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方
失眠是指無法入睡或無法保持睡眠狀態(tài),導(dǎo)致睡眠不足。中醫(yī)將其分為陰虛失眠、胃不和失眠、陽虛多寐、濕重多寐幾類,認(rèn)為是由于情志、飲食內(nèi)傷,或病后及年邁,稟賦不足,心虛膽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養(yǎng)或心神不安,進(jìn)而導(dǎo)致經(jīng)常不能獲得正常睡眠。
◇方1
配方:生地黃、酸棗仁各20克,百合、女貞子、五味子、旱蓮草各10克,遠(yuǎn)志6克,龍骨(先煎)、丹參、牡蠣(先煎)各30克。
用法:水煎,每天1劑,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心陰虧虛、心神失養(yǎng)之失眠。
◇方2
配方:陳皮、竹茹、枳實(shí)、牡丹皮、梔子、半夏、黃連、生地黃各10克,茯神15克,炙甘草6克,酸棗仁20克,珍珠母30克。
用法:水煎,每天1劑,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虛熱內(nèi)擾之失眠。
◇方3
配方:當(dāng)歸20克,柴胡、生地黃、川芎、赤芍藥、枳殼、桔梗、牛膝、桃仁、紅花各10克,酸棗仁30克,人參、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每天1劑,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陰血不足、血行不暢引起的頑固性失眠。
◇方4
配方:太子參、白術(shù)各10克,黃芪30克,當(dāng)歸、酸棗仁各20克,龍眼肉、茯神、夜交藤各15克,遠(yuǎn)志、炙甘草各6克,大棗5枚。
用法:水煎,每天1劑,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心脾兩虛、心神失養(yǎng)之失眠。
◇方5
配方:酸棗仁20克,大棗8枚,百合12克,合歡皮、夜交藤、竹茹、甘草、生地黃、麥門冬、桑葚各10克,浮小麥、黑芝麻各15克。
用法:水煎,每天1劑,早晚分服。
功能:主治陰血虧虛、心神失養(yǎng)之失眠。
◆痤瘡方
痤瘡是皮膚科最常見的病種之一,又叫青春痘、面皰或粉刺、毛囊炎。中醫(yī)將痤瘡分為肺熱、胃熱、血淤三型,分別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肺熱型主要表現(xiàn)為粉刺紅腫疼痛,伴有瘙癢、口干、小便黃、大便干燥等特征;胃熱型主要表現(xiàn)為口周圍粉刺多,連綿不斷,可以擠出黃白色脂栓或膿液,面部出油,伴口臭口苦,大便黏滯不爽;血淤型主要表現(xiàn)為痤瘡日久不消,質(zhì)地堅(jiān)硬,觸壓有疼痛,顏面皮膚粗糙。
◇方1
配方:金銀花、蘆根、連翹各30克,菊花、桑葉、黃芩、桔梗各15克,知母、蒲公英、地丁、竹葉各2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配合魚腥草合劑,每次20毫升,每日3次;化毒丸,每次6克,每日3次,連服10天為1個(gè)療程。
功效:清肺、涼血、解毒,主治肺熱型痤瘡。
◇方2
配方:當(dāng)歸、丹皮、連翹、蒲公英、黃芩各20克,升麻、白芷、知母、甘草各15 克,石膏、生地各25 克,黃連5 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3次服。配合外用藥(大黃25 克,杏仁15 克,甘草10 克,明礬、連翹各20 克)水煎液外敷,每日3次,每次30分鐘,每2周為1療程。
功效:清利濕熱,主治胃熱型痤瘡。
◇方3
配方:當(dāng)歸9~15克,熟地6~9克,白芍(酒炒)、肉桂各6克,川芎、桃仁各3克(去皮),紅花(酒炒)2.4克。
用法:配合血府逐淤丸6克,黃柏丸4粒,每日3次,連服10天。
功效:活血化淤,主治血淤型痤瘡。
◆牙周炎方
牙周炎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發(fā)牙周支持組織的炎性破壞。發(fā)作起來疼痛難忍,常見癥狀有牙齦出血、牙齒活動(dòng)、牙齦腫痛、露牙根、牙垢多、口臭等。
◇方1
配方:滑石粉18克,甘草粉6克,朱砂面3克,雄黃1.5克,冰片1.5克共研為細(xì)面。
用法:早晚刷牙后抹患處;或取25克藥粉兌60克生蜜,調(diào)和后早晚涂患處。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腐生肌,收斂止血,主治慢性牙周炎。
◇方2
配方:生石膏30克(先下),生地、連翹各12克,黃連、竹葉各6克,丹皮、升麻、當(dāng)歸、大黃(后下)各10克,天花粉15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功效:清熱止痛,主治急性牙周炎。
◇方3
配方:烏賊骨、生甘草各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至500毫升,早、晚飯前各服250毫升。
功效:疏風(fēng)清熱,瀉火解毒,活血止痛。主治牙周炎,牙周膿腫。
◆卵巢囊腫方
卵巢囊腫是婦科一種常見的腫瘤。以20~50歲的女性最為多見,患者均有腹部墜脹疼痛、月經(jīng)失調(diào)等癥狀,婦檢附件區(qū)可觸及表面光滑、移動(dòng)、呈球狀、有囊性感的腫塊。本病相當(dāng)于中醫(yī)學(xué)中的腸蕈、血證、積聚、癥瘕,多由氣滯血淤、痰濕凝滯所致。
◇方1
配方:鹿角霜、蒲公英、白芥子各30克,半夏12 克,陳皮、干姜、浙貝母各10 克,熟地2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功效:溫陽散寒,軟堅(jiān)散結(jié)。
◇方2
配方:丹參、桃仁、赤芍、炮穿山甲、雞血藤各10克,水蛭6克。
用法:共研細(xì)末,加食醋調(diào)成膏狀,做成藥餅,敷患囊腫的小腹部,紗布覆蓋固定,并用熱物熨15分鐘,每24小時(shí)加醋適量調(diào)和1次,3日后更換藥物,經(jīng)期停用,3個(gè)月為1個(gè)療程,連用1~3個(gè)療程。
◆戒煙方
配方:炙紫菀、炙款冬花各15克,補(bǔ)骨脂、清半夏、枇杷葉、前胡、茯苓、橘紅、桔梗各12克,川貝、射干、罌粟殼各10克,干姜9克,肉桂6克,細(xì)辛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服藥6~9劑。
功效:可以消除戒煙產(chǎn)生的各種身體不適、情緒煩躁。
◆病毒性角膜炎方
配方:板藍(lán)根、大青葉、金銀花各15克,羌活、黃連、黃芩、黃柏、梔子、野菊花、決明子各10克,荊芥、防風(fēng)、生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一般服藥4~6劑。
功效:清熱解毒,消炎。
◆蕁麻疹方
配方:麻黃5克,赤小豆、荷葉、薏苡仁各30克,桑白皮、茯苓各15克,法半夏、山藥、防風(fēng)、車前草、杏仁、連翹、豆蔻各10克,牡蠣20克。
用法:每日1 劑,水煎服,服藥2劑,勿食生冷之物。
功效:祛濕,疏風(fēng)止癢。
◆脾胃虛弱方
配方:紅景天、生黃芪、蒲公英、炒白芍各15克,化淤散(三七粉、血竭等)、桂枝、吳茱萸、川黃連各6克,煅瓦楞20克,海螵蛸、炙甘草、浙貝母各12克,鮮姜2片、大棗3枚。
用法:每日1劑,水煎2次,早晚飯后1小時(shí)服,6周為1療程。
功效:溫補(bǔ)脾胃,抑酸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