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通樂理,不識簡譜,卻寫出田震的《干杯,朋友》、《月牙泉》和俞靜的《樓蘭新娘》等流行音樂經典;他對體育運動并無興趣,但CBA聯(lián)賽主題曲《相信自己》及中超聯(lián)賽主題曲《超越》,在他筆下渾然天成,激情四射。一個“70后”的奮斗史,成為這個社會由清純走向物欲橫流的現(xiàn)場記錄。
生在70年代對楊海潮來說是幸運的,那個純真的年代送給他一顆純真且充滿激情的心。
從《樓蘭姑娘》到《干杯,朋友》,再到《相信自己》……一首首歌紅了,而楊海潮依然沉默。
2011年的楊海潮除出了一本書,其他的日子都跟以往一樣,“基本靠做廣告謀生”,偶爾也外出和朋友旅行、做慈善。
但是,好聽的歌沒了!是不是他再也無法相信自己?抑或再也沒了20年前“高五”學生闖京城的激情?
一把鋼镚闖京城
1992年,自嘲自己是“高五”學生的楊海潮再次高考落榜。
“那時大學還沒有擴招,高考還是一個相對公平的制度,對于偏遠地區(qū)的孩子來說,還是一個能改變命運的機會。”楊海潮的父親一直期望自己惟一的兒子能通過考大學來“光祖耀宗”,但他最終還是失望了。
與父親發(fā)生激烈的爭吵后,楊海潮決定離家出走。
那時的孩子是沒什么零花錢的,身無分文的楊海潮來到了朋友程光進的家,得到了朋友慷慨激昂的勉勵,和一堆5分錢的硬幣。
楊海潮開始了人生第一次的流浪?!爱斠话俣鄠€硬幣在我身上叮當亂想的時候,我明白了為什么形容人窮時要用‘窮得叮當響’這句話了?!?/p>
楊海潮站在寶雞火車站,一臉茫然。用這一堆5分錢的鋼镚所能到達的地方,絕不是他夢想所要去的?!罢驹谡九_上,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根本不知道要去哪里?只知道自己想去遙遠的地方,至于想去干什么,也沒想明白,只是覺得自己會唱歌,在我們學校也是號稱四大歌王之首的,應該不會餓著的吧?于是我決定,只要是停在這個站臺上的火車,不管去哪里,我都上!”
楊海潮等來的這列火車,是到北京的164次。直到今天,楊海潮依然認為他當年擠上的那趟火車可能是世上最擠的火車,“世上還能有這么擠的火車?車上密密麻麻全是人腦袋,站臺全是拼命想上車的人?!?/p>
火車終于擠上去了,沒買票的楊海潮又開始擔心查票,好在一路都沒人問他。
“說來有些可笑,我發(fā)現(xiàn)自己會寫歌,還是這次出走北京。那晚在天安門廣場上,氣溫零下8度,還刮著大風,饑寒交迫,我都覺得那晚可能會活不下去了。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我寫出我人生的第一首歌:‘我頭枕著傷痛,身上蓋著夢,蜷縮在異鄉(xiāng)的街頭,幻想成功。我吞咽著淚水,咀嚼著寒風,面對無邊的暗夜,編織著光明……”這就是我人生寫出來的第一首歌的雛形,后來完成后定名為《淘夢者》。那一瞬間,我覺得寫歌也并是不太難的事,我就決定我以后開始寫歌吧?!?/p>
但對楊海潮來說,此時的饑餓和寒冷已經完全壓倒了他對首都的一切新奇和向往,反倒是“回家”的念頭比任何時候都強烈。
第二天一早,楊海潮在警察的指點下,來到了北京市民政局,在一個名叫“人民信訪辦公室”的房間里拿到了回家的車票錢。
“工作人員問清我父親的姓名和單位后,在電話里給我父親說,孩子回家后盡快把車票錢寄來,父親在電話里由衷地感謝北京市民政局?!睏詈3闭f。
幾年以后,楊海潮創(chuàng)作的《干杯,朋友》中有這樣一句歌詞:“天空是蔚藍的自由,你渴望著擁有,但愿那無拘無束的日子將不再是一種奢求……”
可對于一個向往著心靈自由的年輕人來說,現(xiàn)實似乎永遠是無邊的桎梏?!爸钡浇裉欤绻腥藛栁夷愕玫较胍纳盍藛??我還是只能以苦笑作答,我知道,在永無止境的欲望面前談心靈的自由,簡直就是妄想,而明白這一點的時候,我的青春大半已逝?!?/p>
擺地攤的靈感
2011年11月29日,楊海潮在自己的微博中寫到:“互聯(lián)網真好,離家兩千里卻在一指間。突然很想白鹿原上的姥姥家,這條路小時侯每年都要走幾回,一上到原頂,左邊是漢文帝母親薄太后南陵,往北接著是漢文帝夫人竇太后陵和他本人的灞陵。文帝是著名的孝子和模范丈夫,陵墓如此安排取‘負妻背母’之意。南陵頂上視野遼闊,古都長安盡收眼底,想白鹿原了?!?/p>
1992年的秋天,楊海潮帶著女友也曾來到白鹿原邊他最喜歡的地方—薄太后陵。高考的又一次失敗,父母對這個“不成器”的兒子是深深地失望了。
“父母也知道我整天在創(chuàng)作歌曲,可在他們看來,這跟我每年都信誓旦旦地要考上這大學那大學一樣,不可信。我知道,在他們眼里,我就是總喊著“狼來了”的那個孩子。每次有新歌寫出來,我都會興奮得無以名狀,在家里扯著嗓子高唱,看得出爸爸很討厭我這樣?!?/p>
盡管還想離開寶雞,但楊海潮還是想首先學會在最底層生活。他拒絕去父親單位上班,開始在城鎮(zhèn)之間擺地攤。“什么八魚,石羊廟,虢鎮(zhèn)之類的地方,只要是物資交流會之類的熱鬧場所,都能看到我的身影出沒其間?!?/p>
后來,楊海潮在北大給同學李琪講起自己如何創(chuàng)作的《樓蘭新娘》:“有一天黃昏,我收了攤從虢鎮(zhèn)往家騎,望著西邊即將落下的太陽,突然一段旋律在我腦中出現(xiàn),我就像被電擊一般趕緊停下,從來沒有這樣的感覺,因為我覺得這旋律太美了。我真的怕自己把這旋律給忘了,又騎上車子往家趕,一邊騎一邊唱著這首還沒有詞的歌,直到我確信自己再也忘不了它?;氐郊椅乙还淖鳉?,準備給它填上詞,試了好幾個題目都不滿意,但這段旋律隱約有種西域的感覺,于是我在想到樓蘭新娘這四個字的時候突然眼前一亮。”
填詞的過程很順利,他想起中學時一位來自新疆鄯善(古樓蘭所在的地方)的女同學,“她那種來自西域的氣質以及我對樓蘭的神往,通過我的想象,幻化成了這首歌詞?!?/p>
楊海潮把新創(chuàng)作的這首歌唱給女友、死黨和朋友聽,所有人強烈的反應讓楊海潮明白,自己的音樂之路已經鋪開了……
北大“編外生”
1993年春節(jié),在老同學的聚會中,楊海潮遇到了李騏。大家被楊海潮的創(chuàng)作才華所傾倒,而在聽到他想去北京時,在北大上學的李騏給他留下了詳細的聯(lián)系方式。
“只有在那個有夢想的年代,才會讓北大能容納我這樣一個人,而且一待就是兩年?!?993年春節(jié)一過,楊海潮給家人留了一封信后,又一次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車。
北大對中國大都數的青年人來說,都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夢。走進北大,夾雜在這樣一堆狀元探花們中間,楊海潮有些自慚形穢,但李騏的熱情讓他不再拘謹。
“卞智洪,高成海,周世一等人剛開始是因為我是李騏的朋友而對我照顧有加,后來大家熟了以后,發(fā)現(xiàn)興趣相投,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1993年前后,中國的流行音樂進入了一個空前繁盛的年代,唱片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一個接一個地成立了。楊海潮跟眾多音樂創(chuàng)作愛好者一樣,一家挨一家向唱片公司遞上自己的作品,卻四處碰壁。
“當時我連一點微弱的希望都不放過,聽到谷建芬和付林老師開了一個培訓班,就去找他們了?!备读掷蠋煂λ摹稑翘m新娘》非常感興趣,楊海潮也沒有想到,后來這首歌經付林老師重新編曲后,唱紅了全國,并上了春晚,獲得了中國音樂電視大獎。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才是這首歌的“父親”。
但這已是后話。當時漂在北京的楊海潮不斷碰壁,便對自己的音樂水平有了懷疑,恰巧家里在寶雞的一家化工廠給他找了一份工作,他就回去老老實實地上班了,成為父母和周圍人眼中的“正常人”。
然而,這種“正?!爆F(xiàn)象只存在了非常短的時間?!?994年春天來的時候,我的夢想也蘇醒了,我又踏上了去廣州的火車?!?/p>
正是在廣州時,楊海潮在央視第六屆“通業(yè)杯”全國電視歌手大賽上看到了參賽歌曲中有《樓蘭姑娘》幾個字,心里一驚:怎么這歌名和我的《樓蘭新娘》就差一個字???趕緊看字幕,上面寫著:楊海潮原詞,付林改詞作曲?!?/p>
楊海潮狂喜不已。回家,北上,這是他當時立即作出的決定。
“黃燎原的漢唐文化公司看上了你的《樓蘭新娘》?!边@是楊海潮到了北京后得到的第一個好消息。見到付林老師后,他也得到了《樓蘭新娘》的詞作者一半的稿費500元,“獲獎證書只有一個,我沒有好意思要。”楊海潮說。
1995年的夏天,李騏他們畢業(yè)了。在火車站送走一個又一個朋友的時候,楊海潮腦海里突然就有了這樣的句子:朋友你今天就要遠走,干了這杯酒,忘掉那天涯孤旅的愁,一醉到天盡頭。也許你從今開始的漂流,再沒有停下的時候,讓我們一起舉起這杯酒,干杯啊朋友。”
回到宿舍,楊海潮為這幾句詞配上了簡單的和弦聲,然后唱給卞智洪聽,兩個人都覺得非常的好。
這首半成品的歌,成了楊海潮在北大最后的作品,也是當時所有離別的人最真實的感受。
2011年1月7日,久違的內地樂壇大姐大田震出現(xiàn)在楊海潮新書《干杯,朋友》(流浪北京的日子)發(fā)布會現(xiàn)場。鳳凰網COO李亞、英皇星藝副總包胡爾查、音樂人栗正也到現(xiàn)場。
“當時我剛看到海潮的時候,他就是一民工樣子,還以為是電工呢,但是聽到《干杯,朋友》這首歌曲的小樣時,我立即就被打動?!碧镎饘ΜF(xiàn)場的觀眾講起了兩人的淵源。
上世紀90年代的歌手和音樂人,大都沒有什么經紀人,“走穴”是很多人生存的方式之一,包括像田震這樣的大腕。一場演出,基本就是把參差不齊的歌手混在一起,唱些當下流行的或是觀眾要聽的歌,錢一到手,大家就散伙了。
楊海潮也以歌手的身份參加一些這樣的演出,有時出場的服裝都是借別人的。
那時他對物質生活的要求極低,只要能吃飽飯、寫歌、看書,就滿足了?!澳嵌螘r間我寫了不少的歌,寫歌的視角完全跟著我當時的興趣走。我對西域非常著迷,于是寫了《月牙泉》、《水、草、駱駝》、《嘉峪關的回憶》、《艾瑪和媽媽》等歌曲。”
楊海潮對月牙泉的了解來自李騏,李騏去過一次敦煌,回來就給楊海潮描述月牙泉?!澳莻€夜晚我對月牙泉的想象,成為我日后寫出《月牙泉》這首歌的最初靈感?!焙髞恚泻芏啻文苋ザ鼗偷臋C會,但楊海潮都放棄了去看月牙泉。這個習慣了美好想象的男人,或許是害怕現(xiàn)實將這種想象打破吧!
但是,《月牙泉》一度根本無人問津,直到遇到了田震。
第一次聽到楊海潮作品的田震,完全無法把眼前戴著眼鏡、衣著如同民工的人,與這一首首如甘泉般清靈的作品劃上等號。田震也因為《干杯,朋友》、《月牙泉》紅透大江南北。但楊海潮的名字,卻并沒有如他的歌曲一樣家喻戶曉。
為”70后”精神立傳
楊海潮的《干杯,朋友》(流浪北京的日子)一書發(fā)行時,有一段這樣的推薦文字:他不通樂理,不識簡譜,卻寫出田震的《干杯,朋友》《月牙泉》、俞靜的《樓蘭新娘》等流行音樂經典;他對體育運動并無興趣,但CBA聯(lián)賽主題曲《相信自己》及中超聯(lián)賽主題曲《超越》,在他筆下渾然天成,激情四射。他曾在音樂學院的初試中被淘汰,多年后,他的作品成為眾多藝術院??技壡?。他沒有學過一天廣告,但他的廣告作品頻頻得獎,成為許多大學廣告專業(yè)的范例。呈現(xiàn)一部“70后”堅強不屈的奮斗史,是一段這個社會由清純走向物欲橫流的現(xiàn)場記錄。
其實,這本書的由來非常偶然。
2006年11月,楊海潮看到許多人將自己的故事寫在網絡上,他尋思自己剛來北京時的一些事兒也非常有意思,于是在天涯社區(qū)注冊了“喀納斯湖怪”的ID,開始將自己從一名高考落榜生到音樂人的20年坎坷經歷一一記錄下來。慢慢地,關注他的在線讀者越來越多。著名評論人“十年砍柴”看到后,將此書稿推薦給了出版社。
十年砍柴非常欽佩這個只比自己小12天的同齡人。“我和海潮,或許更多的同齡人,年少時都有一個長安夢。我的實現(xiàn)方式,則是循古人的路徑,雁塔題名,獲得進城的資格。而海潮讓我佩服和尊敬的是,他在連續(xù)高考落榜后,腰揣5元錢的硬幣,敢于逃票來到陌生的“長安”。相比較而言,我的夢更為平庸與現(xiàn)實?!?/p>
更讓十年砍柴感興趣的是,從楊海潮的文字里,他也感受到了埋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份對過往時光的懷念和不舍。“感謝海潮的文字讓我回憶起上世紀90年代早期那段時光,大學‘擴招’還沒有開始,‘房奴’更是一個未來的名詞,理想主義不像今天幾乎成了一個貶義詞,靠自己的奮斗可以改變命運的信念還不曾被懷疑。因此,北大的校園才可能接納他這樣一個‘六無人員’,他的身邊也才可能聚集起那么多憂道不憂貧的同齡人,身無半文卻一點也不影響歌唱理想憧憬未來的心情。也因此,我這樣沒有任何社會關系的農家子弟能分配到北京,實現(xiàn)我的‘長安夢’。”
而楊海潮表示,這本書并不是北漂成功史或者中年人的回憶錄,而是為一種人甚至一代人的精神做傳。他期待多年以后,這本書會成為記錄一個時代思想變遷與文化形態(tài)的文本。
“讀完這本書的人應當相信,在任何一個時代,哪怕是物欲橫流、人情澆漓、世風日下的時代,有詩人氣質的人,依然有生存下去并獲得成功的理由與機遇—只要能堅守,不放棄?!彼f。
2010年,楊海潮收到各地使用其歌曲的版稅共25000元,他說中國的音樂創(chuàng)作人員,一年如果版稅收入上萬,就能排進全國前50名了。
對楊海潮來說,這樣的變化或許會成為他繼續(xù)堅守的一個重要理由。而這樣的堅守中,也或許能使他走向音樂創(chuàng)作的另一個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