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塑料袋、廢棄空調雜亂地堆放著,如果不是有個閑置鍋爐的提醒,很難看出這是一間鍋爐房。5月4日,汶川威州鎮(zhèn)羌醫(yī)骨傷科醫(yī)院副院長王莉告訴《投資者報》記者,災后重建,條件都挺好,不過也有些問題。
“開啟中央空調一天僅電費就要600多元,根本用不起。其實冷的時候,用一個取暖器就可以了。”
在汶川縣城,新修的學校、醫(yī)院、圖書館等建筑都非常漂亮。但在日常使用中,卻有很多不實用的地方。與此同時,設備的維修也是一筆比較大的費用。前期投資由此被浪費。
設備閑置
設備與技術的不實用,是導致援助設備閑置的重要原因。
威州鎮(zhèn)羌醫(yī)骨傷科醫(yī)院的閑置鍋爐價值不菲。該醫(yī)院的員工告訴《投資者報》記者,這個鍋爐價值在幾十萬元左右,可是水從哪里來都不知道,只能棄用。還有幾十個閥門,也丟在這里。
在他看來,很多工程設備的交接工作都沒有做好。比如很多設備怎么使用都不知道,鍋爐房、配電房,怎么使用,以及水管的圖紙都不知道。因此很多設備都沒法使用,遇到問題也沒法解決。
除此之外,遠程會診設備也基本閑置,僅作為電話功能。該醫(yī)院醫(yī)生介紹說,如果在病癥上出現(xiàn)診斷困難了,可以通過該系統(tǒng)連接到縣醫(yī)院,也可以連到省醫(yī)院,不過由于這里的病人主要是保守治療,不行的話,就轉院過去了。因此現(xiàn)在使用還是很少。
汶川縣第一小學由地產(chǎn)商星河灣斥資 6000 多萬元建造。該校副校長楊蓉告訴《投資者報》記者,現(xiàn)在每個老師都有電腦,28個班級每個教室都配備了電子白板,每臺要花 3 萬多元。而原來的學校共16個班,只有兩個教室可以用多媒體設備。
但是她也透露,維持費用挺高,電子白板壞了,去修就很難。教學樓里的廁所腳踏板、門鎖等小設備壞了,也得要到位于廣東的原廠去修,成本很高,并不能夠如愿?!耙粯恰⒍堑哪袔┧呀?jīng)修了一個學期了,還是沒有修好,索性停用?,F(xiàn)在只能教育學生,多保護設備”。
重建過程中,當?shù)鼐用襁€遇到多種浪費的情況。比如好多房子先加固,然后拆了重建,加固的費用就被浪費。原本很多建房的地方被拆除后裝點為綠化,卻把房子建在相對危險的山腳下。又因為種植的綠植不容易存活,后續(xù)重新栽種的費用就很高。
事實上,在綠化的位置上,當?shù)鼐用衽c政府的規(guī)劃有不同的看法。記者在震源所在地汶川映秀鎮(zhèn)看到,在房子邊上綠化的地方,有老百姓種上了蔬菜。
安置房超建
災后重建,安置房應為受災居民所迫切需要之房屋。不過,都江堰的安置房入住率并不高。5 月 6 日晚上 8 點,《投資者報》記者在都江堰壹街區(qū)、民主小區(qū)等安置房看到,亮燈的房間并不多。在民主小區(qū)一排沿街的樓房,整套房子只有一兩間亮燈,甚至整棟房子都沒有亮燈,室外也并沒有空調等設備,顯示房間確實沒有人居住。
5 月 7 日白天,記者再次來到壹街區(qū)的其中一個小區(qū),門衛(wèi)表示,入住率在 40% 左右,全小區(qū) 200 多套房子,入住的只有 80 多戶。其中很多人沒錢裝修。
都江堰市重建辦孫主任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承認,在建設安置房過程中“數(shù)字上應該比較寬裕,主要目的是為都江堰的長期發(fā)展打下基礎”。據(jù)她介紹,重建總共建設了 240 萬平方米,共 23000 多套房子,已經(jīng)在前年年底完成了,通過搖號產(chǎn)生的安置房就有 18000 多套。之后部分是作為保障房,加起來 21000 多套。她表示,目前安置房的入住率在 60% 左右。
記者在都江堰景區(qū)門口看到,與幾年前繁華的場面相比,幾乎沒有什么人氣,門口更多的是拆遷以及留下的空地。
據(jù)都江堰市宣傳部有關人士透露,都江堰的城市面積從震前的 10 多平方公里,擴展到了目前的 25 平方公里。而常住人口則從 50 幾萬增加到了 60 幾萬。
在重建過程中,政府把市中心的土地置換出來,把居民搬遷到了二環(huán)以外,而中心地區(qū)等待開發(fā)。重建辦孫主任向《投資者報》記者表示,重建工作實際上已經(jīng)結束,但是考慮到重建后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因此這個部門仍然存在。由于建設工程大,政府同樣存在不小的壓力。
孫主任坦言,重建項目在三年內已經(jīng)全部完成,但是遺留問題要妥善解決很可能還需要三到五年,甚至也有可能要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