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終場哨聲響起,皮爾洛神情哀傷,眼中含著淚。
即使用自己的球技征服所有人,面對眼前近在咫尺的獎杯,這個足球場上的“富二代”也難掩心中的落寞。或許對于他來說,不是為了生活而踢球,而是踢球已經(jīng)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皮爾洛的父親在布雷西亞經(jīng)營一家鋼鐵廠,久而久之成為了意大利排名前列的鋼鐵大王,現(xiàn)在這家公司已經(jīng)在全球 50 多個國家開展了業(yè)務(wù)。
皮爾洛從小選擇踢球是出于對夢想的追求,但他的父親卻曾一直反對皮爾洛踢球。偶像劇中的富二代隱藏身份常常是為了泡妞,而意大利核心隱藏身份是為了足球。皮爾洛小時候家教極其嚴格,為踢球而逃學的他屢屢遭到父親暴打,這甚至讓他一度離家出走,最終在叔叔的支持之下,他才走上足球之路。
在皮爾洛取得的巨大成功面前,他的父親早已經(jīng)成為皮爾洛最忠實的球迷。皮爾洛并不是一個張揚的人,低調(diào)的心態(tài)從他小時就已練就。在學校時皮爾洛便因足球天賦出眾成為焦點,但謙虛謹慎的他從沒感覺自己比他人優(yōu)越。
在北京時間 6 月 25 日凌晨的一場1/4決賽中,意大利和英格蘭在 120 分鐘的比賽中踢成平局,不得不以互罰點球決勝負。當“殘酷”的畫面定格在皮爾洛的神色的時候,他在助跑之后突然縮小了右腳的擺動幅度,輕輕一挑,騙過向右撲救的哈特,用一記“勺子點球”完成了自己的表演。顯然,這個點球會一如當年托蒂那樣為球迷所津津樂道。
賽后,英國報紙說:英國需要一個皮爾洛。意大利報紙說:普蘭德利的好運,緣于他帶上了布馮與皮爾洛。
意大利媒體稱安德烈亞·皮爾洛是意大利足球的國王,而西班牙《世界體育報》則將他稱作足球場上的達芬奇。
“對中場的控制是大師級的。”幾乎在每一場比賽中,皮爾洛都能得到這樣的評語。而本來并不被看好的意大利隊能夠打進決賽,皮爾洛功不可沒。本屆歐洲杯有3場比賽他都獲得最佳球員。
大概藝術(shù)家總會因一些失意與失落才會填滿人們的記憶,顯然這匹配了皮爾洛身上戰(zhàn)衣的色彩,一如曾經(jīng)憂郁的巴喬那樣。隨著歐洲杯大幕落下,已是33歲的皮爾洛顯然已經(jīng)經(jīng)不起歲月的洗禮,不過對于他來說,兩年后的世界杯或者4年后的歐洲杯,無論身上是否還披著天藍色,因足球所帶來的生活,還將一如既往地繼續(xù)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