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父母最好的距離
老公出門前再三叮囑我,別只顧著在電腦上寫稿子,記著煤氣灶上的雞湯和花生。雞湯是給父親燉的,花生是給母親煮的,碼字事小,雞湯事大。按母親跟鄰居們的說法,老頭子就指著休息天閨女給改善伙食呢。在廚房和書房間來回跑了數(shù)趟之后,雞湯和花生終于都好了。分別裝上,關(guān)了電腦,直奔父母那里。
父母家離我家不遠(yuǎn),走過去最多十分鐘。去年換房子,和老公斟酌一番,決定依然選擇這個小區(qū),從8幢搬到了18幢。小區(qū)雖說老點,但是跟父母離得近,這其中的好處在這個夏天就更加彰顯出來了。入夏以后,年老體衰的母親完全吃素,但父親是不吃素的,這大熱天的,兩個人的飯菜著實不太好做。
于是,逢休息我就變著花樣給父親做點菜送去,禮拜六吃雞,那禮拜天就吃魚,反正是輪換著吃。當(dāng)然也不能少了母親的,母親喜歡吃些五谷雜糧,自從原先的菜市場搬離之后,臨時的小菜市場只賣些蔬菜,母親想吃玉米啊、花生啊什么的,也只能等到我休息時了。
這是距離給我們照顧父母帶來的方便之處,對父母也是。每天下班,我們在父母家附近下車。有時同事跟我開玩笑,又去看老父老母啊。我說,不,是送給他們看。見我們每天都好好的,是父母最開心的事。昨天下班的時候,我去了父母那兒,母親問我:“今天小葉(我老公)沒來???”語氣中有些不安,我安慰母親:“沒事的,可能忙吧,一會兒我讓他來?!?/p>
跟父母距離最遠(yuǎn)的時候,是在我調(diào)到這個城市結(jié)束夫妻兩地分居生活之初。婆家人很仁義,調(diào)動之前征求我父母的意見,當(dāng)時我三個哥哥都遠(yuǎn)在外地,我一走父母身邊就沒人了。可父母一點沒猶豫,堅決支持。調(diào)來之后,距離父母那么遠(yuǎn)一下子不能適應(yīng),逢休息日就回去。好在這樣的日子沒持續(xù)多長時間,經(jīng)過一番努力,父母在同一個城市跟我又相聚了。巧得很,哥的朋友借給父母住的房子正好離我很近,后來干脆就買了下來。
看看身邊的同事,除了特殊的情況,只要在同城的,都跟父母離得不遠(yuǎn):同事小李前些時候搬家,當(dāng)年的福利房換成商品房,從城南一直搬到城北,離父母近了,離單位遠(yuǎn)了;還有同事小張,最近也忙著搬家——不是自己搬,是給父母搬,小張在自己家附近給父母買了一套小房子,把在老家住的父母接到了城里。血脈親情就是一紐帶,把愛著的人們越拉越近。
有人說,跟父母最好的距離是100米,此話有一定的道理,各取方便,硬是讓老人跟自己一塊住吧,老人也不愿意。年初的時候,有謠傳父母住的房子要拆遷,把父母給愁的。我安慰二老,大不了住我家過渡一下唄。老兩口直搖頭,不行不行,并讓我在我所住的小區(qū)里給他們找房子??纯?,這距離在老兩口心里清楚著呢。不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會跟孩子們零距離、給孩子們添麻煩的。(方塘)
潘長江:用孝心幫父親圓銀屏夢
潘長江的父親在晚年常常嘆息錯過了演戲的黃金時代,嘆息自己無法盡情地展現(xiàn)自己的才藝。為了讓父親的晚年生活過得充實,也為了回饋父愛,潘長江決定幫父親實現(xiàn)多年的銀屏之夢。2002年,潘長江的父親出演電影《今年夏天我們在一起》。為了支持父親,潘長江加盟此片助陣。
每年春節(jié)期間,潘長江都會準(zhǔn)備一場獨特的“春節(jié)晚會”,作為春節(jié)禮物送給父母。家庭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聚集了潘家的文藝能人。潘長江身兼主持、聯(lián)絡(luò)親戚的工作,女兒潘陽則兼任策劃、燈光、化妝數(shù)職。晚會充滿溫馨的氣氛,家人的積極參與使得晚會隆重而又熱鬧,而最高興的當(dāng)然是潘長江的父母了,他們用幸福的微笑感謝兒子一片孝心。
潘長江說他不會跟不孝的人交朋友。“我覺得對爹媽不孝的人,對朋友不會好的;相反,如果一個人能孝敬父母,這人無論為人還是品德上都會是一個好人。我愿意從這個方面去評價和結(jié)交人?!保◤垙?qiá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