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需求放緩,存款增長乏力,信貸萎縮初現,銀行業(yè)績高增長不再。
7381億元。央行公布的1月信貸數據大幅低于市場普遍預期。2月15日,媒體報道稱,2月頭兩周,四大行新增信貸300億元。
貨幣增速再創(chuàng)新低。1月,以企業(yè)活期存款為主的M1同比僅增長3.1%,降至歷史低點;12.4%的M2增速也遠在歷史均值之下。這種不正常的現象不能不引起投資者的關注。
需求或放緩
央行此前發(fā)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全國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顯示,該季度貸款需求指數較上季度下降3個百分點至79.9%。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首次跌破80%,這也或多或少反映了企業(yè)貸款需求有所減弱的跡象。
有分析指出,1月新增信貸相比同期大幅下降的同時,票據直貼利率并未大幅上行,企業(yè)貼現未現強需求,反映當前實體經濟信貸需求未如之前強烈。1月貸款規(guī)模收縮,而銀行間市場并未出現大規(guī)模波動也顯示了這一點。
一位銀行業(yè)分析師對記者表示,1月信貸需求肯定有所減弱,但是貸款需求的下降是一個很緩慢的過程,不可能立竿見影顯現出來。
此外,信貸資金價格也是影響信貸需求的一大因素。目前,貸款利率仍處高位,并未有明顯下降,銀行雖有額度但市場需求卻未見旺盛。
中金公司認為,需要利率水平的下降,才能達到刺激信貸需求的效果,僅僅放松信貸額度或改善銀行的放貸能力是不夠的。在通脹回落的過程中,企業(yè)盈利能力往往是下降的,利率水平必須相應降低至與其盈利相適應的水平,才能增強企業(yè)的投資意愿和融資需求。
1月企業(yè)中長期貸款僅增加2350億元,遠低于過去四年的同期水平,顯示用于投資的貸款需求已開始下降,未來隨著通脹的進一步回落,用于流動性資金的短期貸款需求也會收縮,如果利率水平不能進一步回落,M2增速和經濟增長都將繼續(xù)維持在低位。
這對銀行業(yè)意味著信貸在量價兩方面都形成壓力,銀行業(yè)績高增長期即將過去。
受制存款增長
一位分析師表示,存款結構性緊張,這是1月信貸投放量低于預期的最重要因素。
由于春節(jié)取現以及2011年末理財產品回表導致的虛增存款重新流出,1月銀行業(yè)人民幣存款減少8000億元,創(chuàng)下近年來單月存款外流的新高。
結構性緊張——存款資源在各類銀行間的分布并不均衡,使許多中小銀行的貸款投放受到限制,由于貸存比的剛性制約,許多銀行不得不面臨貸款要看存款行事。
瑞銀證券測算,1月銀行系統貸存比自2005年后首次突破69%,存款脫續(xù)對銀行的信貸投放能力將產生持續(xù)的影響??傮w而言,目前工行、農行、建行等大行貸存比較低,而許多中小銀行普遍在70%以上,甚至超過了75%。
此前媒體披露,四大行1月貸款投放3200億元,較2011年12月增加1000億元。而1月銀行業(yè)7381億元的信貸投放量也僅比2011年12月的6405億元增加不到1000億元,相當于除四大行外其他中小銀行在1月并未如慣例的多增。1月信貸低于預期,顯然主要是中小銀行的因素,而背后是存款問題。
除了趨勢性的存款脫媒外,貸款新規(guī)下的實貸實付制對銀行存款也是一大制約。在實貸實付制度下,貸款不能直接派生為貸款發(fā)放行的存款,從而降低了整個銀行系統貸款派生存款的能力,中小銀行這一問題更為突出。
一位股份制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實貸實付制有利于大銀行而不利于小銀行,由于網點數量的原因,企業(yè)會傾向將存款放在大銀行,由于貸款新規(guī)約束,發(fā)放貸款的小銀行又無法像以前一樣要求企業(yè)將貸款資金存放在本行。
前述基金經理表示,貸存比是當局控制信貸的一個抓手,并不是說75%的貸存比不能變。有分析師表示,如果因存款增長乏力而致放貸不及監(jiān)管預期,不排除監(jiān)管會靈活調控貸存比的可能。
但鑒于貸存比不超過75%的規(guī)定被寫入《商業(yè)銀行法》,監(jiān)管或許在執(zhí)行力度方面會有所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