傾訴”以及“合好”,這就使篇末主題的揭示水到渠成;首尾議論的精當(dāng)照應(yīng),也是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