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婚姻年齡的黃金差
英國巴斯大學伊曼紐爾·弗拉尼博士做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年齡是影響婚姻穩(wěn)定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他對1534對情侶進行了一項追蹤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能強有力維系婚姻的最佳情侶模式是男方比女方年長五歲以上。
弗拉尼博士稱,妻子比丈夫小五歲以上是最不容易產(chǎn)生矛盾的年齡組合,他們的離婚率為其他年齡組合的六分之一。這是因為,通常女性夢想的白馬王子兼具爸爸的成熟、兄長的呵護和朋友的活力。而丈夫年齡大,心理更成熟,感情給予也會更自如。
心情好靠左腦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理查德·戴維遜教授帶領(lǐng)的研究團隊最近發(fā)現(xiàn):人的左右腦各自分管著不同的情緒。
研究人員歷經(jīng)十年時間,對上千位志愿者進行跟蹤研究后得出結(jié)論:一個人的積極情緒被大腦的左半球控制。比如享受生活、自得其樂、朝氣蓬勃和充滿希望等積極情緒都存貯在大腦的左半球里。而右半球存貯的則是憂郁、失望與懊惱,即便是習慣使用左手的左撇子也是如此。
拔牙將會拔除記憶
瑞典科學家最新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當牙齒被拔掉時,人的部分記憶也會被拔掉。從1988年開始,瑞典余默奧大學研究人員在長達15年的時間里,對1962名年齡在35歲至90歲的志愿者進行了跟蹤調(diào)查。
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所有如教育、年齡、疾病史等其他因素全部相似的情況下,牙齒健全者的記憶力明顯比成年后有過拔牙經(jīng)歷的人要好得多。這項研究的負責人揚貝里·達爾教授指出,拔牙會切斷牙齒通往腦部的神經(jīng),從而影響拔牙者的記憶。
自私是因為幼稚
生活中有些人凡事先考慮自己,對別人的感受充耳不聞,而且屢教不改,最后被扣上自私的帽子。
事實上,他們的自私源于幼稚。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寶姿·凱莎教授經(jīng)研究后指出:只顧自己而不考慮他人,可能并不是因為自私,而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xiàn)。很多成年人常常陷入一種“自我透明感錯覺”,就像回到嬰兒時期一樣,認為別人理所當然知道自己的想法,不需解釋,也不必為他人去做什么。
45歲之后更幸福
美國華威大學一項針對超過一萬名美國人和英國人的生活方式及健康模式的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身體健康會隨著衰老的加速而逐漸走下坡路,但是一旦跨過中年,人們的幸福感就會穩(wěn)步提高。這項研究進一步證實了早期“幸福感U字曲線”的研究,即人們的幸福感在44歲左右達到最低谷,之后就會呈上升趨勢,年紀越大,幸福感就越強。
研究中,科學家通過八種不同因素對參試者的生活質(zhì)量進行了評估,這些因素包括對總體健康的感知、疼痛、社交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等。
研究負責人薩維里奧·斯特蘭吉斯博士表示,幸福感之所以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提高,是因為人在45歲之后對生活的期望值下降,無論是個人生活還是職業(yè)方面,壓力都會大大減小。
編輯 鐘健 1249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