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類營養(yǎng)大PK
1、 紅殼雞蛋與白殼雞蛋:蛋殼的顏色主要由一種稱為卵殼卟啉的物質決定,而卵殼卟啉的多少完全是由遺傳基因決定的。雞蛋的營養(yǎng)含量高低,主要取決于飼料的營養(yǎng)結構與雞的攝食情況,與蛋殼的顏色無關。
2、 茶葉蛋:茶葉雖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若用于煮蛋,不僅導致兩者營養(yǎng)價值下降,對胃還有一定的刺激性,時間一長可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不利于健康。特別是患有營養(yǎng)不良、胃潰瘍、缺鐵性貧血的人,尤其不宜吃茶葉蛋。
3、 皮蛋:鮮蛋加工成皮蛋后,營養(yǎng)損失最大的首推B族維生素,如維生素B1下降70%,僅礦物質鐵和硒的含量有所增加。另外,皮蛋可能遭受鉛污染,不宜多食。
4、 鹵蛋:營養(yǎng)價值不錯,缺點是已經(jīng)去皮,容易受到細菌污染,食用前最好加熱消毒。
5、 咸蛋:與鮮蛋的營養(yǎng)價值基本相同,但鈣、鐵、硒等礦物質含量高于鮮蛋。缺點是含鈉量增多,每個咸蛋的含量都在六克以上,一天最多只能吃一個。
根據(jù)體質選蛋吃
蛋類雖然營養(yǎng)價值差不多,但食療作用不同,應當根據(jù)自身的體質來挑選品種。
雞蛋:性平,益氣補血,安神養(yǎng)心,且不傷脾胃,幾乎人人皆宜。鵪鶉蛋與雞蛋相似。
鴨蛋:性涼,清熱去火,最適宜火旺體熱的人食用。
鵝蛋:性溫,大補五臟,抗寒作用強,怕冷者尤為適合,亦可作為慢性腎炎、肝炎、久病體虛患者食療用。
鴿蛋:性平,補益腎氣,扶助陽氣,強壯性機能,特別適合腰膝酸軟、疲乏無力、心悸失眠者食療用。
人一天吃幾個蛋最好?蛋類是高蛋白食物,食用過量可導致代謝產(chǎn)物增多,增加腎臟的負擔。一般來說,孩子和老人每天吃一個,青少年及成人每天吃兩個比較適宜。但腹瀉病人要暫時停食,防止腹瀉加重。發(fā)燒病人也要停食蛋類,因為蛋類所含的卵蛋白與卵球蛋白,可在人體內(nèi)產(chǎn)生大量熱量,使體溫急速上升。腎炎、腎病等腎功能受損的患者,也要少吃或暫時停食蛋類,以免增加腎臟負擔而加重病情。
烹調方式影響營養(yǎng)
人體對禽蛋的營養(yǎng)吸收與消化率取決于烹調方式:煮蛋為100%,炒蛋為97%,煎蛋為90%。另外,煎蛋的維生素B1、B2損失率分別為15%和20%,葉酸損失高達65%,而且易致癌。顯然,煮蛋、蒸蛋羹堪稱最佳吃法。
煮蛋大有講究,首先要認真清洗蛋殼,因為市場上購買的散裝雞蛋蛋殼上粘有大量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不洗凈可能致病,然后冷水下鍋,慢火升溫煮熟,以八分鐘左右為佳,此時的蛋軟嫩香濃,最有利于人體攝取營養(yǎng)。
蔬菜是蛋類的最佳搭檔,因為蛋類的維生素C含量不高,搭配適量蔬菜會使營養(yǎng)攝取更完善。
編輯 陳陟 czmocho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