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性自戀”使卡扎菲言行怪異
穆阿邁爾·卡扎菲死后,相關(guān)新聞很快就提到了這位利比亞獨裁者生前怪異的行為舉止。喬治·華盛頓大學(xué)的政治心理學(xué)家杰羅爾德·波斯特說,許多獨裁統(tǒng)治者都有怪異的行為舉止,但是卡扎菲的怪癖非常獨特。唯一與其他獨裁者一樣的是,他們都有一種自戀型人格。
波斯特說:“卡扎菲的言語非常自戀,他常說,‘我的人民,他們都喜歡我,他們都熱愛我,他們都會保護我’。他難以相信自己的人民并不是全都熱愛他?!?/p>
波斯特說,很多獨裁者的共同之處在于一種叫做“惡性自戀”的癥狀。惡性自戀癥患者都極其專注于自我,將自己視為人民的救世主。他們的看法偏執(zhí),總是把問題歸咎于外部力量。例如,卡扎菲把利比亞起義歸咎于西方和“基地”組織,甚至聲稱有人在反對派的雀巢咖啡里放了迷藥。
波斯特說,惡性自戀癥患者還缺少良知,為達目的不惜使用一切必要的侵犯手段。由于他們控制著一切,他們的侵犯行為很少受到社會的約束。
波斯特說:“與民主領(lǐng)導(dǎo)人相反,獨裁者能夠按照他們自己的想法塑造他們的國家?!?/p>
而在波斯特看來,卡扎菲可能已經(jīng)不是一般的惡性自戀癥患者??ㄔ频囊恍┬袨榕e止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表現(xiàn),他說,這種病的特征是情緒與行為不穩(wěn)定。
“在成功時他會異常興奮,言行舉止就好像他覺得自己刀槍不入,”波斯特說。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卡扎菲也會情緒失控,就像他在利比亞起義期間仍堅持認為人民是熱愛他的。波斯特說,在惡性自戀癥患者自以為了不起的錯覺之下,是一種極度的不安全感和自卑感。
波斯特說,有時這種不安全感會產(chǎn)生悲劇后果。烏干達獨裁者伊迪·阿明對于自己缺乏教育感到不安,為了宣泄這種不安全感,他對國內(nèi)的知識分子展開了一場致命的清洗行動。
波斯特說,至于卡扎菲,他的自戀很可能一直伴隨他到最后一刻。
“他并沒有精神錯亂到否認正在發(fā)生什么或是否認自己已經(jīng)失去了政權(quán),”波斯特說,“盡管如此,但我想他還是很難相信,起來反對他的正是他自己的人民?!?/p>
讀懂老人矛盾的心
專家小傳
楊鳳池,首都醫(yī)科大學(xué)心理學(xué)教授,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專家主持,《幸?!靶摹睅椭芬粫髡?。
“百善孝為先”,老人的幸福、健康、快樂是每一個兒女的心愿??扇艘簧狭藲q數(shù),好像情緒會變得有些“反復(fù)無常”,讓人捉摸不透究竟怎么想,似乎越老越難“伺候”。
比如,有一個老奶奶,兒女們都在城里居住上班,自己住在鄉(xiāng)下。她心中思念親人,又怕打擾家人的生活不愿直說,于是一打電話,她就忍不住抱怨身體不舒服,不是頭暈、就是肚子疼,家人趕來看望就好了。久而久之,兒女們覺得這樣不是辦法,老人畢竟年邁體衰、行動不便,而且也沒人伴陪,于是決定把老人輪流接到家里同住??蛇@樣過了沒多久,老人又眉頭緊鎖了,一問才知道,老人覺得亂,看著孫子每天拿著玩具汽車在地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看著眼前總有人走動,心里就覺得煩。家人說,那怎么辦?老人說,我不想和你們住在一起了,可又不愿意孤獨。這樣一來,兒女們都覺得無所適從。
其實,這正是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矛盾心理:想要安靜,又害怕寂寞;需要陪伴,又害怕煩亂。還有很多老人,因為不好意思向晚輩開口,想要什么東西不愿說,對孩子們有意見也不提,哪怕自己難受,也要忍到兒女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
因此,對于這樣的老人,家人最重要的是要多些耐心和包容,細致地觀察和捕捉到他們的情緒變化。如果老人總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或者總是提別人家的故事、或者自己以前的經(jīng)歷,那就說明他們可能對目前的狀況有些意見。此時,家人不妨主動詢問,通過問問題、舉例子等方法,主動替老人把心里的話說出來。(劉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