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娟娟
在學校教育中,課內與課外是促進學生成長的兩大空間,缺一不可。在學科教學中,許多方面需要借助于外來的知識補充,其中,學校圖書館能夠發(fā)揮較為積極的作用。學校圖書館既承擔著公共圖書館的職責,又要面向學科教學,面向教師和學生,具有雙重角色和責任,學校圖書館各項工作應當與學科教學有機融合,提供積極有效的服務,促進學科教學的有效開展,為學生的全面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一、準確定位,科學認識圖書館與學科教學融合的意義
中小學圖書館規(guī)程明確提出了學校圖書館不僅要承擔著保存、整理、借閱各種書籍資料的職責,還要專門針對學校教育,建立起相配套的藏書體系,并立足自身職責,積極地為教學活動服務。因此,在學科教學中,如果能與圖書館實現(xiàn)有機融合,則不僅可以彌補自身教學信息容量等方面的不足,而且能夠有效拓展教學空間,為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和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二、深入研究,準確把握圖書館與學科教學融合的原則
學校圖書館在與學科教學相融合的過程中,一定要準確定位,進行深入的研究,立足于圖書館工作的實際和學科教學的實際需要,采取最為有效的方式、科學的角度進行融合,要體現(xiàn)五個原則。
1.配套原則。圖書館的館藏圖書要盡可能與學校的學科教學工作相配套,依據(jù)各年級、各學科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實際,基本建立起相對應的館藏體系。
2.服務原則。圖書館要立足自身職能,積極地為學科教師和學生服務,提高教師教學設計水平,提升學科教學容量。
3.協(xié)調原則。圖書館要強化與各學科老師的溝通協(xié)調,共同解決問題,齊心協(xié)力服務好學生的學習活動。
4.激發(fā)原則。圖書館要采取多種措施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樂于到圖書館讀書學習。
5.思想原則。圖書館的工作要強化對學生的思想引領,通過隱性教育、優(yōu)秀讀物思想引領、主題特色活動激勵等方式,提高思想教育的成效。
三、創(chuàng)新理念,全面提升圖書館與學科教學融合的成效
在圖書館與學科教學相融合的過程中,首先應當科學分析,深入了解學科教學與圖書館相關聯(lián)的內在要求,做到心中有數(shù);強化對師生快速有效開展檢索的技巧傳授,在內容上與各學科的教學密切聯(lián)系,并且對師生學科教學拓展活動,提供積極幫助和有力保障,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1.深入了解學科教學融合的內在需求。只有對學科教學的內在需求具有全面充分的了解,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做好服務與配合工作。圖書館可以通過專題調查活動了解相關需求。首先要通過對學科任課教師的調查,收集相關信息。教師是學科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具有主導作用,圖書館應當強化與學科老師的交流溝通,掌握教師在教學中的需求,了解他們對圖書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通過這樣的方式,尋找自身工作的不足,明確服務的中心重點。其次要通過對學生進行了解的方式獲取信息。學生是學科教學的主體,但是年級的不同,年齡的差異,使學生對讀書活動和圖書館的需求存在著差異。不同年級的學生,對閱讀書目、閱讀類型、閱讀量的需求存在著差異,圖書館可以運用個別交流、問卷調查等形式,搜集相同年級、年齡段的學生需求,針對性地改進和優(yōu)化自身工作,使圖書館提供的各項服務更加切合學生的認知實際與身心特點。最后,圖書館還要對教材進行分析研究。圖書館主要提供課外閱讀的內容,課外閱讀是對教材的延伸與拓展,圖書館應當深入分析各門學科的教材內容,從而為需要添置哪些類型的刊物,篩選哪些推薦刊物指明方向,通過針對性購置、重點性推薦等形式提高圖書館工作的針對性。
2.有效指導學生讀書研究的技巧技能。學校圖書館在學校的所有部門中屬于較為特殊的機構,要嚴格遵守圖書館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分類編目檢索等方面專業(yè)性比較強,教師和學生對圖書館查閱尋找的專業(yè)性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應當對其進行技巧輔導。首先,要對師生灌輸基礎知識,如怎樣認識分類符號,借助分類符號快速便捷查找所需圖書。其次,要教會師生使用電子平臺,學會通過網(wǎng)絡這樣的載體尋找自己所要閱讀的書目。最后,要引導師生養(yǎng)成科學的讀書習慣,自覺遵守圖書館各項規(guī)章制度,保持安靜,愛惜圖書,配合圖書館做好圖書管理工作。
3.不斷深化學科教學促進的相互聯(lián)系。圖書館工作人員要和各學科教師經(jīng)常性開展溝通,一方面了解大家對書籍文獻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重點推薦優(yōu)秀書目,并且搜集反饋信息。圖書館與學科教學相互促進,應當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首先,在硬件條件上,給予保障。如學校開展讀寫活動,學生需要加大閱讀量,這樣的需求離不開圖書館的支持。其次,各學科可以結合自身的特色與圖書館實現(xiàn)互動。如語文學科可以開展讀書筆記評選、演講比賽等,英語學科可以組織英語讀物讀后感、英語故事講壇,等等。最后,圖書館可以幫助教師實現(xiàn)課堂的延伸。在教學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教材無法完全滿足教學實際需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向學生推薦相應的書目,要求學生課后到圖書館借閱,豐富知識積累,深化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4.積極服務師生學科學習的課外活動。在學科教學中,課內外結合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特征,教師在課外應當通過搭建有效載體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專題研究,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個性發(fā)展。兩手空空是無法組織好活動的,無論是專題研究,還是文學社團活動,都需要豐富的書籍資料作為基礎,此時,圖書館能夠為這樣的活動發(fā)揮保障作用。在圖書館的有力支持下,各學科的課外延伸活動才能夠如虎添翼,涉及文學的有豐富的文學讀物作為基礎,涉及自然科學的有科普讀物作為補充,涉及美術音樂的也有豐富的館藏書目作為配合,有了這樣的有力支持,各項活動才能夠順利開展。
5.努力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水平。在圖書館與學科教學密切配合的過程中,最顯著的一點變化就是有效激發(fā)了學生進圖書館、用圖書館,養(yǎng)成了讀好書、愛讀書的良好習慣,提升了學生在自主讀書過程中進行思考、提煉、感悟的能力,長期堅持下去,學生能夠養(yǎng)成自己搜集資料、整理篩選、思考研究、領悟質疑等學習技巧,終生受益。
綜上所述,在圖書館工作中,一定要緊密結合學科教學實際,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從而有效促進學科教學成效的提高與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