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1月30日之前,他們一家四口過著雖不富裕但和美幸福的生活??赡翘煸绯?,村里傳來的消息一下子改變了這個農(nóng)村婦女的生活軌跡。
丈夫王延軍騎摩托車出門辦事,在轉(zhuǎn)彎處與另一輛疾行的摩托車相撞,直到二十多天后,丈夫才蘇醒過來。醒來后的丈夫,左側(cè)肢體癱瘓、失語、大小便失禁……
癱瘓的丈夫,十幾萬元的外債,再加上體弱多病的公爹和在外讀書的兒子,家庭重?fù)?dān)一下子全壓在了這個瘦弱的女人身上。哭過、倒下過、絕望過,但是,最后她還是選擇了堅強。
此時的丈夫已經(jīng)喪失了思維和行動能力,就像嬰兒,一切都得從零開始。
先是吃飯問題。丈夫出院后不能吃東西,進食必須通過插管完成。從雞蛋粥到雞蛋羹,從插管進食到張口吃飯,她整整用了九個多月時間,終于幫丈夫闖過這一關(guān)。
然后是大小便失禁的問題。小便要用導(dǎo)管處理,大便要拉在尿布上,需要及時更換。為了防止出現(xiàn)褥瘡,她必須至多兩個小時就得幫丈夫翻身一次。丈夫身高體重,每翻一次身,她都累得直喘。
在出院后的半年時間里,丈夫每天昏睡不醒。為了讓他恢復(fù)思維,她天天給他頭部做按摩,在他耳邊自言自語地說話;嘗試讓他用手撥動紅棗、豆子;等他有了進步就給他嘴里放一塊冰糖,引導(dǎo)他的舌頭上下翻動學(xué)發(fā)音;教他數(shù)豆子、數(shù)自家的電話號碼,教他親屬的名字、家具名、勞動工具名、生活用品名……
因為傷痛后的狂躁,丈夫有時會用能動的那只手狠抓她的頭發(fā)、捶她的臉。真的很疼,可是她不惱,因為這總比丈夫癱瘓著不能動好。他心里難受,就讓他發(fā)泄出來吧。終于有一天,他有意識了,能聽懂她的話了。她高興得流下了眼淚,她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
她聽人說,按摩也許會有更好的效果,于是她就一次次跑到縣城,買中醫(yī)治療的書,學(xué)習(xí)按摩。很快,她就幾乎成了半個中醫(yī),每天堅持給丈夫按摩穴位、四肢。一段時間后,丈夫竟能坐起來了。能坐一會兒了,能下地了……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帶給她巨大的欣喜。
為了幫助丈夫?qū)W走路,她每天都要攙著他到門外的村道上走兩個小時,因為長時間攙扶,她的一個肩膀已經(jīng)傾斜了。
待丈夫能走路并有了力氣之后,她就教他推小車、學(xué)蹬三輪車、騎自行車……
5年后,他會說話了,常說的一句話是“要不是秀英,我早就沒了。”
5年后,他能一锨一锨地把房泥扔到房上;5年后,他能把車胎卸下來幫人補好;5年后,他和她一起去答謝搶救他的醫(yī)生,驚得醫(yī)生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此刻的她,滿臉的幸福,甚至有幾分得意。她說:“他現(xiàn)在的智力像幾歲的孩子,一刻也離不開我。但他心里知道感恩,對人有禮貌。”
與此同時,她還要照顧七十多歲的公爹,老人家的夏衫冬衣都是她一針一線完成的;一日三餐,她總是給公爹端上第一碗熱飯……老人家的晚年亦是幸福的。
“有愛就有奇跡。只要丈夫在,我們就是一個完整的家?!边@個普通的農(nóng)村女子,不拋棄、不放棄,忍受千難萬苦,竟扛起了一個家,用愛創(chuàng)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跡。
她——寇秀英,河北省滄州市海興縣香坊鄉(xiāng)東王村人,一個身材瘦小、滿臉陽光的農(nóng)家婦女。
當(dāng)央視《道德觀察》劇組來采訪她的時候,這個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說:“我常記得小時候父親教育我做人——一半賢來一半貧。‘賢’就是要求自己要有德行,‘貧’就是不要忘了幫助比自己更貧弱的人。我這點兒事也許在別人眼里算不得什么,但對一個生命來說,無比重要,我愿意把我的經(jīng)驗說出來,把幫助丈夫康復(fù)的方法介紹給大家。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愛是生命的本能,也是萬能的,能創(chuàng)造一切奇跡。”
王習(xí)文摘自《現(xiàn)代婦女·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