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今天買哪些菜比較好?”
“你可以試試紅蘿卜配馬鈴薯,玉米拌葡萄干、洋蔥,外加青椒、菠菜等綠色蔬菜……”
那客人高興地接受了張姐的建議:“咦!顏色很豐富,感覺很好吃哦!”
這是居家附近菜市場時常發(fā)生的一幕。客人口中的老板娘,就是賣菜的張姐,也是我的鄰居,而她的另一個身份,則是乳腺癌患者……
張姐從小最怕算術(shù),所以讀書時學的美工,沒想到后來還是沒繞過這道坎,嫁給賣菜的老公后,天天被客人考心算,盡管盡心盡力,畢竟基礎(chǔ)差,時常忙中出錯,還總被抱怨態(tài)度不好、動作太慢。每天一邊忙著擺攤,一邊應付突然出現(xiàn)的客戶,打亂所有節(jié)奏,還時刻充滿緊張。那時,她既沒耐心也沒信心,不愿與客人多作交流,總希望客人趕快買了趕快走人,“自己生意這么忙,哪有空閑聊?”
客人也是形形色色,不只挑三揀四,還有人硬要“零買”葡萄,比如在一串串葡萄里,單挑大顆的摘下,看到這些,張姐雖然一時忍著沒發(fā)作,但常常覺得抓狂……久而久之,身體也漸漸對她發(fā)出了“抗議”,到了兩年多前,她被診斷乳癌第二期,看到“癌癥”二字,張姐全家頓時烏云籠罩……
不過正所謂“禍兮福所伏”,這場大病,不知從什么時候起,也讓張姐完成人生的蛻變,也正是因這場病,讓張姐知道自己有多幸運!因為哥哥的推薦,他們?nèi)叶及萘颂珮O師父習學太極拳,常把師父的話掛在嘴邊——“所謂的親人,就是辛苦彼此都看得見?!痹谒壑?,老公變了,變得溫柔;孩子變了,變得更聽話。
時間過得很快,轉(zhuǎn)眼就該手術(shù)了。盡管手術(shù)選在最忙的春節(jié)前夕,老公還是執(zhí)意要她趕緊治療,并獨力撐起生意。開刀當天,大姊、大嫂都來到病房給她加油打氣。親人的陪伴,讓張姐更加懂得惜福和感恩。
手術(shù)很成功,術(shù)后她每3周接受1次化療,盡管還在治療期,但往往上午化療完,下午她就跟到市場幫老公賣菜去了,免不了還得幫客人提提菜,就這么順利完成6次化療。而到了康復期,賣菜對他們已經(jīng)不再只是工作,而是充滿歡樂。有時看到某些菜不好賣,張姐還勸老公不要再進貨了,這時老公會嚷著:“不要嘮叨!”張姐則會笑答:“這不是嘮叨,是好話!好話要多說!”老公聽了也就沒法生氣了,只能一笑置之。
現(xiàn)在,張姐夫婦都在努力營造健康快樂的環(huán)境,把生病當作一種警惕。癌癥患者也可以有多彩的人生。你看張姐,比以前更有自信,更易與人打交道,在開開心心幫客人設(shè)計一份份彩色健康菜單的同時,不知不覺間,她也為自己設(shè)計好了一份人生的“彩色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