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一個清晨,陽光明媚,從車水馬龍的馬市街拐進這條被譽為江南名巷的小營巷,時光似乎一下子變慢了,公園里或晨練或閑聊或散步的老人們,向腳步匆匆的都市人詮釋了什么叫真正的“慢生活”。也許是因為“慢”,時光仿佛被拉長了;也許是因為“慢”,這里的居民才能從容地體味生命的真諦。
據統計,目前,杭州小營巷社區(qū)居民的平均壽命為86.6歲,其中90歲以上老人有47名,百歲以上老人1名,居全國領先水平。而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去訪問小巷里那位近110歲高齡的程瑜老奶奶。110歲,經歷了晚清、民國、新中國三個時代,不知這些時代的劇烈變遷和歷史的風云變幻,會在這位老人記憶中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帶著這些疑問,我們走進了她的家。
小學沒畢業(yè),考上女子師范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程瑜在江西吉安出生。她是當地大戶人家程安成的大女兒,這位經營著江西吉安到南昌郵路的郵商,給女兒取名為“瑜”,希望女兒像美玉一樣潔白無瑕。
開明的父親執(zhí)意不給她纏腳,保守的二伯卻一再攔阻她讀書……那個新文化和舊傳統猛烈撞擊的時代所帶給程瑜的,既有私塾傳統的賢惠顧家,又有新女性的獨立勇敢。
父親的家學家訓給孩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總是對兒女們說:“你們有了錢不要買田,也不要做官。買田要剝削別人的勞動,做官要貪污腐敗。有錢就讓兒女們讀書,做個老實人最不吃虧?!背惕ず退?個弟弟,以及他們后來的子孫們大都秉承先祖的教導,將發(fā)奮讀書和專攻術業(yè)作為人生的首要大事。故此,程瑜雖然沒有正規(guī)小學畢業(yè),卻考上了江西女子師范學校。從此,她離開了私塾的方寸之地,走上了新女性求知識、求獨立的道路。
逃離婆婆,繼續(xù)學業(yè)
讀書途中,19歲的程瑜因媒妁之言嫁給了從未謀面的丈夫——正在北京軍醫(yī)大學就讀的章小隱。結婚那天,轟動了整個吉安小城,她坐著八抬花轎來到夫家,流水婚席開了好幾天。
這場婚姻雖是包辦,然而丈夫卻讓程瑜非常滿意。他不但好學上進,而且尊重程瑜,一直鼓勵她走出閨房,繼續(xù)自己的學業(yè)。但她的婆婆思想傳統,堅決反對媳婦拋頭露臉。丈夫頂著“不孝”的壓力和母親對抗,處處維護著妻子。他不但支持程瑜走自己的道路,而且希望能夠走出大家庭,和程瑜過自己的小日子。
程瑜在丈夫的支持下,偷偷從婆家逃了出來,回到南昌繼續(xù)學業(yè)。當時江西女子師范學校的校長也倡導女性解放,他同情程瑜的遭遇,免除了程瑜的學雜費。同學們更是鼓勵和幫助程瑜,讓她不至于被婆家的人尋回去。
就這樣,程瑜在南昌讀書,丈夫在北京讀書,兩個人的愛情靠著飛鴻傳書來維持……丈夫對妻子不但有愛慕,更有尊重,他渴望程瑜有自己的事業(yè),自己的生活圈子。
28年義工,不亦樂乎
5年后,程瑜終于完成了學業(yè)。然而,由于當時丈夫章小隱已經畢業(yè)到杭州工作,為了陪伴丈夫,程瑜最終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在杭州,丈夫行醫(yī),她操持家務,并相繼生了5個孩子……
1949年5月的一天,程瑜和五弟程幫茂在太平洋電影院看電影,散場出來,發(fā)現馬路上人們載歌載舞,原來是杭州解放了。程瑜和大家一起歡呼起來,她發(fā)現解放軍跟以前的軍閥部隊不同,他們向老百姓借東西時很和氣,而且還有借有還……這些都讓程瑜對共產黨的新政權充滿了憧憬和盼望。
剛解放的杭州百廢待興,衛(wèi)生狀況不堪入目:垃圾成堆,污水四溢,許多人家常年不洗澡、不刷牙……麻疹、流腦等疾病也十分盛行,出生在這里的嬰孩十有七八都夭折了。這一切激發(fā)了程瑜內心深處蘊生已久的“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于是她毅然報名參加了居委會的衛(wèi)生工作。
從深入家家戶戶做衛(wèi)生動員開始,到除“四害”、排污水……她一干就是28年,一分錢的工資都沒有拿,還要常常自己掏腰包買衛(wèi)生工具,但她仍然忙活得不亦樂乎。對此,她淡然地說:“力所能及的良善,我為什么不做呢?”
為了支持妻子,程瑜的丈夫不顧工作的繁忙,一回到家就盡可能多地做家務,帶孩子做功課。他只要看到妻子快樂,就跟著快樂。丈夫常常對她說:“你放心去做你的事情,我永遠會支持你的。你不懂的醫(yī)學知識我會告訴你,你需要買什么盡管跟我說?!?/p>
毛主席的話,讓我一直幸福著
1958年1月5日,毛主席在杭州接見外賓后,在準備赴廣州時聽說小營巷衛(wèi)生搞得好,臨時決定到小營巷居民區(qū)視察衛(wèi)生工作。于是,小營巷就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幕,這也成了程瑜一生中最光榮的時刻。
這天中午,擔任社區(qū)衛(wèi)生委員的程瑜剛吃過中飯,正打算洗碗的時候,有人通知她說毛主席來視察衛(wèi)生工作,要讓她陪同做解說員。她匆忙跑出去,見到了做夢都不敢靠近的毛主席。毛主席先后到小營巷61號、56號、42號三個墻門,察看了那里的房間、客廳、廚房和菜園。面對56號天井里幾只養(yǎng)著小金魚的水缸,程瑜向毛主席介紹說:“金魚會吃孑孓,消滅蚊子?!泵飨c點頭說:“這個辦法好?!泵飨衷诤竺娴幕▓@里看到角落里有一只糞缸,便問道:“這糞缸為什么不長蛆?”程瑜說:“我們每三天在上面灑一次石灰?!泵飨H切地握著她的手說:“你們的衛(wèi)生工作搞得很不錯嘛!”
程瑜說:“這句話溫暖了我的下半輩子,讓我一直幸福著?!?/p>
愛,遠遠沒有結束
如今,已110歲的程瑜身體還是很好,只是稍微有些氣喘。老伴雖然去世,但有女兒章萍萍的朝夕相伴,她并不感到孤獨。她每天都看新聞聯播,關心國家大事,從每個人的婚姻幸福,到國泰民安、和諧社會,老人家都非常關心。
年邁的程瑜常向人提及的就是她那段幸福的婚姻。一說到自己的丈夫,程瑜就笑得像一朵盛開的菊花,在她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婚姻中,夫妻二人幾乎沒有紅過臉。婚姻雖是包辦的,年輕時又是聚少離多,但是他們彼此非常珍惜。不曾逝去的愛情和兒女們的拳拳孝心都是老人的安慰。
老人說:“現在的年輕人倡導婚姻自由,離婚率卻居高不下,原因何在呢?”這問題讓我一下子不知從何說起,我只能對她微微笑一下。老人又笑了起來,她說:“婚姻,要彼此珍惜。”她還富有詩意地講:“讓記憶定格在人生中最幸福的瞬間,內心常常得到愛的滋潤,為人處世便有了智慧。”
陽光灑在程瑜的臉龐上,她的雙眸還是那樣有神采。雖然臉上有一些老年斑,但是皺紋并不多,看起來更像是八十多歲的人。
看著這位經歷了晚清、民國、新中國三個時代的老人,恍惚之間,仿佛看到了她這110年的風雨人生路。讓人感動的是,她在如此高齡之際,對社會問題仍如此關注,對后輩人的婚姻幸福仍如此期待。
我的工作讓我接觸到許多高壽的老人,如今,我越來越感受到百歲老人們的生命體悟是何等寶貴。走過百歲之后,老人們又會拾起一份孩童般的純真和質樸,他們反復念叨的幾句話,仔細揣摩一下充滿了大智若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