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亭
長期以來,我一直想去親眼看看臺灣,一親身體驗一下它獨特的風土人情和文化,但由于種種原因始終未能成行。直到2011年10月,我如愿以償?shù)馗S一個旅游團隊,登上了飛往寶島臺灣的航班,開始了8天的環(huán)島游。
故宮、摩托車和臺灣人的環(huán)保意識
我們游覽了包括士林官邸花園、故宮博物院、日月潭國家風景區(qū)、阿里山,野柳地質(zhì)公園和臺北101商圈等十幾處景點。
故宮博物院是我們的重要一站,也是參觀游人最多的地方之一,大多數(shù)都是來自大陸的觀光客。臺北故宮博物院有藏品約60余萬件,包括銅器、瓷器、玉器、漆器、琺瑯器、書畫、雕刻等等,特別是翠玉白菜、肉形石(也稱東坡肉),以及鎮(zhèn)宮之寶青銅器毛公鼎,件件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臺北故宮收藏的元朝黃公望作《富春山居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的曠世名畫,在清順治年間被火毀損,分為兩段,前一段現(xiàn)存浙江省博物館,后一段今存臺北故宮博物院,360余年兩段都不曾在同一地展出過。前不久舉行的“黃公望與《富春山居圖》特展”,由臺灣故宮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館攜手合作,使得這一分置兩地的作品共襄山水合璧的盛舉,轟動海內(nèi)外。
此次出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臺灣的摩托車和臺灣人的環(huán)保意識。導游黃先生告訴我們,在整個臺灣島,除臺北市外,其他地方公交車很少,因為人少,開通公交車會賠錢,而且都是私人開辦,所以人們的出行主要靠摩托車。黃導還說,在臺灣,摩托車和汽車一樣,尾氣必須要達標,不達標會被重罰。而且臺灣的摩托車質(zhì)量很好,一輛可用10多年。
走在臺灣的大街上時,一輛接一輛的摩托車不時從我身邊飛速而過,他們雖騎行速度很快,但都很守規(guī)矩,從不亂穿、亂開,而且不論是騎車的還是坐車的,人人都戴著安全頭盔。在每個交通路口遇有紅燈,都會很自覺地停下來等候,對于過路人,也會很自覺地禮讓。在臺灣的街邊,都劃有摩托車的專用停車位,所有停放的摩托車都非常整齊。
在臺灣,無論你走在哪條街上,都很難見到垃圾桶。黃導告訴我們,臺灣人的環(huán)保意識很強,他們出門都會隨身攜帶一個裝廢品的袋子,在外面,他們從不隨便亂丟東西,而是回到家后再將所有的垃圾一起丟掉。
“臺灣人和大陸人本來就是一家人”
野柳地質(zhì)公園給我的印象最為深刻,也是我最喜歡的地方之一。它位于臺灣省萬里鄉(xiāng)的東北海濱,南依基隆,西連臺北市,北邊是金山鄉(xiāng),東邊是遼闊的大海。千百年的海蝕風化及地殼運動,形成了海蝕洞溝、燭臺巖、姜巖、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壺穴、溶蝕盤等綿延羅列的奇特景觀,因此野柳地質(zhì)公園也成了臺灣最富盛名的地質(zhì)公園。
我們乘車到達野柳地質(zhì)公園時,那里已經(jīng)云集了很多人,幾乎都是大陸客。
海灘上,人物、巨獸、器物等造型的怪石應有盡有,一顆顆活像大香菇的蕈狀石最為引人注目,特別是被稱為臺灣旅游業(yè)名片的“女王頭”。她修長的脖頸、雍容華貴的姿態(tài)、端莊秀美的臉頰,極像美目遠眺昂首靜坐的一位尊貴女王。排隊照相的人太多,我只能站在遠處,在下一名拍照者沒走到跟前時搶拍了一張。
這次到臺灣旅游與我先前的想象完全不一樣,在臺灣沒有一點點陌生的感覺,就像在大陸走親戚一樣。這里沒有語言的障礙,沒有文化的隔閡,有的是兩岸人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在士林官邸花園參觀時曾遇到一對母子。在與其聊天時得知,母親是來自山西的一位姑娘,10年前嫁到臺灣。當問及在臺灣的生活及對臺灣的印象時,她說:感覺很不錯,同當?shù)厝讼嗵幍靡埠芎?。因為當?shù)鼐用竦淖孑叄^大部分都是從大陸遷居臺灣的,說起來大家都算是同鄉(xiāng),從她的言談舉止中可以看出,她已經(jīng)完全融入了臺灣的社會生活,像個地道的臺灣人。在臺灣,無論是酒店、商店、夜市,無論遇到的是什么人,他們都非常熱情友善、彬彬有禮。在剛剛見到導游黃先生時,就好像是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樣,感覺很親切。在大巴車上與我們聊天時,他說:“臺灣人和大陸人本來就是一家人,是同根同族的兄弟,分隔了這么多年,如今可以自由來往了,這是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他告訴我們,每年他至少要回北京一次探親訪友,不僅帶去臺灣當?shù)氐耐撂禺a(chǎn),還將北京的特色小吃帶回臺灣分給親朋享用。另外,他說,前些年許多大陸商人到臺灣做生意,如今隨著大陸經(jīng)濟的不斷增強,兩岸關系的不斷改善,更多的臺灣商人到大陸投資建廠,有人還選擇在大陸定居。
走在高雄和臺北夜市時,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和品種繁多的小吃,感覺就像是在北京石景山區(qū)的“北京臺灣街”所見一樣。只不過臺北、高雄夜市與“北京臺灣街”相比,規(guī)模更大,更加熱鬧和豐富多彩。
臺灣環(huán)島游給我留下了太多太多美好的記憶,閑暇之余看看照片,心情依然是那樣的興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