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1 藍鉆
天然藍鉆石稀少,自從藍鉆產量最大的南非Premier礦場關閉后,之后藍鉆已幾乎絕跡,因此她也成為拍賣會上頭號競爭目標。美國寶石協(xié)會(GIA)將天然藍鉆石分為Fancy Light Blue、Fancy Blue、Fancy Intense Blue及Fancy VividBlue四個級別,肉眼看藍鉆石有帶灰或帶綠的明顯分別,藍色越純的鉆石便越昂貴。
“厄運石”Hope Diamond之傳說
世界最大藍鉆石Hope Diamond,重45.52卡,現于美國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The Smithsonian's National Museum 展出,此藍鉆石曾被法國路易十六擁有,不過擁有不久后便上斷頭臺,之后相繼擁有的人都家破人亡,因此被名為“厄運石”,1910年Cartier以550,000法郎的價格將其購入,后至1949年回到拍賣會上,由Harry Winston購入并重新鑲嵌再捐予博物館。
2010年蘇富比于日內瓦拍賣會上,當中一顆7.64卡枕形切割fancy instense藍鉆石戒指以約¥5億元成交,刷新藍鉆石拍賣最高紀錄。
TOP2 綠鉆
綠鉆石是繼紅鉆和藍鉆之后,第三位最稀有的彩鉆,1卡重量的價值可高達約¥60萬,此Harry Winston鉆戒,中間的綠鉆重4.42卡,價值約¥30億,是巡回珠寶展的珍藏展品。
TOP3 粉紅鉆
最浪漫的粉紅鉆石,GIA特別將其分為粉紅、帶啡調粉紅和帶紫調粉紅三類,同樣地越接近純粉紅色的價值越高?,F時粉紅鉆的價值比白鉆貴約20倍,未來升值潛力也不容忽視。因為上年度世界最大彩鉆生產商Rio Tinto宣布,位于澳洲西部粉紅鉆石礦的開采壽命只余下10年,意味著未來未必能保持原本每年可生產約50顆粉紅鉆的產量。
TOP4 黃鉆
黃鉆產量較多, 因此價格相比之前介紹的彩鉆較低,但卻是目前最具人氣的高級珠寶之一,各大頂級品牌Graff、Harry Winston、TiffanyCo.及Chopard等均推出黃鉆系列,GIA 選鉆石的4C條件中,黃鉆與白鉆的標準完全不同,前者以艷黃調Fancy Vivid Yellow最優(yōu)質,隨漸淡黃的程度而降級。
五大珍稀寶石鑒賞
Sapphire 藍寶石
藍寶石,是天然礦物剛玉之一,原來除了紅色的叫紅寶石外,其他所有顏色的都叫藍寶石,如黃色藍寶石或粉紅藍寶石。具有希望、忠誠和博愛三個意義的藍色藍寶石,更是僅次鉆石的稀有寶石。對于如何分別藍鉆石與藍寶石,在GIA認證的4C條件中,藍鉆石價值取決于色澤濃度,而藍寶石則貴在T(Transparency透明度),主要分透明、亞透明、半透明、圓半透明和不透明,又大顆又透明,沒有內含雜質的純藍寶石最值錢。
Aquamarine
海藍寶石
海藍寶石,與綠柱石同類,色調微藍帶綠似海水,此石獲珠寶商喜愛,作為配合鉆石鑲嵌成高級珠寶,主因它比藍寶石能反射較多光線,明顯更閃,而且凈度高,容易展示高貴氣派。但因產量較多,因此與鉆石價錢差很遠,作為收藏,首選淺藍調海藍寶石,因為比較罕有,相對地更具價值。
海藍寶石具有貴族氣派,始于帝皇珠寶商Cartier于1937年采用海藍寶石作為主石為英皇King George VI制作鉑金后冠,成為珠寶歷史上具影響力的杰作。
TiffanyCo.高級訂制珠寶系列中,這罕有巨型119.58卡海藍寶石配鉆石手鐲價值約¥150萬,百萬換百卡重量的寶石,具有非常吸引人的收藏價值。
Rubellite 紅碧璽
碧璽學名為“電氣石”,是市面上第五大常見寶石品種,而紅碧璽是較受大眾歡迎,因為外形像紅寶石但價格低,而兩者分別是:紅寶石反射的光是紅色,紅碧璽反出的光是粉調紅色。紅寶石唯一的缺點是石質偏脆,石里常有雜質多紋理,因此挑選時要注意透明度及凈度,佩戴時注意避免撞擊。
選紅碧璽最困難是找兩顆同色調,看Jan Logan 兩款紅碧璽戒指18卡oval紅碧璽及碎鉆戒指(約5萬元)及 18卡紅碧璽及碎鉆戒指(約3.5萬元),兩者紅調深淺完全不同。
Beryl 綠柱石
即綠柱石,含大量鮮綠的鉻元素,愈鮮綠通透的綠柱石價值愈高,因為原石產于花崗巖,屬六方柱形,缺點是內部易有雜質及色澤不均,市場上的綠柱石珠寶質量較統(tǒng)一,多數經珠寶商精挑細選打磨而成,因此能保持珍貴地位。
Piaget Limelight Party 系列
18K白金戒指鑲1顆39.9卡橢圓形粉紅碧璽,配273顆共2.83卡白鉆及4顆約5.14卡紫色藍寶石 約¥416,000
Morganite摩根石
摩根石,是較稀有的淡桃粉紅色綠柱石,比一般綠柱石更有閃爍光芒,像粉紅鉆。由于主要產地在美國圣地亞哥,加上產量少,因此成歐美熱門珠寶。此外粉紅Morganite容易從黃色綠柱石經高溫加熱優(yōu)化而成,因此購買時要特別注意證書的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