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流光容易把人拋。咿呀學(xué)語,明明還是昨日的青澀,明明只是一夜之間,我卻已面目全非,學(xué)會圓滑,學(xué)會世故,學(xué)會心口不一,學(xué)會戴上面具。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摸索,掌心終能覆上門邊榕樹的坑洼年輪。既然將別離,那就讓我來閱讀青澀、緬懷青澀。
天上風(fēng)箏在天上飛,地上人兒在地上追。硬拉著鄰家極斯文的女孩去放紙鳶。那時正值二月,草長鶯飛。我欣欣然引著線,紙鳶翩飛,卻仍不滿足。還是鄰家姑娘一語點出,沾點花會更好。我不知哪來的靈氣,愣是把紙鳶折騰成了花鳶,聽著花瓣簌簌作響。
現(xiàn)在,鳶還在,只是花做了塵土。
山迢迢,路遙遙,笑嬌嬌。拽了幾個頑劣的孩子上山闖蕩。那時二月紅正怒放,幾個真小子假小子隱沒在山間。荊棘叢生,雜草漫溢,防不勝防地,腿上劃了好幾個口子,染著斑斑血痕。還是滿不在乎,連跑帶爬的,總算上了山頂。對著他山一聲吼,回聲陣陣,所有的憤懣都宣泄了。
現(xiàn)在,我快忘了回聲是什么樣的了。
可怕的不是墻,是人心。早對后院的矮墻窺伺已久。候得一個家人不在的時候,風(fēng)也似地溜去。蹬著搬來的大石塊,拽著邊上垂下的柔韌枝條,縱身一躍,一點,就差一點了。忽地,眼前天昏地暗,沒了知覺。后來才知道我摔了個大馬趴,被數(shù)落了好幾天。
現(xiàn)在,我的身高足以輕松越過矮墻,但不肯了,心乏了。
榕樹上還有幾只腳。隔壁鄰居家的孩子都愛爬這棵榕樹。樹上六只腳,那是大哥哥大姐姐給我講故事。后來,樹上四只腳,那是我跟朋友談心事。后來樹上兩只腳,那是我一個人在看天。
現(xiàn)在,樹上沒有腳。聽父親說,樹就要被砍了。
青澀已不再,閱讀緬懷。
閱讀青澀,就是在進行一場最為疼痛的成長洗禮。閱讀青澀,那青澀便已香消玉隕。青澀,那是曾經(jīng)的豆蔻年華,青蔥歲月。青澀,那是年少不知事時的笨拙,卻最真實。
可我還是選擇閱讀青澀,畢竟,不再青澀才會意識到它的彌足珍貴。我也會珍惜成熟。我會為青澀疼痛、歡笑,絕非強顏。
【嘉賓看點】
冬雪,對于一個長在溫州的孩子來說,確為一場不可多得甚至于可以稱得上是奢侈的盛宴。于是,小作者的筆下,流露出了不可抑制的欣喜。她用細(xì)膩的筆觸為我們營造出了那雪后美得叫人窒息的景色:山似雪錐、水似雪毯、樹是藝術(shù)品……而雪后孩子們的嬉戲,因其生動的細(xì)節(jié)描寫,更是充滿了童真童趣,讀來令人不禁莞爾。我們的童年似在那一望無際的粉妝玉砌的世界中一一浮現(xiàn),恍惚中,似又回到了那無憂無慮的童年。
更為難得的是,篇末小作者很巧妙地將雪人易融一事與青春易逝聯(lián)系起來,讓人感嘆唏噓的同時又不免振奮:那純美之中蘊育著的,不就是那最豐富的生氣么?這就是雪之饋禮!篇末點題,又深化了主題。 (指導(dǎo)/點評 周微燕)
【編輯看點】
雪,潔白,純凈,無瑕,人見人愛,但它卻不能久留,只是它的離去能帶來生機勃勃的春天。作者懷著虔誠的心閱讀這份動靜相宜的天外雪禮,情真意切,令人動容。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還將這雪禮與人的青春進行類比,又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倪 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