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為百病之長”,尤其在冬天,寒風一吹,感冒之類的病就來了。但同是受風感冒,由于個人體質(zhì)不同,也會造成不同的結(jié)果。
感冒臨床表現(xiàn)多以發(fā)熱、惡寒、頭痛、鼻塞、流涕、打噴嚏、咳嗽等為主,但也不可一概而論。
風寒感冒:怕冷怕風不出汗
其起因通常是沒休息好,再加上吹風或受涼,一般起病較急。多表現(xiàn)為怕冷怕風,甚至寒戰(zhàn)(需要穿很多衣服或蓋厚被子才覺得舒服點),頭痛,連帶脖子轉(zhuǎn)動不靈活,周身酸痛明顯,發(fā)熱輕,一般不出汗,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痰稀色白,食欲減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
【健康提示】 得了風寒感冒只要想辦法出汗就行,比如喝熱水、熱粥、生姜湯后蓋厚被。平時手足偏涼,性格內(nèi)向的陽虛體質(zhì)者,感受風邪后易夾寒而形成風寒感冒。
風熱感冒:鼻塞痰稠愛口渴
主要表現(xiàn)為發(fā)熱重,輕微怕冷,鼻子堵塞、流濃鼻涕,咳嗽聲重,或有黃痰黏稠,頭痛,口渴喜飲,咽紅、干、痛癢,大便干,小便黃;檢查可見扁桃體紅腫,咽部充血,舌苔薄黃或黃厚,舌質(zhì)紅,脈浮而快。值得注意的是,冬季也可能患上風熱感冒,尤其是北方的冬天,因為有暖氣,室內(nèi)溫度較高,空氣濕度相應降低,這時候氣道的抵抗力就下降了。所以在此條件下,感受風寒后很快就會在體內(nèi)轉(zhuǎn)化為熱。
【健康提示】 得了風熱感冒后,應多喝水,少說話,保持大便通暢,可喝板藍根沖劑等清熱解毒類藥物以緩解癥狀。平時體格偏瘦,脾氣急躁,陽氣偏亢或者陰血虧虛的人,患感冒時易夾熱出現(xiàn)。
風濕感冒:頭痛體酸口無味
主要表現(xiàn)有身熱重、輕微怕風,汗少,肢體酸重疼痛、頭昏重、脹痛明顯,咳嗽,痰黃黏稠,鼻涕黃黏,心煩,口中黏膩無味,口渴但飲水不多,時犯惡心、胸悶,尿黃量少,舌苔薄黃膩。平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體內(nèi)痰濕偏重的人若感受風邪,易轉(zhuǎn)化成風濕而出現(xiàn)感冒癥狀。反過來,感受濕邪后也易犯脾胃。
【健康提示】 風濕感冒后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保持大便通暢,肥甘厚味、辛辣刺激食物要少吃,以免加重癥狀。如有必要,可吃些山楂丸助消化。
風燥感冒:干咳咽痛痰帶血
主要表現(xiàn)為干咳且嗆咳,咽喉干癢疼痛,口舌、唇鼻干燥,無痰或痰少而黏連成絲,不容易咳出;或痰中帶血絲,初起還伴有鼻塞,頭痛、微寒、微熱、舌苔薄白、質(zhì)紅、干而少津等。老年人久病津液受損、長期飲水較少,導致津液不足或者平素陽氣偏亢的人,感受風邪后均容易引起風燥傷肺。
【健康提示】 得了風燥感冒后可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則喝蜜水,既能補充人體水分又可潤肺止咳,還能抗衰老。此外,要注意戒煙酒、辛辣食物,多吃新鮮果蔬,以補充足夠的維生素。
小驗方對付各類感冒
【風寒感冒】 糯米50克,生姜5片,加水兩碗煮半熟,加帶須蔥白5個,煮熟,再加醋半碗攪勻,趁熱服用。于無風處睡,以出汗為度。
【風熱感冒】 桑葉、菊花、薄荷各5克,苦竹葉、白茅根各30克,沸水沖泡,代茶頻服。或綠茶5克(布包)、綠豆20克,加水300毫升,文火煮至150毫升,去茶葉包,加糖適量,一次或幾次服。
【風濕感冒】 鮮藿香葉5克,砂糖適量,煎水飲。
【風燥感冒】 杏仁9克、沙參15克、百合12克,煎湯取汁喝?;蚺H?0毫升,韭汁、生姜汁、梨汁、藕汁各10毫升,同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