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時節(jié),氣溫雖然沒有到達最高點,但是悶熱的天氣還是容易使人出現中暑的現象。中醫(yī)認為,“暑易傷氣”,夏至時節(jié)要注意保養(yǎng)我們體內的陽氣。
夏至養(yǎng)陽兼養(yǎng)心
夏季養(yǎng)生應順從自然界萬物繁榮、生長旺盛的特點,重點是“養(yǎng)陽”。陽氣就是人體的免疫力。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陽氣者,衛(wèi)外而為固”。意思是說,陽氣對人體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使人身體健康,體質強壯,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氣的侵襲?!蹲裆斯{》說,“順于正陽,以消暑氣”,養(yǎng)陽有助于消暑。
此外,夏天屬于火,火氣又通于心?;鹦詾殛?,陽主動,加之心為火臟,兩火相逢,心神極易受擾動而出現心神不寧,心煩意亂。心煩會使心跳加快,心跳加快自然會加重心的負擔。正如《黃帝內經》所說:“心者生命之本……為陽中之太陽,應于夏天氣?!币虼耍募具€必須重視養(yǎng)心。
一味清熱易體衰
盛夏酷暑,外界溫度高,人體體溫調節(jié)中樞為了保持身體溫度的平衡,會使體表的毛細血管擴張、汗腺敞開,不斷地向外散熱,以排汗降溫。在中醫(yī)里,這種現象叫“腠理疏泄,衛(wèi)陽不固”。加之,夏日炎炎,人們睡眠少,食欲差,身體抵抗力明顯下降,如果夜間睡覺時開窗或開電扇,或在室外露宿,或突遭雨淋受涼,這些都極容易讓“虛邪賊風”乘機而入,引起夏日感冒,出現發(fā)熱、咳嗽、頭痛、全身酸楚、乏力無汗等癥狀。夏夜著涼感冒雖算不得什么大病,但會讓人心煩意亂,有時也會并發(fā)腭扁桃體炎、氣管炎、關節(jié)炎,甚至腎炎、風濕性心臟病等嚴重癥候。所以,夏日也要像冬天那樣隨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晚上睡覺時胸腹部蓋好被褥;大汗后不要立即沖涼洗澡,雨淋后卻要立即擦干,換上干衣服,或吃些姜湯。
在飲食上切忌過多進食生冷。冷飲、雪糕等冰鎮(zhèn)食品一定要盡量少吃,倒是可以適當吃一些溫性的食物,以溫補體內耗損的脾胃陽氣。平日人們習慣喝涼茶來解暑,認為多喝涼茶可以解熱,防止中暑,其實這是個誤區(qū)。涼茶大多苦寒,加之夏季人體內陽氣比較虛弱,多飲反而會耗損體內的脾胃陽氣。
夏季進補鴨子好
有些人一到夏季就會感到胸悶不適、食欲不佳、四肢無力、精神萎糜,身體也會日漸消瘦,去醫(yī)院檢查也沒有什么器質性病變,這就是老百姓說的“苦夏”,中醫(yī)稱之為“疰夏”,是一種季節(jié)性病癥。對付苦夏,飲食上推薦一道湯汁肥濃、香氣四溢的八寶鴨。鴨屬水禽,由于生長在水邊,性偏涼,又因其入脾、胃、肺及腎經,具有清熱、補血、養(yǎng)胃生津、止咳息驚等功效。夏季食用鴨肉,既能補充炎熱季節(jié)中過度消耗的營養(yǎng),又可以祛除暑熱給人體帶來的不良影響。
八寶鴨
【原料】鴨1只(約1500克),糯米120克,火腿、蝦仁各75克,冬筍40克,鮮栗子、干貝、雞肫各50克,豌豆、干香菇各30克,雞肉、醬油各50克,小蔥、姜、白砂糖、料酒各10克,味精5克。
【制作】
1.將嫩鴨去毛洗凈劈開背脊,抽去氣管、食管,挖去內臟,剪去鴨腳。
2.將整鴨放進開水鍋中焯水后撈出,洗凈,揩去水分;再抹上醬油、黃酒、白糖等調料,鴨腹朝上放入大碗中。
3.火腿、冬筍、干貝、水發(fā)香菇均切成??;栗子去殼,取肉切?。浑u肫、雞肉分別洗凈,均切丁。
4.糯米淘洗干凈,加水蒸熟。
5.燒熱炒鍋放入豬油,將蔥姜下鍋略煸一下,烹入料酒,投入香菇丁、筍丁、火腿丁、栗子肉丁、干貝丁、雞丁,加入醬油、白糖,燒上味。
6.再放入糯米飯拌和,填入鴨腹內;碗上面用保鮮膜封好,上籠將鴨蒸酥后取下,揭去保鮮膜,將鴨覆在大圓盤中。
7.將原鹵潷入鍋中,投入蝦仁、豌豆,燒開后用水淀粉勾芡,淋上明油,燒在鴨上即成。
【功效】健脾開胃,補虛養(yǎng)身。對夏季營養(yǎng)不良有很好的調理之功。
葛粉羹預防“夏中風”
夏至再過幾日就要進入最熱的三伏天了,氣溫也會達到全年的最高峰,中風的發(fā)生率將大幅上升?;加懈哐獕骸⒀惓?、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要摒棄“中風在寒冷季節(jié)才會高發(fā)”的觀點,謹防“夏中風”。
怎樣才能防止中風的發(fā)生呢?這里,給大家介紹一道能夠預防中風發(fā)生的食譜——葛粉羹。
葛粉羹
【原料】葛粉250克,荊芥穗50克,淡豆豉150克。
【制作】
1.將葛粉搗碎成細粉末,再制成面條。
2.把荊芥穗和淡豆豉用水煮六七沸,去渣取汁。
3.再將葛粉面條放入淡豆豉汁中煮熟。
【功效】滋肝,祛風開竅。適用于中風、言語謇澀、手足不遂、中老年人腦血管硬化及預防中風等。
少量多次補水分
夏至時節(jié),人總是大汗淋漓,尤其是勞動、運動后,如果水分補充不足,一方面可以使血液濃縮、流動緩慢,增高腦血栓、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另一方面,還會使尿液濃縮,引起腎臟疾病,如尿結石、尿路感染等。因此,這個季節(jié)還要依照少量多次的原則,適量地補充水分。
除了食療和注意中風的征兆外,高血壓、血脂異常、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還要注意生活的細節(jié),最好選擇在清早、傍晚活動,避免在炎熱的天氣下到戶外活動;使用空調時,注意室內外溫度溫差不要超過8℃;不抽煙不喝酒,防止血液黏稠度過高;經常檢測血壓、血脂等,如果血壓、血脂異常,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降壓藥、調脂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