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偉杰
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深入人心,他的西游記專題收藏同樣讓人嘆為觀止。5月28日,經(jīng)過近2個小時飛行和2個多小時的車程,記者提前來到了由上海市政府出資建立、座落在上海奉賢海濱度假區(qū)“上海灣”的六小齡童藝術館,帶你看看美猴王都“藏”了哪些寶貝。
雕塑類:一舉一動盡顯猴王本色
走進藝術館,品種繁多的藝術品令人目不暇接,僅雕塑類就有真人大小的齊天大圣銅像、活靈活現(xiàn)的師徒四人取經(jīng)像、越南黃花梨制作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雕塑、工筆畫大師劉金友先生制作的鐵質(zhì)猴頭、齊天大圣成佛像、臥佛像等數(shù)百座,每一座雕塑都代表著一段年代久遠而又充滿了傳奇色彩的故事。
最惹人矚目的, 是六小齡童的曾祖父、祖父、父親和他自己四代人用的“金箍棒”,分別由木頭、竹子、鐵、不銹鋼制成。
書畫類:一筆一畫道盡西游文化
不難發(fā)現(xiàn),藝術館里所有的匾額、字畫,均出自國內(nèi)頂尖書畫大師之手。齊白石、徐悲鴻和韓美林先生畫的猴,范曾的題詞“深山神猿”,啟功的“美猴王世家藝術館”,趙樸初的“學無止境,業(yè)精于勤”,國畫大師李可染先生畫的“社戲圖”,劉基有先生畫的“猴王圖”,中國書協(xié)主席張海的題字“玄奘大師紀念堂”,國畫大師傅抱石畫的“三打白骨精”,西游記小說連環(huán)畫,程十發(fā)先生畫的“孫悟空形象”……一幅幅名人字畫接二連三的映入眼簾,令人流連忘返。
照片類:一生一世傳承猴王精神
如果說書畫和雕塑等資料以歷史和人生的厚重感,介紹六小齡童的一生,那么隨處可見的六小齡童與各界人士的合影,則將他的過去推到你的面前,同你并著肩膀,邊聊邊游覽。
有這樣一張照片: 六小齡童在河南嵖岈山(駐馬店地區(qū))拍《真假美猴王》,山上的一只猴子看見化妝好的“美猴王”后一愣,然后朝六小齡童恭恭敬敬的敬了個禮,六小齡童立刻回敬一個。攝影師“咔嚓”,搶拍下了這一精彩畫面。
誠然,如果僅僅是些書畫、照片和雕塑,對有著上百年歷史的“章氏猴戲”來說,似乎有些單調(diào)。這不,各種臉譜、形形色色的獎杯、民國時期的西游記煙標、六小齡童相關的紀念郵票、各個朝代各個地方收集來的瓷器……來自世界各地、各個時期的藏品琳瑯滿目。
看得久了,不知是眼睛乏了,還是受到“美猴王”的感染,憑空將魂兒扯了去。師徒四人歷歷在目的八十一難,同“章氏猴戲”的艱難傳承交織,重疊成一幅幅畫卷,在這場穿越時空的西游夢幻之旅中徐徐展開,令人久久不能忘懷。