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本古代笑話集里講道:一個讀書人,非常害怕考試。一天,老師突然宣布要進行考試了。這人一聽,登時嚇得昏死過去。周圍的人連忙捶背的捶背、按摩的按摩,大呼小叫了一通,仍然沒有反應。這個時候,一個年老的生員自告奮勇說:“我能救活他?!薄炎烨那臏愡^去,在昏死者耳邊說了一句話,那個人馬上一激靈就坐了起來。
那年老生員說的是:“告訴你一個壞消息,陰間也要舉行考試啦?!?/p>
讀書人不用功,或者胸無點墨,所以一到考試的時候就犯愁。這種人,即使死了,聽到考試的消息也會蹦起來的——這當然是一個風趣的笑話。無論古今,對于一些人而言,考試確實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戴震曾經給紀曉嵐講過一個故事,這故事被后者記錄到了《閱微草堂筆記》里。話說明末一個姓宋的人,到安徽歙縣的深山中選擇墓地,路上突然下起了雨。這個人為了躲雨,就到山巖下的一個洞里去。不料,遇到了一個鬼。這個鬼告訴他說,自己在明朝神宗年間做過縣令,因為厭惡官場傾軋,于是死后要求閻羅王不再讓其轉世投胎。由于他活著的時候人品很好,閻王爺就讓他在地獄里做了小官。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地獄里的官員同樣是天下烏鴉一般黑,萬般無奈之下,他只好一個人偷偷跑到古墓里躲起來。
這個故事讓我突然想起一首歌中所唱的:“無路可逃?!碑斎耸篱g和陰間的社會都同樣充滿了傾軋,在哪里還不是一樣?同樣的,對于一個害怕考試的人而言,無論活著還是死去,只要有考試,他都是“無路可逃”的。
那個被人稱之為“鬼隱”的隱士,就只能選擇逃避來解決問題了——雖然是荒山野嶺,卻比紙醉金迷的官場要好很多。至少,心靈的寧靜并不是哪里都可以找到的吧!這位“鬼隱”,估計是那種良心未泯的人。故而,無論在人世間還是在陰間都吃不開,最后只好找一個深山巨谷隱居起來,遠離紛紛擾擾的是非,借以排遣胸中的不平罷了。
讀紀曉嵐的《鬼隱》,我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有思想的人(或者鬼),身上必然有人(或者鬼)的社會屬性。所以,他們的內心深處,仍然是盼望和別人進行交流的。否則,當那位姓宋的人進入古墓之中,這位“鬼隱”隱藏起來也就罷了。當然,這樣的話,也就沒有戴東原給紀曉嵐講這個故事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