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林 主持
喜歡上一個美好的幻覺
我是一名初三女生,喜歡上了我的社會老師。再過幾個月我就要畢業(yè)了,真擔心以后再也見不到他。我明知道我們不可能有結果,但還是傻傻地想要和他在一起。
青 芒
在惜別之際,有些平時并無明顯自覺的情緒會變得活躍起來,比如對某位老師或同學的好感。分別如同一種撕裂,彼此之間已經形成的那種時時伴隨和相見的狀態(tài)將被改變,依戀和傷感會浮上心頭。惜別的心情容易被當成是愛情。
有這樣的感覺其實很美,酸酸甜甜,驀然發(fā)現(xiàn)自己心里藏了一個人,就像藏著一個夏天的秘密。你的社會老師很可能是一位對學生不錯的人,平時能夠理解和關愛學生,而在課堂上也表現(xiàn)得知識淵博、幽默風趣,所以才會讓你感到不舍。但是,他的美好形象有一部分其實也是你“塑造”出來的,在你對他有好感以后,你可能把自己心目中一位男性應該有的好品質和好氣質都投射到他身上去了,所以他顯得特別有光彩。與其說你喜歡的是一個實際的人,不如說你喜歡上了一個美好的幻覺。對于一個初三女生來說,這其實也挺正常。
略微有一點過頭的是,你“明知道我們不可能有結果,但還是傻傻地想要和他在一起”。這句話聽上去多像一句臺詞!配上音樂念起來,也許還挺感人——但只是感動自己罷了。親愛的同學,我一點都沒有輕視少男少女情懷的意思,我只是想提醒一下:人容易被自己想象出來并且加以夸大的某種情境所感動。偶然一念還挺美好的,沉迷其中卻著實不應該——就像生活在模仿表演似的。
等你到了新環(huán)境,遇見新的老師和同學,你曾經想“在一起”的老師的身影會漸漸后退成為一個遠處的背景,直至成為回憶中的背影。你知道吧,像你所經歷的情愫,只有當它成為回憶中的那一點心動才最美。本來只是蜻蜓點水,說什么刻骨銘心?其實不過霧里看花,要什么天長地久?所以,不要起什么“在一起”之類的念頭了,別讓自己變成老套的單相思故事里的主角。不過我相信,當你看到這封回信時,你經歷的輕微的心情波瀾應該已經平復如初,你甚至都不記得自己還寫過這么一封信。這樣就好。
懂得適當?shù)氖救?/p>
我樂觀開朗,微笑整天掛在臉上,即使遇到不開心的事,在同學面前也會裝作若無其事,因為我不想影響別人的心情。可朋友卻說摸不透我的心思。我這樣做難道不對嗎?
佳 嫻
一個人以微笑示人,不想用一臉的愁容去影響別人的心情,這是一種值得贊賞的為人處世的態(tài)度。在我看來,雖然這種態(tài)度未必稱得上是美德,但自我克制的內斂的習慣確實會賦予人一種知性的嫻雅之美。
我們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比如,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有人選擇跟別人傾訴,有人會自己躲起來安靜地消化。這兩種不同的方式無所謂孰優(yōu)孰劣,只要適合自己的性情就好。但是倘若失去分寸,兩種方式又都可能困擾身邊親近的人:永遠都是喋喋不休地在別人面前訴說自己遇到的丁點煩惱,只是把同學、朋友當成傾倒負面情緒的垃圾桶,這挺招人煩的;而在各種情況下都“裝作若無其事”,保持得體的微笑,一方面自己會很累,另一方面你的這種姿態(tài)會被周邊的人解讀為你是在與他們刻意保持距離,你沒把他們當朋友,也許還會覺得你臉熱心冷——即使你其實很真誠,很在乎別人的感受,總想與人為善。
同學、朋友之間,一起分享快樂,一起分擔煩惱,這是很自然的狀態(tài)。遇到開心事,可以不僅僅是微笑;遇到不開心事,連微笑也可以放下。你的微笑,你的若無其事,有時候是因為你不愿意把自己軟弱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可是誰又沒有軟弱的一面呢?你用微笑武裝自己,你真誠地希望不影響別人的心情,可在想與你保持一種親近關系的人心目中,這微笑就像是面具,遮住了你真實的心思,圍起了一個小小的城府,讓他們捉摸不透。
微笑是一種美妙的天賦,真心希望你永遠擁有。善于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也說明你擁有很高的情商。但我擔心你的微笑背后有太多委屈,心頭布滿陰霾,臉上卻陽光燦爛。何況還會招來誤解。所以,在與同伴相處時,你不必過分刻意地去抑制自己的真情流露。懂得適當?shù)氖救酰彩歉咔樯痰谋憩F(xiàn)。
向父親證明你靠譜
從小我就是沒媽的孩子,很羨慕那些有媽的同學。而爸爸對我非常嚴格,小時候我什么都聽他的,不敢反抗?,F(xiàn)在我長大了,有時會跟他頂嘴,可事后就會覺得非常內疚。我想爸爸做的一切也一定是為我好吧。唉,我到底該怎么做才能既不傷害他又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
郁 郁
很多人從小到大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小時候無條件地順從父親,長大一些以后開始心生逆反和抗拒,再長大一些以后會重新認識到父愛如山。你現(xiàn)在大概正處在一個試圖擺脫父親施加的影響力的時候。
你要表達自己的意愿和主張,這是正當?shù)?。但我始終認為,為了達到目的而吵架、頂嘴,這樣的溝通方式恐怕是最無效,甚至是適得其反的。吵鬧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傷害,既傷害父親,又傷害自己——你的內疚其實也是一種自我傷害。
因為你從小失去母親,你父親自感養(yǎng)育你的壓力更大,義務更多,責任更重,所以對你非常嚴格。對此,你應該多一分理解,你父親的付出一定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無論如何,嚴格總比放任不管好。在你漸漸長大的過程中,你父親可能沿襲著他已經固化了的管教習慣,繼續(xù)對你強加意志。我希望你選擇的應對方式不是生硬的頂嘴,當然也不是愛理不理、沉默到底。你只能采取類似于“退一步、進兩步”這樣的迂回方式。比如說,你想打球,但父親不允許,你可以提出如果自己滿足了什么條件就可以打球。這就有點像討價還價。即使最后父親還是寸步不讓也沒關系,千萬別急眼,通過你平和而坦誠的交流態(tài)度,你父親也會慢慢看到你身上那種正在成長起來的理性的、自主的力量,從而把更多的信任交給你。你父親應該并不是天生控制欲很強的那種人,他只是覺得你的翅膀還不夠硬,他還無法或者說不敢相信你,所以你必須在與他交流之時、在不多的機會來臨之時,向他證明你是值得相信的,你的意愿是合理的,你的主張是靠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