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霞
一、園地的選擇
山楂是適應(yīng)性很強的樹種,既喜光又耐陰,既喜肥又耐瘠薄。一般地塊都能栽植。最好選在排水通暢、土層深厚、有機質(zhì)含量高、土壤微酸性或中性,地下水位置2m以下,坡度5—15度,坡向以東向、東南向為好,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
二、品種的選擇
適宜運城市栽培的品種有大金星、敞口、大五棱、艷果紅以及早熟品種綿果。聞喜縣主要栽培品種有大金星和部分大五棱。
三、苗木的選擇
首先選用良種壯苗,保證栽后生長健壯,為結(jié)好果,早豐產(chǎn)奠定基礎(chǔ)。選用標(biāo)準(zhǔn):根系好,具有較粗的主側(cè)根3—4條,生長分布均勻,主根的長度至少應(yīng)在15cm以上,并有較多的小側(cè)根和須根。莖桿粗壯、充實,皮色光亮,皮目明顯,節(jié)間均勻,嫁接口10cm處直徑達到0.8cm左右,接口愈合良好,高度80cm以上,芽體飽滿,整形帶內(nèi)有6—8個飽滿芽。最好進行大苗移栽。
四、苗木的處理
起苗時要就地分級,并對苗木進行整理。定植前剪斷根系過長及霉變部分,保留長度15—20cm,剪口新鮮平滑,定干高度60—80cm。(或栽后定干)修剪好的苗木浸泡在清水中24h或栽前在加生根粉的泥漿(泥漿里可加入殺菌劑,以防病害)里蘸根,有利于成活。
五、栽植時期
山楂可進行春栽或秋載。對于冬季嚴寒多風(fēng)地區(qū)宜春栽,(土壤解凍后到發(fā)芽前進行)。一般情況下宜秋載,因秋載苗木經(jīng)過一冬沉實,根系與土壤密接,根系傷口愈合早,并能較早地生出新根,土壤解凍后能很快吸收水分、養(yǎng)分供給苗木生長,有利于成活。秋載應(yīng)于落葉后到土壤解凍前進行。
六、栽植密度
應(yīng)視立地條件而定,山區(qū)梯田栽植,根據(jù)梯田面積的寬窄及土壤肥力來決定;土壤瘠薄可密些,土壤肥沃可稀些。
一般平地宜采用長方形栽植,株行距4×5m,山地果園則以等高栽植為宜,株距4m,行距可按地形確定。也可密植栽植,株行距1.5×2.0 m,以后可根據(jù)生長和密集得的情況間伐,可使永久性植株的密度變?yōu)?×4 m(畝栽55株)。
山楂建園的行向,平地、河灘地以南北向為好。山區(qū)梯田上栽植,以與梯田的長邊走向一致為佳。
七、栽植方法
1.挖穴
在定植前挖好栽植穴,穴的直徑100cm,深80-100cm,穴的上下大小一致,挖時要把表土和心土分開放,回填時將表土與腐熟的農(nóng)家肥混勻(按3:1的比例)填入穴內(nèi),回填至地表20cm時將土踏實,澆水沉實,以備栽植。最好早一年挖定植穴,曬穴。
2.栽植
將處理好的苗木置入坑內(nèi),填土后輕輕提苗,使根系自然舒展,邊填土邊踏實,以防苗木根系懸空,使根系失水,待將整個坑填滿后再踏一次。定植的深度,以根頚與地面相平為準(zhǔn)。然后再以樹干為中心修一個水盤,立即交足水,次日覆土保墑或鋪地膜保濕保溫。灌水后若土壤下陷,必須及時培土,以免造成露根,影響成活率。秋季栽植的要在樹干周圍培一個大土堆,以利保墑、防寒和防止風(fēng)吹草動。到春季解凍后扒開,修成水盤,并補交一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