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五,谷酒泡醉的鄂南小山村,綿綿小雨彌漫著節(jié)日的硝香。這一天,兩年多未與家人團(tuán)聚的弟弟就要回家了,母親一大早起床,滿臉陽光燦爛,說話的聲音,像大年初一開門的鞭炮,樂開了花。
弟弟遠(yuǎn)在東莞工作,年前小兩口本打算一起回家的,但弟媳近期妊娠反應(yīng)強烈,不宜長途輾轉(zhuǎn)。母親在電話中得知這消息時,雖說有些抱憾,但心里比喝茶花蜜還甜,并一再叮囑弟弟:“今年就不要回了,好好照顧麗明。等來年,抱了孫子,再回不遲啊!”母親話說得很懇切,雖然她做夢都想見見兒子。弟弟最終還是未聽從母親的勸阻。
要不是臨時岔出一樁事,在家迎候游子歸來的是母親。初五這天,原定好父親帶我們兄妹去陪姑媽過50歲生日的。但頭天下午,突然接到走報,母親娘家的一位嬸娘去世,第二天發(fā)喪。家里不派人去是說不過去的,母親說:“我去吧?!彪S后有些猶豫,“太遠(yuǎn)了,趕回家天就黑了,阿順回來沒人照顧。”為不讓母親為難,我說:“我去?!蹦赣H卻堅決反對。差一年就60歲的母親,看上去有70來歲,滿頭白發(fā),腦子也堆滿了迷信,她說:“你在外忙事的,打開年頭,要講個禁忌。”后來,父親換了去向,母親帶我們到只有十來里路的姑媽家,留下大妹在家里。本來我們幾個晚輩去陪陪姑媽也是可以的,母親說不妥,怕姑媽那邊的人說姑媽在娘家沒有“眼肉”,瞧不起她。
母親在路上還琢磨,到姑媽家后,留下我們,自己不吃中飯先返回??晒脣尲业挠H戚來得很多,母親便只有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為在我們當(dāng)?shù)兀窆脣屔者@宗事,“母黨”是首客,母親是我們當(dāng)中輩分最高的,自然要坐“一位”,走,便不近情理。
直到12點半,還未開席,母親早已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心急火燎的。幸好姑媽家剛裝上電話,母親一連撥了三四個。直到大妹告訴母親,弟弟已經(jīng)到家了,母親心里的石頭才算落了地,有了些輕松。只是母親的心情更加急迫了,幾次喊我去找姑媽打聽開席的時間,其實是叫我去催促,又不好說出口。
母親就是這樣,愛是無可置疑的,但總有些婆婆媽媽。譬如,我在城里工作后,吃香的喝辣的,母親還是牽掛著我,每次家里斬一只雞或鴨子,都要父親送一半給我(母親有暈車癥)。我回家時就勸母親:“都在城里了,想吃什么有什么,就別送了,車費都不簡單?!蹦赣H還是我行我素,至今如此。還有,弟弟分配東莞時,母親常流著淚,鬧著要父親把他留在身旁,免得常常掛念。父親拗不過,只好把我拉回去當(dāng)說客,母親有些無奈。后來父親還經(jīng)常告訴我,母親經(jīng)常失眠,時時都為在外的子女們擔(dān)心這擔(dān)心那。有次,我回家見母親頭發(fā)又蒼白了不少,眼圈上蒙著黑暈,身體大不如從前,就勸她:“我們都長大了,在外都好,你操心也是操冤枉心,就是心操碎了,要是有么事,又頂什么用!”母親只是笑笑。失眠之病卻一直未改。唉,母親就是這樣,遠(yuǎn)遠(yuǎn)不如父親的爽快叫我稱道。
吃過飯,快兩點了。母親什么也顧不上,抱著松兒(大妹的兒子)匆匆地上了路。待送客的人反應(yīng)過來,放響鞭炮,她足足走出了半里多路。我想,她這時真的恨不得長出翅膀,像燕子一樣剎那間飛到家里。我、妻子和妹妹、妹夫拔腿追趕,總是隔一段距離。她始終走在我們前面,雙手摟著松兒,身子微微向前傾著,雙腳像擰緊了的發(fā)條,雖然跨幅不大,但頻率很快,像小跑一般,只是右腳有點兒別扭,一折一閃的,顯得有些兒吃力。原來母親膝關(guān)節(jié)患風(fēng)濕,昨天還疼得要父親用谷酒搓揉呢!我們怕母親頂不住,一齊奔跑起來,想接過松兒,好不容易才趕上她。雖是嚴(yán)冬季節(jié),剛下過雨,母親卻已滿頭大汗,騰騰水霧煙一般在她頭頂上裊裊繞繞。
沒了松兒的負(fù)擔(dān),母親走得更快了,一個人,心里全然沒有泥濘的顧忌。母親依然前傾著身子,只是雙腿的跨幅大了些,雙手前后甩開了。穿過一段狹窄的田塍時,我們幾次為她驚叫了起來。只見她腳底下一滑,身子一晃,雙手隨即向兩旁張開,又晃了晃,不待站穩(wěn),便順勢向前跨了去。要不是上了年紀(jì)的母親,這個鏡頭,真會叫人想起平衡木上有些閃誤的體育健兒……走一段,跑一陣,我們幾次追上她,又被撂下。終于,我們放棄了追趕的念頭,年老體弱的母親便漸漸在我們這些壯年人的視野中遠(yuǎn)去,遠(yuǎn)去得無蹤無影……
母親急切中見著兒子,有說不完道不盡的歡喜。但弟弟在家里剛住上三天,母親便催他回東莞去。母親說:“見見就有了,麗明有喜在身,你還是趕回去照看她吧!”母親內(nèi)心是戀戀不舍的,但講這話時挺豪氣的,沒有半點兒婆婆媽媽。
不知怎的,弟弟走后,母親那傾著身子,一折一閃趕路的身影經(jīng)常在我眼簾中浮現(xiàn),靈魂也時時遭受著強烈的沖撞。我想,該為母親寫篇文章了。幾個晝夜,寫呀寫呀,結(jié)果文章沒寫出來,一頁頁稿箋上,都涂滿著“趕不上母親”的字樣。我這才如夢方醒,該用這作標(biāo)題了——趕不上母親!
責(zé)任編輯:張躍東
美術(shù)插圖:豐子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