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這是我在網(wǎng)上讀到的一個故事。
18歲的時候,父親決定帶他回趟老家。他對老家沒什么概念,只知道那是填表時在籍貫一欄里應(yīng)該填寫的地名。
老家是丘陵中的一個普通的村子,很單調(diào)的山,很寂寥的田野,平常得沒一點新鮮感。沒呆兩天他就不習(xí)慣了,想回到自己的城市。
臨別的那天,村子里是親戚或不是親戚的都來送他們。這讓他覺得溫暖。很淳樸的民風(fēng)總是保存在被我們忽略的地方。
在他不經(jīng)意間回頭的時候,他看到了年邁的爺爺。爺爺顫巍巍地?fù)]著手,混沌的眼睛旁閃著一顆淚珠。剎那間,他的淚水奪眶而出。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流淚,因為他實在沒有離別傷情的感受。
后來,他悟出了一種情緒。在他回頭的時候,他看到的是親情,是鄉(xiāng)情,是像那株古樟樹一樣靜立在無人知曉處的老家。老家是有觸角的,一如古樟樹的根,在縱橫中伸進他的血脈,使他無論走到哪里,在回頭的時候,總能看到那個令心靈踏實的故鄉(xiāng)。
2
前幾天,一位從山區(qū)支教回來的大學(xué)生,向我推薦了一篇作文。他介紹說,作文是他學(xué)生寫的,一個10歲的女孩,叫小溪。父母都在北京打工,已經(jīng)4年沒回家了。作文的題目是《最想對父母說的話》。
限于篇幅,小溪的作文我略作了整理,錄于此。
爸媽,過年能回家嗎?我不需要新衣服,買新衣服費錢,再說,過年也不是為了穿新衣服,只有你們回家了,過年才叫過年。
爸媽,爺爺和奶奶都很好。你們要跟爺爺奶奶說一下,不要讓他們老問我想不想你們,他們一問,我就想哭。
爸媽,今天老師布置作文了,要我對你們說我想說的話。我有很多話想說,但最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一個人走在路上,一回頭就能看到你們。
讀完小溪的作文,我想起了史鐵生的一句話:戰(zhàn)爭可以造就英雄,但不能因為造就英雄而發(fā)動一場戰(zhàn)爭。套用這句話說,磨難可以使孩子堅強,但不能因為堅強而去制造磨難。畢竟,讓孩子幸福,才是我們奮斗的意義所在。
因此,如果可以的話,請在孩子回頭的時候,給他們一份滿足和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