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一天,監(jiān)察科接到一個舉報電話,說在城郊發(fā)現(xiàn)一家生產(chǎn)假冒偽劣飲料的小廠,楊副局長讓我陪同調查。
我們很快找到了這個小廠,然后假裝問路走了進去,工廠里只有一臺機器,而地上碼放著各個牌子的飲料。
回去后,楊局悠然自得,喝茶看報喝酒唱歌,一直沒有采取行動。我實在忍不住,就問楊局工廠的事怎么辦。
楊局說:“不急,等過一段時間再說?!?/p>
我說:“如果他們警覺了,設備、產(chǎn)品一轉移,可就難辦了?!?/p>
楊局說:“就一臺破機器,兩萬塊錢就罰趴下了。”
我說:“那好啊,斬草除根嘛!”
楊局瞪我一眼,擺擺手讓我出去了。
我再木訥,現(xiàn)在也猜出怎么回事了,八成是那家工廠的老板給楊局送了禮,他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這天,我正在辦公室整理文件,楊局說要到城郊那家工廠看看。我問楊局哪家工廠,楊局說就是兩年前我們調查過的那家工廠,怎么你忘了?
從外觀上看,當年的那家小廠規(guī)模已擴大了不少,可見他們沒少賺黑心錢。楊局徑直來到老板辦公室,嚴肅地說要停產(chǎn)檢查。老板嘴皮磨破,最終繳納了十萬元罰款。
我問楊局:“都這么長時間了,你怎么想起處理他們了?”
楊局說:“你見過農村打井嗎?”
我說:“見過啊,跟這事有關系嗎”
楊局說:“打井時得等井淘深了才舀水,井里涌出的水多,這樣就總也舀不盡它?!?/p>
我說:“我還是不懂你的意思?!?/p>
楊局笑笑:“沒關系,等以后會明白的。”
責任編輯/董曉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