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由于父母長年在各地奔波,我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爺爺是位退伍軍人,打過仗,負過傷。傷在腿上,雖然創(chuàng)口早已經(jīng)愈合,但一個深深的彈孔卻嵌在左腿,致使他走起路來有些跛足。
我兒時身體不好,經(jīng)常由于感冒引起扁桃體發(fā)炎,高燒不退。那時候治療這種病大都采取臀部打針的方法,這樣的方式,有個很不好的后果——屁股上著針之處往往腫起大包。每次打針回來,我最為舒適的方式就是趴著,以避免觸碰痛處。不難想象,讓我坐在狹窄而堅硬的自行車后座,一路顛簸去醫(yī)院是名副其實的“苦難之旅”啊。那時候的經(jīng)濟條件有限,很難拿出多余的錢來改善交通工具??粗彝纯嗟谋砬?,爺爺想盡了辦法,愣是用廢舊的輪胎、鏈條、把手等部件,制作了一輛三輪車,又在上面鋪上軟軟的墊子,載著我往返于家和醫(yī)院之間。有了這輛“升級版”的運輸工具,我的痛苦指數(shù)著實降低了許多。
初中時我離開了家鄉(xiāng)的縣城,到城市里和父母一起生活。每到假期,我總是迫不及待地奔向長途車站,想盡快回到爺爺奶奶身旁。每次下車,爺爺都會很“湊巧”的出現(xiàn)在車站?;蛟S是為了滿足我自以為“長大了”的虛榮心,爺爺總說自己是出來散步恰巧路過而已。其實,他那微微有些踉蹌的身影,也是我的期盼。
上了高中,由于學習任務(wù)重,回去的機會少了很多,往往時隔數(shù)月,才能成行一次。有人說,老人就像黃昏的太陽,此話不假。我每次回去,都覺得爺爺又蒼老了一些,他的腿不好,也很難再去車站接我了。為滿足爺爺喜歡外出散步的愛好,我把那輛三輪車擦拭干凈,準備帶爺爺乘三輪車兜風。對于我提出的這個建議,爺爺樂得合不攏嘴,一邊顫巍巍、緊緊攥住我的手,一邊說:“十幾年前,你是我的小孩子;十幾年后,我當一回老孩子?!?/p>
對,爺爺,現(xiàn)在讓我好好哄哄您吧!讓這輛三輪車承載起我們祖孫倆無盡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