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于甘肅隴南的貧困小山村,從小家貧如洗,年幼喪母,父親一人艱難地把他拉扯大。
1997年,19歲的他為了生計踏上了前往新疆的打工之路。在蘭州火車站,一位衣衫襤褸的流浪老婦向他乞討。他告訴老婦自己因為沒錢才出外打工,如果有緣,等賺了錢一定會給的。兩年后,他從新疆返鄉(xiāng)再次在蘭州火車站遇到了這位老婦,老婦竟然一眼就認出了他,并向他說起兩年前給她的承諾。這或許就是一種緣分,他思忖著,并帶老婦去附近的面館吃了碗熱乎乎的面條。
吃飯時,老婦向他簡單地描述自己的身世:她叫茍清順,隴南禮縣人,無兒無女,丈夫多年前患食道癌去世,哥哥患有精神病,過繼來的侄子好吃懶做,把她趕出了家門。聽完老人的坎坷身世,他心中充滿了憐憫。
他試探著說:“大媽,如果你信任我,跟我回家,我來養(yǎng)你?!崩先藢⑿艑⒁傻仉S他上了回家的火車。父親聽說他領(lǐng)回一個流浪的老婦后,大發(fā)雷霆,親朋鄉(xiāng)鄰也異口同聲表示反對。倔強的他跟父親執(zhí)拗了整整一個星期,父親才最終同意讓老婦留下。
2001年底,他從杭州打工返鄉(xiāng),途徑西安火車站。在面館里吃飯時,一位灰面土臉、胡子拉碴的老漢向店主乞討。店主不但惡語相向,還將老人推倒在地。他趕緊上前扶起老漢,把他拉到自己桌前,并告訴老人想要吃什么盡管點,錢由他來付。但老人什么也沒有聽到。原來,老漢是聾啞人,長年在外流浪。飯后,他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帶老人上火車。反正家里已經(jīng)有兩個老人,再多一個也無妨。于是,他沒有跟家人商量,又領(lǐng)了一個老漢回家。
2002年初,為照顧父親和兩位老人,還有坐月子的妻子,他選擇在村子附近的一家采礦場當廚師。這時,一位長期蜷縮在礦山邊的老漢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個老漢有一個再也簡單不過的“家”:用兩塊大石頭,幾片大樹葉遮擋一下,就成了他的家。每逢刮風(fēng)下雨,孤獨的老人總是抱成一團縮在里面,十分可憐。從小苦命的他頓生憐憫之情,每天,他都把礦工們剩余的飯菜送給他。兩個月后,他因患闌尾炎需要住院。出院后,他想著老人無依無靠,便再次決定把老人帶回家。
一個貧困的家一下子多出三個老人,還要養(yǎng)活妻兒老小,無疑增加了各項開支。作為打工仔的他只能在外多干些工作,多掙點錢。2008年他父親59歲生日的時候,因為其他老人的生日不詳,他建議把父親出生的日子,作為全體老人的集體生日。他特意請假回老家給他們過生日。他為父親和其他三位老人購買了許多禮物,有老人愛吃的豬舌頭、豬肚、粉條、干菜及生日蛋糕等。他買回的火龍果等熱帶水果,老人們從沒見到過。一拿到火龍果,老人們十分好奇,一直像個孩子一樣捧著、看著,臉上全是笑意。看到一家人過得十分開心,他感到很知足。此后,無論工作多忙,每年這一天,他都從千里之外趕回老家,請來鄰居,擺上好吃好喝的,讓老人熱鬧一番??粗鴰孜焕先撕鸵患胰撕湍老嗵?,連吃飯都是你挑水我劈柴,你刷碗我收拾,說說笑笑,他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
2010年,他回到老家,對老家的5間泥房做了一番裝修,新添了一些家具和電器,并特意為老人們安裝了電話,方便老人和他聯(lián)系。如今,他在寧波江北區(qū)上班,租住在鼓樓附近一間7平方米左右的出租屋里,依舊過著清貧的生活。
姜旭爾——一個80后農(nóng)民,十多年來,用打工掙來的錢默默贍養(yǎng)3位素不相識的孤寡老人,演繹了一段來自黃土高坡的人間真情。他的事跡感動了世人,被網(wǎng)友們親切地稱為“贍養(yǎng)哥”。2011年8月,他因此入選“中華十大慈孝人物”候選人。面對榮譽,姜旭東很平靜,他說:“我做的不是什么大事,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就是想給流浪的孤寡老人們一個遮風(fēng)擋雨的地方。家——有人氣才快樂?!?/p>
張彥摘自《做人與處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