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59歲生日,早晨照常去散步,忽然就想到:再有人問起多大,得說59啦。時光真是太快了,一不留神,“奔六”啦,還“奔”什么?再不留神,60就過去了。還拿自己當小伙子?不行了。
可是,又忽然想到,這老人是隨便到歲數(shù)就會當?shù)膯幔?/p>
莫非當老人還要學?正是。常言道,活到老學到老。過去,我以為就是了解新信息,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術(shù);比如,老了也可以學電腦,發(fā)郵件,開博客;比如,老了也可以學書法,學繪畫,學舞蹈;比如,老了也可以看報,讀書,了解社會,研究問題,等等。現(xiàn)在才知道自己的幼稚,活到老學到老,主要不是說這個。這樣的學習,是誰都需要的。
活到老學到老,主要應(yīng)該是學那些老年人的必修課。就像小娃娃學習“再見”“謝謝”的啟蒙規(guī)范;就像孩子初入學學習學生守則;就像初婚的人學習生育常識;就像年輕人初入職場學習職前培訓。這,才是不同年齡人的必修課。當老人,也應(yīng)該有當老人的必修課。
那么,什么是老年人的必修課?
說來也是那天收到一個電子郵件,才讓我頓開茅塞。發(fā)來電郵的是一位老先生,一家出版社退休的資深編審。當年,老先生就是編完我的一套叢書后,告別編輯生涯退休的。機緣殊勝,感情也就殊勝,多年來一直保持聯(lián)系,老先生常把一些好東西發(fā)來讓我分享。
最近,老先生知道我也面臨退休,就常給我發(fā)來一些給老年人看的東西。打開電郵附件,上面說的是老人怎樣不討嫌,簡直好像就是說給我的句句箴言。
比如,我終于也榮升為單位里的“一號老頭”了,別人“老馬”,進而“馬老”,自己也就偷偷地常拿歲數(shù)大了當本錢。然而,老先生說:歲數(shù)大了不是本錢。這年頭什么都值些錢,就是歲數(shù)不值錢。喊你聲“老頭兒”沒什么錯,叫你聲“老先生”是對方的教養(yǎng)。年輕人憑力氣搶先占優(yōu),那是生物本能;有人給你讓個座,一定要記著說聲“謝謝”,那是有幸碰到了大好人。
比如,我不知從那一天起,也喜歡上了“憶當年”。孩子們常常笑我:這是您說“第N次”了??晌疫€是一不留神就說起“想當年”。于是,老先生囑我:“想當年”不是人人都愛聽的話。如今不是憶苦思甜的年代,沒人愿意享受你的光榮歷史和坎坷經(jīng)歷。你吃過的野菜,現(xiàn)在變成了高檔佳肴;你墾荒造田,現(xiàn)在成了破壞生態(tài)。因此,“想當年”的話題要適可而止,畢竟“當年”不如“當今”更實際。
比如,我常常自以為過的橋比孩子走的路還多,對孩子的事兒,對孩子的孩子的事兒,這也不放心,那也不放心。對此,老先生又囑:少管閑事,特別是家中的“閑事”。子女的生活,苦辣酸甜得自己品;孫輩的教育,是子女的事,都不是你的責任。與子女相處,千萬不要喋喋不休,要有“政協(xié)”的位置感,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和錯位。大事上表個態(tài),聽不聽的別計較。子女征求你的意見就是敬重,要主動追求個清閑自在。
比如,我雖說想到過老了要努力靠自己,卻也有時候想,人心換人心,自己為孩子們做了那么多,將來對我錯不了。可是,還是老先生說得對:自愿付出就別想著回報?!案冻觥笔撬徒o別人的東西,千萬不要想著再“找補”回來,否則會讓所有人都不愉快。
比如,我雖說知道錢是身外之物,可有時候還是為錢的事費心,做不到有些老一代革命家那樣“從來不沾錢”。退休后又怎么辦呢?老先生囑我:用好養(yǎng)老金是學問。既要舍得花錢,因為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享受和諧快樂也要掏銀子出本錢;但也要會花錢,把數(shù)得過來的養(yǎng)老金花出學問,可是一種智慧?!叭怂懒隋X沒花完”是一種悲哀,真不如生前開明大義些;然而,“人沒死錢先沒了”會更悲哀。
比如,我即將退休在家,雖說自己天性耐得住寂寞,潛意識里也盼望孩子們到時候常來看看自己??墒?,老先生說:消除寂寞根本還在自己。老了,別老想著靠子女。交幾個老友,是應(yīng)當盡早做的事情。當你不能再隨意走動時,依然可以給老友打個電話,去交流喜歡的話題。即使更多時候獨守長夜,也要會把忍受變?yōu)橄硎?。因為今生只有一個人能永遠與你在一起,那就是你自己。
您瞧,這些是不是當好老人的必修課?在您,也許這是老生常談,在我,卻是上了一堂怎樣當老人的“啟蒙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