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椿碧翠鬧廚房,
田螺擠破荊條筐。
溪水蘆花未露面,
河底摸螄正繁忙。
“饞”為人之共性,也算口福吧。老北京人講求吃、愛吃更會吃,吃有吃的講究,吃的學(xué)問樂趣。這起根兒上傳下來的禮數(shù),大抵與時令相契合,逢時按節(jié)總不會錯。再說,還有胡同小販四季的吆喝聲,時時給您提著醒呢,錯不了。您聽:
“噯!活鯉魚呀,活鯉魚?!币粶?zhǔn)兒是陰歷初二,因?yàn)檫@天是北京人祭財(cái)神的日子,要將紅紙剪就的“財(cái)”字貼在鯉魚的雙目之上,是用大紅的財(cái)氣迷住財(cái)神的雙眼;“嫩了芽的香椿喲,”這聲吆喝標(biāo)志著仲春的到來。賣香椿的臂上挎著小籃子,細(xì)柳條捆扎著簇簇嫩綠喜人的香椿;開春吃春餅,隨后黃花魚上市,恰巧后院花椒樹發(fā)芽,正好掐下來烹魚;紫藤花開,吃藤羅餅,玫瑰花開,吃玫瑰餅,還有棗泥大花糕,姐姐們又該忙活了。到了夏季,菱角、蓮蓬、藕、豌豆糕、驢打滾、艾窩窩,一塊兒堆兒來了。席上常見水晶肘,坊間唱賣燒羊肉,這時候嫩黃瓜、新蒜應(yīng)時而至。當(dāng)聽到“臭豆腐、醬豆腐、韭菜花,醬黃瓜”時,人們就知道已是金風(fēng)送爽的季節(jié)了。秋風(fēng)一起,先聞到糖炒栗子的氣味,然后就是燒烤、涮羊肉,還有七尖八團(tuán)的大螃蟹。四季輪回又到了正月里養(yǎng)小金魚兒的時候了。前文《養(yǎng)金魚》中小販擔(dān)的挑子里,除了小金魚、蛤蟆骨朵兒外,還有一個“大田螺”——螺螄(小田螺)未表。
“來點(diǎn)熟咸螺螄吧,真正兒五香的,大人吃了清眼的,小孩吃了磨積的?!?/p>
這聲吆喝加上“喚頭”一響,您就看吧,胡同里嘴饞的孩子都跑出來了,有拿著大花碗的、舉著破瓦罐的,有的干脆端著木盆就來了。賣螺螄的人前面擔(dān)著泛白茬的木籠,籠里盛著炒熟的五香螺螄,清香撲鼻,令孩子們垂涎不已;后面挑的是荊條筐,筐里放上席簍,裝的不久前才撈上來的鮮活螺螄。急性子的,用粗瓷碗從籠里給您舀上半碗炒熟的五香螺螄,用酸棗樹上的木刺(賣螺螄人給您備著呢)挑著吃,先解解饞;慢性子的,拿笊籬自簍中撈出帶著青苔個頭大小差不多的活螺螄,放在自帶的容器里(需要加工食用),價廉物美,是咱這小戶人家的首選?;盥菸噭傎I來的時候用清水養(yǎng)在大木盆里一兩天,滴幾滴菜油讓其吐盡泥沙。螺螄養(yǎng)在水里會悄悄地張開蓋著的翳,用吸盤慢慢沿著盆壁往上爬,小小的生命也非??蓯邸4嗌惩卤M,便能吃了。
螺螄一般就兩種吃法,爆炒或水煮;
爆炒,聲音很特別,螺螄被夾在鐵鍋和鏟子之間跳舞,稀里嘩啦的,而且速度要快,因?yàn)槌刺炝巳獍l(fā)緊易縮就不嫩了。放蔥姜、黃酒、醬油和白糖,火頭要急,爆炒幾下上鍋蓋,待螺殼脫了衣,就可盛起。一碗炒螺螄,在物質(zhì)匱乏的年頭,也算一道葷菜了。
水煮,要先夾斷螺螄的尾巴,好入味兒。再用清水投幾次,洗凈后入鍋。螺螄在煮沸的花椒水里開上一開,即可拿笊籬撈出,然后備個小碗,里面放些醬油、姜末、醋和香油。吃時用賣螺螄人給的酸棗樹上的木刺,將螺螄孔上的“蓋頭”撥去,取其肉蘸著碗里的佐料而食。味道鮮美,別有一番風(fēng)味。
吃螺螄是非常有情趣的,真正會吃的不用木刺挑,用嘴就著螺口猛地一嘬,帶有鮮味湯汁兒的螺螄肉便被吸入口中,“滋、滋、滋”的吸吮聲,節(jié)奏分明,吃的人津津有味,一副全身心投入的樣子,享受過程也是百般的鮮美。
順便透露個秘密,每年蘆葦鉆出水面,我就不再買螺螄了。昔日京城的四郊水系發(fā)達(dá),小溪乃至河流四通八達(dá),且清澈見底。駐步在岸邊細(xì)看,就會發(fā)現(xiàn)大大小小的螺螄在水下滾動。小時候我常與一群小頑童脫光了一猛子扎下去摸螺螄。不一會兒,吐著水浮上來,手里舉著兩大把青殼螺螄。再一個猛子扎下去,又是兩大把。如此再三,晚上姥爺喝燒刀子的菜和全家人的下飯有著落了。螺螄吸附在河底河岸的石頭上,摸起來并不難,所以小孩子都把它當(dāng)作玩兒。
“大田螺”個兒大,觀賞性強(qiáng),據(jù)說也有吃的。老北京人吃的可是小田螺——螺螄,大的還留著生小的呢。
編輯/任 涓 woshirenju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