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沙漠里,有三個又饑又渴的跋涉者,他們正在發(fā)表感慨。
一個說:要是這里有一片草地該有多好。
另一個說:要是這里有一片森林該有多好。
還有一個說:不,要是這里是一片花海該有多美。
而在他們的腳下,有一粒種子(天知道是草籽,是花籽,還是樹籽)也許埋藏了一千年,也許埋藏了一萬年,這時也輕聲地哀嘆道:人們啊,在荒蕪的沙漠上,不管是草地、是森林,還是鮮花,只要有生命就好。你們能賜我一滴雨露嗎?
素材解讀
從上面這則材料中,我們可以感悟出,欲望會因人因時因地而不同。即使在相同的時間與地點,人的欲望也不盡相同。不過,在特定的情況之下,有時欲望能成為一種戰(zhàn)勝困境的精神力量。在茫茫的沙漠里,三個跋涉者都受不了沒有綠色生命相陪的旅程,他們希望在腳下能有小草、森林、花海。這看起來都在情理之中。但是,他們沒有看到問題的最根本點,那就是因為沒有水才會成為沙漠。所以,他們的欲望只能是空想。在沙漠中艱難跋涉的三個旅行者,雖然他們的眼前只有茫茫的沙漠,但是,他們有渴望,有幻想,這說明他們沒有放棄美好的希望。只有有了希望與幻想,才可能有結果。
運用角度:欲望的作用 理想與幻想 堅持與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