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整個早期油畫市場,關注點似乎總是集中在徐悲鴻、林風眠、常玉等“明星藝術家”的身上,諸如陳抱一、關紫蘭、方君璧、李鐵夫等藝術家的作品在拍場上的表現(xiàn)就不那么令人樂觀了。
當跟他們同時期的徐悲鴻、林風眠等人的作品價格早已邁過千萬元級別時,不少早期油畫家的作品價格才區(qū)區(qū)幾十萬元,甚至比不上一些當代藝術作品,令人遺憾。當然,也因此形成了巨大的價值洼地,等待藏家和市場人士去挖掘。
1920年秋季,上海美專正式招收男女同校的第一批女學員。女性開始走進現(xiàn)代美術學校,接受現(xiàn)代美術科班教育,這標志著現(xiàn)代女性美術創(chuàng)作拉開了序幕。1929年在首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上,潘玉良、蔡威廉就以極具風格的肖像畫贏得了評論家和其他畫家同行的關注。潘玉良的作品被譽為“本展寫實最優(yōu)之作品”,蔡威廉的肖像畫作品被贊譽為“一鳴驚人”。此后陸續(xù)涌現(xiàn)出了方君壁、唐蘊玉、關紫蘭、丘堤等一批優(yōu)秀的女性畫家。她們的作品在學習、吸收、借鑒西方繪畫優(yōu)秀傳統(tǒng)的基礎上,結合自身個性特征,通過作品表達出對現(xiàn)實生活的豐富細膩的情感體驗,這些女性油畫家創(chuàng)作出了一批相當優(yōu)秀的作品。她們的作品也為20世紀中國油畫史增添了亮麗的一筆。就作品價值而言,她們的繪畫成就與很多同時代的男性油畫家相比一點都不遜色。
在中國近現(xiàn)代繪畫史上,潘玉良以卓越的藝術成就和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女油畫家。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和扎實的繪畫功底造就了潘玉良的創(chuàng)作,她主要以自畫像和肖像畫為主,尤其是她的自畫像作品更是通過視覺的方式展示了她一生的心路歷程。潘玉良同時也是一位作品多產的女性藝術家。有資料顯示潘玉良一生創(chuàng)作了4000多件作品。目前她在20世紀30至70年代創(chuàng)作的絕大多數(shù)作品都收藏在安徽博物院。因此潘玉良的作品目前能在藝術市場上流通的數(shù)量較少。
根據(jù)AMRC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1995年到2012年4月,在拍賣市場上共有150件潘玉良的作品上拍,成交了106件,成交率 70%,成交額累計達1.29億元。1995年至2003年,潘玉良作品上拍量較少,而這個階段也是整個油畫市場剛剛起步的階段,加之關注20世紀油畫家作品的藏家也屈指可數(shù),因此就價格而言潘玉良作品普遍在幾萬元,較好的作品會在10萬元以上。2002年在上海國拍上拍的《自畫像》以25萬元成交,是其作品首次突破20萬元。2004年至2008年,潘玉良作品每年在拍賣市場的上拍量都會保持在20件左右,由于這個階段正處于中國油畫市場受到藏家關注的階段,無論是20世紀油畫還是當代藝術品的價格均有明顯提升,而潘玉良的作品也一直有很多藏家喜愛,因此這個階段潘玉良作品的成交率一直較高,作品年度成交額均在1000萬元以上。2004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上拍了4件潘玉良的作品,全部成交,其中,《浴女》以228.38萬元高價成交。創(chuàng)出潘玉良作品當時的拍賣價格記錄,但不久后,在香港佳士得2005年秋季拍賣會推出的潘玉良1949年創(chuàng)作的《自畫像》,以1021.84萬元的高價創(chuàng)出迄今為止潘玉良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的最高價。
由這件拍品的高價效應使得很多藏有潘玉良作品的藏家將一些潘玉良的作品拿到拍賣市場上交易,潘玉良作品2006年的年度成交額因此達到了4473.6萬元,當年有8件作品的成交額在100萬元以上。在西泠拍賣公司上拍的《非洲裸女》以902萬元高價成交,成為目前潘玉良作品在拍賣市場上成交價格第二高的拍品。2008年至2010年,油畫市場整體發(fā)生調整,潘玉良作品上拍量也有所減少,但年度成交額依然保持在幾千萬元。經(jīng)過2008年、2009年油畫市場行情下跌的影響,2010年和2011年,潘玉良作品的市場行情恢復增長,2011年有17件上拍,成交15件,年度成交額達1985.84萬元,有5件拍品的價格超過100萬元,在臺灣景薰樓拍賣公司上拍的《浴后裸女》以498.35萬元成交。
蔡威廉的肖像畫強調人物臉部刻畫,造型概括,色調單純,以黑、白、灰為主調,突出人物的精神心理情緒特征。蔡威廉的父親是蔡元培先生,她1922年隨蔡先生游歐,留學于比利時皇家美術學校,后轉入法國里昂美術學校。1928年回國受聘于杭州國立美術院,教授西畫。1939年,因病早逝,年僅36歲。由于這個緣故,蔡威廉的作品很少在拍賣市場上出現(xiàn),上海長城拍賣公司在2005年上拍過蔡威廉的作品《異國憶想》,該作品以15.4萬元成交。這是目前為止在市場上出現(xiàn)的惟一一件蔡威廉的作品。
方君璧也以肖像畫成名。與潘玉良和蔡威廉不同,她的肖像畫讓人置身于景中,追求古雅的詩意效果。方君璧學國畫出身,成年后轉學西畫,她的肖像畫帶有中國畫的意象特征。方君璧藝術創(chuàng)作生涯較長。因此她的作品在拍賣市場還有一定的流通量,2002年至今共有75件作品上拍,成交了58件,累計成交金額為2219.3萬元。目前有3件作品的價格超過了100萬元,成交價格最高的拍品是在北京匡時2011年春拍上拍的她1925年創(chuàng)作的《恂恂》,成交價414萬元,另一件同樣在該專場上拍的《桃衣少女》也以322萬元成交。
從市場的角度而言,以上這些20世紀女性油畫家作品價格在目前國內藝術市場整體火熱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無疑是偏低的,因為與她們同時代的、且藝術造詣水準相接近的油畫家作品的市場價格普遍都在幾十萬甚至百萬元上下,其中的大師精品價格有的更達到了幾千萬元。而目前這些早期女性油畫家的作品價格能夠突破100萬元的都屈指可數(shù),價格在1000萬元之上的更是鳳毛麟角。如果與20世紀后期的其他藝術家如趙無極、朱德群、吳冠中作品目前在市場上的強勢表現(xiàn)相比更是相差巨大。如果與當代藝術現(xiàn)在某些藝術家作品動輒幾百萬元、上千萬元的價格相比更是相差了幾個檔次。
她們作品價格偏低主要有如下幾方面原因,一是因為20世紀油畫尤其是早期油畫家作品在拍賣市場上的行情就一直偏低,而這部分市場行情多年來之所以未有太大起色主要是因為收藏者對這些油畫家缺乏認識,對他們作品的藝術價值更缺乏了解,客觀地說,別說普通的收藏者就是單純的從學術層面來看,目前學術界對于20世紀中國油畫史的研究和梳理也不夠。因此,對于普通的收藏者而言收藏起來的難度可想而知。二是因為目前市場中抱有投資心態(tài)的人太多,真正收藏并且有目的、有序列收藏20世紀早期油畫的藏家很少,更多的買家只愿意或者說更傾向于購買目前知名度高的藝術家的作品,因為這種作品容易增值,而忽略對極具歷史價值的20世紀油畫家的作品的關注。當然這里面還有個問題不容回避就是市場中曾出現(xiàn)過一些早期油畫的贗品,這讓很多買家只能望而卻步。第三個原因是20世紀早期油畫家和女性油畫家的作品由于歷史、時代的原因使這類作品存世量并不多,要不已經(jīng)被公共博物館收藏,要不就是被畫家家屬收藏,這就造成這些藝術家的作品很少在市場上流通,很難形成一定的市場規(guī)模,沒規(guī)模,市場自然就發(fā)展不起來。
但這兩年我們可以看到其實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這部分市場,因為從價格上來講20世紀早期油畫家,尤其是女性油畫家作品價格偏低,價格遠沒有能夠體現(xiàn)出這些作品本身具有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從收藏的角度而言,20世紀早期油畫和女性油畫家作品的真正價值還遠沒有體現(xiàn)。因此,從長期來看,這類作品的升值潛力巨大,但短期內價格產生突變快速上漲不太可能。
鏈接
關紫蘭:關紫蘭是我國杰出的第一代女油畫家,其作品充滿閨秀之氣,用筆豪爽洗練,多“以型寫意”,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廣受國內外關注和好評。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關紫蘭作品在拍賣市場上共有109件付拍,成交88件,成交率為81%。去年在中國嘉德秋拍亮相的《1929年西湖》以178.25萬元成交,創(chuàng)下其作品拍賣最高記錄。
李青萍:李青萍的藝術人生堪與歷史上的徐青藤、八大山人和梵高等遙相輝映,尤其晚年劫后之作,更加熱情奔放、揮灑自如、內涵深沉、爐火純青,猶如飽含人生五味的彩色詩篇和樂章。
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李青萍作品在拍賣市場上共有188件付拍,成交126件,成交率為67%。2007年,其《桃園三結義》以148.5萬元在西泠拍賣成交,是目前其作品拍賣最高價。
唐蘊玉:唐蘊玉是和潘玉良齊名的早期女畫家。其作品構圖多變新穎,色彩淡泊而寧靜。由于唐蘊玉晚年旅居美國,深居簡出使得她在國內并不為人所熟知。
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唐蘊玉共有67件作品付拍,成交48件,成交率為72%。2010年在中國嘉德春拍中以32.2萬元成交的《庭院深深》是其目前成交價最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