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舉世無雙的皇家御苑,從1709年開始營建,至1809年基本建成,歷時一個世紀。它匯集了當時江南若干名園勝景的特點,融我國古代造園藝術(shù)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shù)手法,將詩情畫意融于千變?nèi)f化的景象之中,象征著執(zhí)政者的帝王志向和天下情懷。
這是一個輝煌和劫掠交互的混合體,在152年前的某個日子被付之一炬后,就成為中國人內(nèi)心永遠的傷痛。在這個過程中,它越來越成為一個意象:在被燒毀前,它是清王朝輝煌的縮影;它被燒毀后,日漸成為了中國近代史上一個表相鮮明的恥辱柱。
如今,歷史的狼煙已經(jīng)遠去,傷口一天天愈合,疼痛被逐步淡忘,疤痕又被歲月的風沙掩蓋形跡,圓明園以史為鑒的政治意義越來越多地被藝術(shù)成就所替代,被恢復民族榮光所替代。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裹挾其中的我輩,能否堅守住這一方精神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