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時,我很中意一種美食——軟殼蟹。
蟹是硬殼大將軍,張牙舞爪,不可一世。偏偏有一種珍稀的軟殼蟹,經(jīng)過烹飪調(diào)味后,或是油炸,或是面拖,或是椒鹽,或是蒜蓉伴炒,一盆盆,金黃逗目,香氣撲鼻。挑起一塊,無論蟹身還是蟹腳,外脆里嫩,可口鮮美,恰有一種別樣滋味。
珍貴潔凈軟殼蟹
我第一次嘗到軟殼蟹的美味,是在香港太平山頂?shù)奶讲蛷d。這是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老餐廳,很有點名氣。當人們在太平山頂俯瞰維多利亞海港兩岸美景之后,便可以在凌霄閣的斜對面找到這家餐廳。餐廳裝飾一般,卻透出一股濃重的英國鄉(xiāng)土風情。房屋幾乎都是用原木構架的,輔以磚塊。不過,人們更愿意穿過店堂,到屋后的露天雅座。這里涼風習習,可以飽覽山后美景以及遠處的汪洋一片,時不時有鳥雀飛過,真可謂鳥語花香,風光無限。天冷時,店家就會點亮那一盞盞立柱式的煤氣燈,為人們送上一陣陣的暖流,雖在露天,也一樣很有情趣。
那天,主人很熱情,點了不少海鮮,印象最深的是那盤椒鹽油炸軟殼蟹。香氣鼎盛,口感怪異。軟和脆,香和酥,被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也打破了腦子里對蟹的原有概念。原來世間還有這般美味,真讓我贊嘆不已。
好味之余,也不免好奇萬分:如此美味的軟殼蟹,從何而來?問過餐廳的侍者,他們信口答道:“蟹是越南來的?!蔽矣悬c將信將疑。
于是,抽空查閱資料。方才得知,凡蟹者,都有軟殼的時候。蟹的一生要經(jīng)過13次褪殼,每一次褪殼,蟹身便會長大一些;此時,對蟹是十分危險的:褪去硬殼之后,新殼是軟的,很難抵擋敵害。褪殼時,連鰓、食囊、內(nèi)臟也會一并褪去,身內(nèi)幾乎沒有了原來的那一絲污垢。
不過,軟殼蟹在自然界內(nèi)非常難得。因為換殼之后的軟殼,經(jīng)海水浸泡六七個小時之后會逐漸變硬,軟殼蟹又變?yōu)橛矚ば妨?。由此看來,要捕到軟殼蟹,就得掌握時機,恰到好處,方能取得。
軟殼蟹的珍貴之處,不僅在于少,還在于巧,在于美味,尤其在于營養(yǎng)。平日我們是不會食蟹殼的,因為硬;而蟹殼中恰恰有一種珍貴的“甲殼素”,它被稱之為人體缺乏的第六大生命元素。甲殼素是動物性纖維素,在自然界中只存在于甲殼類動物身上,如蝦。甲殼素對人體有很大的益處,對降脂降壓、降低膽固醇有一定的輔助作用,還是良好的減肥食物。
軟殼蟹風光無限
軟殼蟹,既是如此難得,不愧一方美食。之后,大凡有好友來香港,又若時間充裕,我就會陪他們上太平山觀景,然后到太平餐廳去品嘗軟殼蟹,這差不多成了一檔游港必備的節(jié)目。不過,我逐漸發(fā)現(xiàn)再去點軟殼蟹,常常撲空。偶爾也有,已不是單獨一道菜肴,而是與其他海鮮配搭在一起,有點像上海小菜場“黃魚搭咸菜”的做法。于是,我也就懶得再上太平山頂了。
近日,偶爾去赤柱游玩,中午時分,到美利樓就餐。菜單上見到軟殼蟹的芳名,有點喜出望外,好似久別的老友又重逢。欣然點了一盆。端上來的軟殼蟹是蒜蓉相伴、面拖之后油炸過的,表面呈深黃色,似乎炸過頭。揀起一塊,細嚼品味,殼依然酥脆,肉則如豆腐,軟綿綿,一包漿。不錯,還是記憶中的那種風味。
之后,又在黃埔花園的金牛苑餐館點到軟殼蟹。做工更地道,火候也恰到好處,滿盤軟殼蟹呈金黃色,逗人食欲。
軟殼蟹如何又會多起來了?問過店家,方才知道,已經(jīng)有人建軟殼蟹的養(yǎng)殖基地,而最大的一家就在馬來西亞的雪邦養(yǎng)殖場。據(jù)介紹,這家養(yǎng)殖場能同時養(yǎng)殖12萬只軟殼蟹,每年可向市場供應軟殼蟹2 100噸!難怪,我們又能常常嘗到這一美味了。
只要有需求,就會有栽培;只要有需求,就會有供應。我真佩服市場經(jīng)濟的無比魅力:她可以讓“無”變?yōu)椤坝小?,讓“少”變?yōu)椤岸唷保屆缐舫烧?,讓美味常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