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后,在毛澤東首次公開發(fā)表的34首詩詞中有3首與江西省永豐縣結(jié)緣,即《如夢令·元旦》、《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今日藤田鎮(zhèn)地處永豐縣的中部,是人口稠密、大村莊比較集中的地方。藤田是《如夢令·元旦》詞的定稿地。
1930年1月27日,毛澤東隨紅四軍前委和二縱隊到達藤田,這是他第三次來永豐,連續(xù)在老圩村張國琛家住了6天(即27日到2月1日)。在此期間,毛澤東集中精力對《如夢令·元旦》詞進行修改直至定稿。
這首詞的初稿標(biāo)題是《如夢令·寧化途中》。由于1月30日是農(nóng)歷庚午年正月初一(舊稱元旦),這天他正在藤田與軍民共度春節(jié),因此便把標(biāo)題《寧化途中》改為《元旦》。正文中的首句“寧化、清流、歸化”,是他行軍途中經(jīng)過的3個縣名,為填詞的需要,便不拘泥于先后次序改寫的。他思考推敲,將少一字的第三句“眾志成城”,改為“今日向何方”,將“風(fēng)卷紅旗如畫”改為“風(fēng)展紅旗如畫”,將第五句“如畫如畫”改為“山下山下”。后又把“風(fēng)展紅旗如畫”與第六句“直指武夷山下”對調(diào)。這樣,毛澤東在藤田修改定稿后的全文是:《如夢令·元旦》(一九三O年一月)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fēng)展紅旗如畫。
今恩江鎮(zhèn)是永豐建縣后的縣城所在地,地處該縣北部。恩江是《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詞的初稿地。
據(jù)工作在毛澤東身邊的郭化若回憶說,該詞“不是一天寫成的,是逐步醞釀、逐步修改形成的”。
1930年7月20日,毛澤東揮師攻占永豐縣城恩江鎮(zhèn)。此時已是酷暑的大熱天,毛澤東克服自身的疲勞,將在馬背上哼給朱德聽的那幾句詩詞,在菜油燈下?lián)]筆寫成了《蝶戀花·進軍南昌》(1930年7月)的初稿:
六月紅軍征腐惡,欲打南昌必走汀州過。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
十萬工農(nóng)各會合,席卷江西直搗湘和鄂。國際悲歌歌一曲,統(tǒng)治階級余魂落。
這個初稿和以后公開發(fā)表的詞對照,有5處是不相同的,即一是把標(biāo)題改為“從汀州向長沙”;二是正文中的第一句改為“六月天兵征腐惡”;三是第二句改為“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四是第五句改為“百萬工農(nóng)齊踴躍”;五是第八句改為“狂飆為我從天落”。
龍岡現(xiàn)改名龍岡畬族鄉(xiāng),地處永豐縣南部。龍岡是《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詞的腹稿地。
1930年12月30日紅軍在龍岡萬功山,全殲國民黨第十八師9000余人,活捉該師中將師長張輝瓚,取得了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
30日凌晨,毛澤東登上海拔430米的黃竹嶺指揮所不久,霾霧彌漫,能見度不足20米,他拿起望遠鏡眺望龍岡方向時,高興地對朱德說:“總司令,你來看,霧滿龍岡不見山??!這真是天助我也!”這天下午戰(zhàn)斗接近尾聲時,當(dāng)他聽到“好消息喲,前面萬功山上活捉了張輝瓚啊”時,他又興奮地重復(fù)了一句“前頭活捉了張輝瓚”。
1931年1月初的一天晚上,毛澤東率部宿營在與永豐相鄰的寧都縣黃陂鄉(xiāng)。他伏案在一盞僅有一根燈芯的青油燈下,回味鏖戰(zhàn)龍岡的情景,握筆沉思,浮想聯(lián)翩,一氣呵成填寫了《漁家傲》詞的上闋:“霧滿龍岡千嶂暗,紅軍怒氣沖霄漢。喚起工農(nóng)千百萬,齊聲喚,前頭活捉張輝瓚?!边@是毛澤東對該詞的第一次起草。
這首《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一九三一年春),后來經(jīng)過毛澤東三次起草、三次修改后,終于在1963年12月《人民文學(xué)》雜志上發(fā)表了。全文是: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二十萬軍重入贛,風(fēng)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nóng)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
(李小兵 劉云翔 闕翰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