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基礎會計教學的實踐研究,已經提出了“六問”連環(huán)教學法、分析案例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以及網絡教學法等方法模式。本文將參與性教學程序引入到職業(yè)中學的基礎會計教學中,對如何實現基礎會計課堂教與學互相滲透、實現合作教學,如何提高學生的基礎會計理論水平和技能水平作了進一步探索。
關鍵詞:中職;基礎會計;參與性教學程序
一、引言
基礎會計是財會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入門課程,是學習其他專業(yè)課程(如財務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等)的基礎。從課程本身的特點來看,基礎會計課程既有一定理論性,又有一定的實踐操作性,而對于初次接觸會計的基礎較差的中職生來講,又感到比較枯燥乏味,這些都是學好這門課程的障礙。但是,只要抓住課程的特點,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通過努力也是能夠取得好成績的。筆者在職業(yè)學?;A會計教學過程中,對如何提高課堂效率,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水平和理論水平作了一些探索,發(fā)現在基礎會計教學中,“參與性教學程序”是一個實用有效的好方法。
二、參與性教學程序的涵義
在我國,參與性教學是由魏傳憲和他的同仁們、他的實驗教師和他的弟子們第一次建構的。參與,從教學角度說,將它定義為主體“主動介入其中,自覺承擔責任,積極干預事態(tài),盡力創(chuàng)造發(fā)展”的意識和行為。參與性教學是一種雙主體互動互融的教學,教師和學生是不可分離的雙主體互動過程。參與性教學是教師參與學、學生參與教、教與學融合互促的教學。
所謂教學程序,是指教學過程的基本程序。所謂教學過程,田慧生等《教學論》主要從教學角度下的定義是:“所謂教學過程,就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相結合或相統(tǒng)一的活動過程,亦即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活動過程。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身心獲得一定的發(fā)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p>
三、參與性教學程序功能分析
參與性教學程序的功能,既包括了傳授知識、形成技能、培養(yǎng)智能、發(fā)展個性四點,又總結了傳遞功能、發(fā)展功能、教育功能、審美功能四個方面。按照教學論的觀點,知識的能力屬于教養(yǎng),道德和人格屬于教育,智力和非智力屬于發(fā)展。體現在基礎會計教學過程中的功能可以表述為:一是幫助學生形成會計專業(yè)教養(yǎng),二是促使學生接受會計人格教育,三是協助學生獲得智性發(fā)展。這三者構成一種三維結構,用圖示的方式可表示為:
參與性教學程序在具體的基礎會計課堂教學活動中,是依一定的程序進行的,這些程序或步驟表現為六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由這些環(huán)節(jié)組合成課堂結構。參與性教學程序可表達為:設計—誘導—示范—活動—評價—啟悟
四、參與性教學程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設計目標。
把設計目標的活動放在課堂上,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共同設計教學目標。一是教師要了解學情;二是學生預習要訂聽課計劃或訓練計劃;三是學生預習要提出質疑和要求。學生的計劃、質疑和要求是教師教學目標設計的主要參考。教師也可上課時先讓學生提出要求和希望,然后根據學生意見來快速決定自己的教學目標。這要求:a、教師備課面要廣,b、教學思路要靈活、辯證,c、要把大部分學生意見吸附到自己教學思路上來(學生適應教師),d、如果不能,就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以滿足學生的要求(教師適應學生),e、個別意見放到下一課,或輔導、或活動課或課后解決,f、簡單問題指導學生自己或相互于課后解決。課堂上,這個環(huán)節(jié)用時間不能太多,最好不超過5分鐘。也可教師公布教學目標,讓學生作簡短討論。
教例P15: 會計的平衡公式(基礎會計)
設計目標:(1)教師的設計是:a、學生自讀課本內容,理解會計平衡公式;提出問題,然后師生一起解決:b、為什么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c、這種平衡關系能破壞的嗎;d、舉例說明平衡公式的恒等關系。(2)上課時征求學生意見,他們無一人提b、c,倒問:e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之間有什么關系,這種關系可以從那里看出來。
歸納:這類“師生共同設計”是教師先設計,再征求學生的意見,然后增、刪、改教學目標,使師生的目標趨向一致,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感。
(二)誘導講解。
誘導和講解結合,形成誘導式講解。要求:A、講解要精要,B、講解要能激發(fā)學生興趣,C、講解要能啟發(fā)學生思維,D、講解要能指導學生學習要點,E、講解要利于學生形成知識系統(tǒng),F、講解要誘導學生投入后邊的練習活動。
比如在講“資產”概念時,可以提出;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經理,你認為你的公司需要具備那些東西才能經營運轉?學生紛紛提出:“要有錢”,“要有辦公室和辦公設備”、“要有機器設備”……然后概括:大家想想“資產”有哪些特征?學生經過思考,提出資產:“能夠為企業(yè)賺錢”、“可以用錢計量”、“看的見、摸的著”等觀點,教師把這些觀點一一寫在黑板上,最后得出——資產是企業(yè)擁有或者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
歸納:誘導性講解,提問要恰到好處,要富有誘惑力。講中有問有解,把學生的思維牽引起來。讓學生、讓教師自己留下經久難忘的印象。
(三)展示范例。
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是獨立的,也可以是與誘導結合在一起的誘導講解中的一項具體內容,這是具體指導學法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誘導重在激發(fā)興趣,而示范重在指導方法。教師選用課文中的例子,進行“模擬學習式”講解。用范例法、歸納法、演繹法和比較法進行“慢鏡頭”式的講解。讓學生看到學習的“分解動作”,看到教師在學習中的思維過程和方法,更好地學習、借鑒。
舉例:貨幣資金的記賬及核算
根據現金的記賬核算特點總結銀行存款的記賬核算
歸納:這里,示范步驟清晰:一是觀察特點;二是變形轉換;三是抓住規(guī)律;四是相似類推,寫出結論;五是讓學生做同式練習,目的在掌握熟練。
(四)訓練活動。
盡量開展多種活動,這是參與性教學的主要特點之一。A、小組討論,一般以相鄰的4人、6人為一組,迅速交換意見;B、全班討論,一般是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各組推薦代表討論;C、辯論,對有些問題要爭辯才會明晰,才能形成一致的意見,并形成較深的印象;D、做練習,一般是自我練習與板練結合,教師抽上中下三層次的學生3—4人,板練相應的練習題; E、表演操作,實驗一般要在會計模擬實驗室里上專門的實驗課,而表演操作是在一般課堂上進行的,包括實物展示、幻燈、投影儀、計算機及各種教學媒體的操作表演;F、背誦,當堂熟讀成誦,或相互檢查背誦;H、默寫,以檢測記憶的牢固性和精確性,尤其是會計的一些公式、定理等重要知識;I、各種小競賽,比如競答、競猜、競算等。
訓練活動,一般是緊接在展示范例或誘導講解后的。有時也在設計目標、反饋評價或小結啟悟后。如教例“貨幣資金的記賬及核算”中學生的練習就緊接在教師展示范例后。這里的變式訓練“銀行存款記賬及核算”,可以借鑒教師的總結范例,先觀察現金與銀行存款的相似特征,現金和銀行存款都是貨幣資金,兩者性質一樣。由此可得到,銀行存款的記賬與核算跟現金類似。也可直接思考,收到銀行存款,支出銀行存款等行為會導致銀行存款發(fā)生怎樣的增件變動而寫出結論,后一種解法是思考資金運動的內在關系寫出的,這更富于創(chuàng)造性。
(五)反饋評價。
反饋,指及時了解教學效果,了解學生達到目標的狀況。評價,指及時對反饋情況予以評價。反饋的形式是多樣的;課堂提問,觀察神態(tài),感受氣氛,看活動效果,當堂測驗等。評價有師評、互評和自評。其中自評是參與性教學的重要特色之一。
(六)小結啟悟。
小結,一是對知識小結,把一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化或要點化。二是能力小結,對掌握的學習方法來個回顧:哪種方法?掌握到什么程度?三是思維圖式小結,展現或借鑒別人的某種思維圖式。方式有自結、互結、師結。通過小結,通過自省,把一般學習升華到元學習,整合思維圖式,形成學習機能。
環(huán)節(jié)安排。這個“小結啟悟”環(huán)節(jié),可安排在一課結束,也可分散到其他某個環(huán)節(jié)之后,當學生進行了一次成功性學習后,哪怕解決一個極小的問題后,都有要自省性小結,或與教師、同學展示的思維圖式比較,形成自己的學習機能。
教例p31 借貸記賬法
把借貸記賬法的來源、含義、內容講清楚后,可以跟學生一起回顧將“借”與“貸”的含義總結如下:
歸納:這里小結啟悟,用了學生互結互啟的方法,讓不同學習個性的學生都獲得了成功,都有所悟。
五、結束語
參與性教學的課堂教學程序采用這種基本的六環(huán)節(jié)結構。這種結構程序,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是很靈活的,環(huán)節(jié)間可以改換位置,一個環(huán)節(jié)或幾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多次反復。
俗話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與其他教師集體備課,進行合作,以便集思廣益,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每種教學模式、方法都是一定歷史背景和社會環(huán)境下的產物,故而教學不能生搬硬套孤立的采用某一教學模式、方法,而排斥其他。必須發(fā)揮教師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吸納各家之長,把各種教學法綜合起來,融合提煉,不斷創(chuàng)新。同樣,參與性教學程序在實踐當中也有其局限性,如小組任務過多而個人評價太少,參與教學過多,個人指導欠缺,參與過程中紀律不易控制等,這些缺陷有待于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提高。
(作者單位:東莞市大嶺山職業(yè)技術學校)
參考文獻:
[1]彭玉錦.圖解基礎會計[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3.
[2]廣東省財政廳會計處.會計基礎知識[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
[3]廣東、北京、廣西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教材編寫委員會.基礎會計[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段琳.會計教學論[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
[5]張星星.合作學習模式與學習者自主性的培養(yǎng)[J].教學研究,2005,(7).
責任編輯 賴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