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納一七九比一
上賽季,阿森納就是英超通過角球得分次數(shù)最少的球隊,本賽季這一惡疾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在費爾馬倫頭球破門之前,人們簡直忘了“槍手”還有角球得分一說。阿森納不擅長利用角球,因為球員太矮太瘦?這或許是個比較“傷人自尊”的解答,但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主因之一。
上賽季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英超20支球隊的主力陣容中,阿森納1.798米的平均身高排名墊底,比最高的“空軍”斯托克城隊整整矮了8厘米;70.7公斤的平均體重同樣墊底,比最重的“切爾斯基”輕了13公斤。雖然槍手本賽季引進了默特薩克這樣1.98米的高塔,但平均身高并無太大改觀,可以說,槍手仍是英超最“輕量級”的球隊之一。
阿森納球員尤其是前場球員的身材,統(tǒng)一呈現(xiàn)出“嬌小”的風格,這是由于溫格的足球理念和選材標準所決定的,教授苦心經(jīng)營多年,終于將阿森納從英超風格最沉悶的球隊改造為最華麗的藝術之師,靠的就是流暢的地面配合和水銀瀉地般的進攻。什么樣的球員最適合這樣的風格呢?以巴塞羅那近年的成功為例證,無疑是身材相對矮小的技術型或速度型球員。阿森納雖曾有過亨利那樣既身材高大又技術出眾的球員,但近年選材越發(fā)走向“嬌小化”,法布雷加斯(1.75米)、阿爾沙文(1.72米)和威爾希爾(1.70米)就是代表。
身材矮小,怎么頂角球?雖然身高并非頂角球的絕對要素,英超也有卡希爾(1.78米)這樣身高并不出眾卻擅長頭球得分的現(xiàn)象級球員,但澳大利亞人畢竟身體壯實,甚至有打拳擊的業(yè)余愛好,可見其身體對抗能力之強。阿森納球員不僅身高有限,體重也不占優(yōu),雖然有操刀定位球的高手,皮球也時常能找到準確落點,但在長人如林的對方禁區(qū)中,槍手們一不小心就被淹沒了,談何爭頂?
似乎是知道自己的身高劣勢,阿森納在主罰角球時偶爾會使用戰(zhàn)術角球,將直接角球傳中的機會轉換成地面配合。越不能利用角球,就越會放棄角球配合,這是一種惡性循環(huán)。默特薩克來到阿森納本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奈何德國長人迄今尚未找到英超進球的感覺,只有傷愈復出的費爾馬倫,才能時常展現(xiàn)帶刀侍衛(wèi)的風采,要知道,比利時人的身高也才1.82米而已。
槍手不僅不擅長利用角球,還懼怕對手的各種定位球。數(shù)據(jù)顯示,2005-2006賽季索爾·坎貝爾還在隊時,槍手定位球失球僅有9個,而上賽季達到了23個,占總失球數(shù)的53.5%,此項數(shù)據(jù)位列英超所有球隊第一位。鮮明的數(shù)據(jù)比較,可見定位球已成為槍手的一大死穴。
巴薩曾依靠“友情”
阿森納不是當今歐洲足壇風格最拉丁化的球隊,以“Tiki-Taka”風格令人又愛又恨的巴塞羅那才是,所以阿森納面臨的角球無法得分的問題,巴薩也曾經(jīng)歷過,而且更加無奈。2006-2007賽季,巴塞羅那在聯(lián)賽中得到了191次角球,但只帶來過兩粒進球,分別由馬克斯和小羅打入;2007-2008賽季,巴塞羅那在冠軍聯(lián)賽上共得到了87個角球,卻只收獲一粒進球,而且還是里昂后衛(wèi)克萊爾實在看不下去才送給他們的“友情饋贈”。巴薩經(jīng)常會放棄直接角球吊入禁區(qū),轉而使用戰(zhàn)術角球,許多球隊都采用這種對付巴薩的方法:把球踢出本方底線,反正他們的角球也進不了!
里杰卡爾德時代的一大盲點,在瓜迪奧拉任上得到了初步解決,2009-2010賽季西甲首輪對希洪競技,巴薩竟然通過角球帶來的三粒進球以3∶0取勝,進球的分別是博揚、凱塔和伊布。不過,這三次角球都是通過配合破門的,博揚是頭球接力得手,后兩球則是哈維戰(zhàn)術角球回傳、阿爾維斯再傳中形成助攻。不過,常年作為西甲最矮球隊的巴塞羅那能在一場比賽中三度利用角球得分,也可謂是一種自我突破。
巴薩的角球進球能力在其后得到了延續(xù),上賽季在3月底4月初的三場比賽中又有三次利用角球得分,梅西、哈維等小個子頭球得分的場面連連出現(xiàn)。巴薩是如何一夜之間學會利用角球的呢?西班牙媒體找出了原因,原來是瓜迪奧拉的助手比拉諾瓦(被莫里尼奧手指插眼球的那位)的功勞——這位球員生涯并不成功的昔日拉馬西亞學員,一手改造了巴薩的定位球戰(zhàn)術,令其成為破門得分的利器之一。
對地面配合依賴到接近走火入魔的巴薩,都能通過合理的戰(zhàn)術來利用角球得分,那么阿森納又有何不可呢,或許溫格需要著力在這點上重新考量一番,畢竟定位球進攻戰(zhàn)術在當今足壇是重要的得分手段,白白浪費未免太過可惜。
德國隊丟了傳家寶
有能學會借角球得分的,就有忘記這一看家本領的。德國隊向以出產(chǎn)頭球進球機器而著稱,從格爾德·穆勒、克林斯曼到克洛澤,無一不是“轟炸機”型的頭球得分高手,他們的進球中利用角球建功也占到不小比例,不斷制造角球進球,曾讓德國隊坐擁一大得分利器。
然而南非世界杯上,德國隊7場比賽中得到了44次角球,僅次于西班牙隊的48次,卻只有赫迪拉借此取得過一粒進球,反倒是普約爾在半決賽上利用角球頭槌破門,幫助西班牙絕殺了德國。2007年至2008年,德國隊在13場比賽中獲得的88次角球,甚至無一轉化成進球。
2002年韓日世界杯,德國隊曾多次利用角球得分,不到十年時間,德國隊就變了?確實如此,克林斯曼于2004年出任主教練,給德國隊帶來一股清新之風,全新的理念制造了一場戰(zhàn)術革命,更加注重地面配合,風格更趨向于主流的拉丁化??肆炙孤?,勒夫接班延續(xù)這場革命,現(xiàn)在的德國隊配合行云流水,快攻凌厲迅速,但是角球卻屢屢無功而返,浪費了從克洛澤、戈麥斯到后衛(wèi)默特薩克、胡梅爾斯的頭球優(yōu)勢,也錯過了大把的進球機會。如果想在今夏一改三屆大賽均與冠軍擦肩而過的命運、奪取歐洲杯冠軍,那么重拾角球這一傳家之寶,或許能給德國隊帶來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