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當?shù)貢r間8月1日下午,世界羽聯(lián)正式宣布,取消8名選手的參賽資格,這其中包括現(xiàn)排名世界第一的中國選手于洋/王曉理。
中國隊事后并未提出上訴,而被取消資格的選手在微博上宣布退役。
因奧運會羽毛球規(guī)則修改,為出線后避開另外一組的中國選手,于洋/王曉理選擇了消極比賽。
究竟是巧妙利用規(guī)則,還是不尊重奧運精神,眾說紛紜。
其實回顧歷史,“讓球”在中國隊并不是新鮮話題。
據(jù)作家葉永烈透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名將莊則棟勇奪世乒賽“三連冠”的背后,是組織安排李富榮三次在決賽讓球。
1981年第36屆世乒賽,年僅19歲的曹燕華在女單決賽中讓球給隊友童玲,曹燕華失去了成為最年輕的世界冠軍的機會。她說:“當時教練讓我2比3輸,我就輸了,但場面打得很精彩。”
2000年悉尼奧運會,龔智超戰(zhàn)勝馬爾廷奪得女子單打冠軍,在半決賽時她輕松戰(zhàn)勝隊友葉釗穎。事后,中國羽毛球隊總教練李永波說,由于葉釗穎對馬爾廷負多勝少,而龔智超對馬爾廷幾乎屢戰(zhàn)屢勝。李永波回憶道:“我們承諾如果龔智超奪冠,給葉釗穎相同的奧運冠軍待遇,當時她哭了,但最后還是愿意尊重隊伍的決定?!?/p>
2002年德國世錦賽,中國女排為了選擇對手而故意輸球,在小組賽和復賽中她們分別漫不經(jīng)心地輸給了實力明顯不如自己的希臘隊和韓國隊,最終卻只取得了第四名。事后,中國女排代表團團長徐利和主教練陳忠和向球迷致歉.
根據(jù)規(guī)則,中國隊若想獲得3個滿額奧運會參賽席位,就必須要在世界排名前四中占據(jù)三席。2011年開始,林丹先后7次退出比賽,這被外界認為是為給隊友讓路。李永波表示,傷病是退賽的主要原因,抽簽也有問題,老是讓中國隊員內(nèi)戰(zhàn),知根知底的每場比賽打起來都非常艱苦。2012年羽毛球亞錦賽,林丹半決賽退賽,他賽前坦言,會以國家和集體利益為重。
最詭異的讓球:中國女乒國手張立在1975和1977年兩屆世乒賽決賽中,讓球給“友好國家”選手樸英順。
1987年世乒賽女子單打半決賽,中國選手何智麗沒有按照組織安排讓球,而是打贏隊友管建華,并最終奪得冠軍。由于“不聽話”,何喪失了第二年漢城奧運會參賽資格,并最終退出國家隊。1994年廣島亞運會,改名小山智麗并入籍日本的她,奪得單打冠軍,再一次成為熱議話題。
1988年奧運會女子單打半決賽,中國選手焦志敏被安排讓球給隊友李惠芬,因為焦曾經(jīng)輸給過另一場半決賽的捷克選手。然而,另一場半決賽里,當時代表中國參賽的陳靜獲勝。焦志敏日后回憶:“8年的國際比賽,我讓了5次球,所以不想再打了?!彼詈筮h嫁韓國.
2004年雅典奧運會,張寧半決賽輕松戰(zhàn)勝隊友周蜜。李永波事后回憶:“張寧狀態(tài)要更好,關(guān)鍵是對陣張海麗戰(zhàn)績也不錯,所以第一局結(jié)束的時候就讓周蜜不要拼了,使得張寧保留體力拼決賽。”決賽時,張寧戰(zhàn)勝張海麗奪得冠軍。
據(jù)作家葉永烈透露,2004年雅典奧運會,乒乓球男單半決賽中,組織安排王勵勤輸給隊友王皓,因為組織認為另一場半決賽里,瓦爾德內(nèi)爾肯定會戰(zhàn)勝柳承敏,王皓打老瓦更有把握。然而,柳承敏先后贏了老瓦和王皓,奪得金牌。在銅牌爭奪戰(zhàn)中,老瓦輸給了王勵勤。
2012年,7月31日,于洋/王曉理因消極比賽,遭到現(xiàn)場觀眾陣陣噓聲,裁判現(xiàn)場提出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