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2日,德國聯邦教育部和各州教育文化部部長聯席會議聯合公布了第四次《國家教育報告》。報告顯示,全德教育支出有了較大幅度增長,由2009年的1656億歐元上升到2012年的1723億歐元,占德國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由6.9%提升到7.0%。
報告表明,德國教育整體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突出表現在未獲初中畢業(yè)文憑的青少年比例大幅下降,從2006年的8%減少到2010年的6.5%。與此同時,中學畢業(yè)生獲高校入學資格者上升到49%,大學新生占同齡人總人口的比例則上升到50%,遠遠超過政府確立的40%的目標。
報告同時強調,隨著德國人口結構的巨大變化,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大幅增加,職業(yè)教育結構不斷變化,終身學習也日益重要,德國的教育政策需要整體規(guī)劃教育各領域和各階段之間的銜接,形成合力。專家們呼吁,政府在補貼家庭教育方面要慎重,避免補貼成為鼓勵家庭把孩子留在家里,不去接受公共教育服務的一種措施,導致學前兒童因家境不同而接受不同的教育,由此產生新的教育不平等。
為綜合描述和評價德國教育整體發(fā)展現狀,德國聯邦政府和各州政府自2006年起每兩年公布一次國家教育報告。為此,德國國際教育研究所、德國青少年研究所、哥廷根大學社會研究所、高等教育信息中心和聯邦統(tǒng)計局等機構受委托成立了專家小組,負責報告撰寫工作。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修春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